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套红玻璃钵
琉璃是玻璃在古代的叫法,但与现代玻璃制品的材质完全不一样,可以说,琉璃是国产玻璃。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后所产生的副产品中提取出的,经提炼加工制成琉璃,其颜色也是多种多样。
白料单耳桃式杯
琉璃杯之所以受到珍视,除了数量稀少、颜色夺目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它属于佛教“七宝”之一。在佛教中,琉璃是消灾辟邪的灵物,有四种福缘:
一、祛病:修行之人认为此为药师佛的化身,能消病驱邪,使人获得健康;
二、坚韧:因其烧制的复杂,被认为能使人感受提炼真理的艰难,从而收获坚韧的力量;
三、灵感:绚丽的色彩给人灵感和智慧;
四、高洁:《药师经》中“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表达一种崇高的理想和对高尚的追求。
透明蓝玻璃尊
唐·琉璃茶盏及茶托(法门寺博物馆藏,“大唐风华”展曾展出)
唐·蓝玻璃盘(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琉璃双陆子(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绿色琉璃瓶(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辽·玻璃杯(现藏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辽五京”展曾展出)
带把玻璃杯(首都博物馆旧藏,“大辽五京”展曾展出)
乳丁纹白玻璃盘(首都博物馆旧藏,“大辽五京”展曾展出)
从博物馆展出的这些琉璃制品中,我们看到了供奉给佛教的法器、权贵的私人用具。物以稀为贵,这些流传下来的古代琉璃器具的历史价值远高于同时期的金银器,甚至是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