10年过去了,“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塑料袋薄利多销,如果适当涨价,
大家“扯袋”的手可能就会停一停。
这不,香港、澳门率先涨价了!
澳门:违反最高罚1万澳门币
3月15日,澳门特区行政会完成讨论《限制提供塑料袋》法律草案,建议对零售行为中提供的塑料袋实行“征费”,由商户收取每个塑料袋1澳门元(约0.84元人民币)的费用。法案将送交特区立法会审议,建议自公布后满90日起生效。
法案建议,
如违反限制提供塑料袋的有关规定,
罚款1000澳门元(约835元人民币);
如违反合作义务,罚款1万澳门元,
约8352元人民币。
在2017年澳门的固体废弃物中,每天产生约1400吨的家居垃圾,其中23%为塑料,当中包括13%的塑料袋及2%的塑料瓶。预计在法律实施初期,可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不少于50%,特区政府希望法案能引起社会对弃置塑料的关注。
香港:0.5元港币塑料袋,上涨至1元港币
与此同时,3月18日,香港环境局表示,塑料袋收费由0.5元港币,上调至1元港币(约0.86元人民币),及收窄部分塑料袋收费的豁免范畴,最快2019年中旬,征求业界及市民的意见。
此次香港、澳门为减少塑料垃圾,
将塑料袋价格大幅上升,
中国其他省市是否会效仿呢?
对于上游的塑料行业是否也会有影响呢?
01
上游塑料厂利润提高,塑料袋减少
因塑料袋凭借其轻便、快捷、成本低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量依旧非常高。如果香港、澳门塑料袋价格按照计划上调至1元,那么供应塑料袋的上游制品厂利润或许会提高。但近几年环保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地塑料加工企业被要求环保达标力度加重,塑料袋使用量有相应减少。
02
可降解塑料袋成“新宠”,小企业发展难
受国内环保政策,以及“禁废令”等政策影响,废塑料供应量大幅减少,这将会提高聚烯烃塑料等新料使用比例。由于国内塑料消费量较大,势必要推动一种既能环保又轻便、快捷的产品来推动市场发展。
从整体的趋势来看,目前可降解塑料袋受到了很多地区的欢迎,例如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十大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中明确规定,从2017年开始,商超等零售场所提供塑料袋的,必须是可降解塑料袋。
现在很多传统的塑料袋厂家近年来纷纷转型,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也会逐渐降低。据业内人士预测,全球包装市场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在2023年达到94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3%。可以说可降解塑料包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综合而言,伴随国内聚烯烃塑料供需数量逐步提高,迫切需要大力开拓可降解或者可循环使用产品来替代一次性塑料产品,而价廉质次的超薄塑料袋失去销路,行业内众多小企业、小作坊被洗牌,因此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国内迫切需要新科研技术支持,而龙头企业拥有更多市场机会,大型塑料包装企业超薄塑料袋产品较少,转型相对容易。
在这场塑料行业的洗牌中,
中小企业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