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也常用来比喻贵重的物事。自古以来,黄金就是尊贵、珍稀的象征。面对黄金,古人也发明了多种锦上添花的加工工艺,让黄金变得更富审美与文化价值。
市面上有不少包金、镀金等首饰,款式清新价格低廉。但是,包金、镀金、鎏金是真金吗?
鎏金
鎏金是一种古老的镀金工艺 , 是在铜、 银等价值较低的首饰上均匀地涂上一层金与汞的混合稠浆 , 然后在低温下烘烤 , 汞遇热后蒸发,金则附着铜的表面, 然后压平 、抛光而成。目前 , 这种方法已很少使用。因包裹金首饰表面均有一层很薄的黄金,所以有一定的欺骗性,但它仍保留着铜制品的特点,如密度小。
抹金的过程,不但抹上了金,还有汞和铜反应,假设放大100倍来看,即便是再厚的鎏金层,也不太可能将铜胎体完全覆盖。这些都是鎏金与镀金由于工艺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所以鎏金的首饰真金含量是非常低的。
镀金
镀金,可以按照内容物的不同分为两类:
同质材质镀金:同质材料镀金是指对黄金/K金材料的表面进行镀金处理,以此提高首饰的光泽。比如我们常见的18k白金、18k玫瑰金,就是对18k黄金做电镀处理后得到的。异质材料镀金:异质材料镀金是指对非黄金材料(银、铜等材料)的表面进行镀金处理,从而达到黄金的视觉效果。
镀金首饰会有“GP”或“KP”印记。一般来说,同质镀金的镀层不需要镀得太厚,它只要达到2微米就可以了。异质镀金的镀层则应该厚一些。镀金层不能小于0.5微米(1微米=0.001毫米),这种镀金首饰光泽明亮、柔和,但不耐久,容易磨损。如果在0.18微米以下镀层的首饰,则称为“涂金”,属于廉价的首饰工艺。
贴金
贴金需要金箔作原料,金箔是真金经十几道特殊工艺锤打而成,具有薄如蝉翼、软似绸缎、轻若鸿毛的特点。此时,金箔具有很强的附着性,对一些光滑的材料有着很好的互吸性。金箔可以贴成光滑的表面,也可以加工成精美的图案。许多皇宫寺庙的雕梁、塑像面部常常采用贴金,使得建筑无比辉煌。如《天工开物》记载贴金工艺云:凡色至于金,为人间华美贵重,故人工成箔而后施之。
贴金工艺历史十分悠久,根据考古发现最早可追溯到千年前。贴金是一种传统、特殊的工艺,2006年被追溯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将很薄的金箔包贴在器物外表,起保护作用。金箔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在四川成都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上即大量裹帖金箔。在五千余年后重见天日时,仍金光闪闪,富贵逼人。不能不让人对黄金化学性质的稳定叹服。
包金
包金在美国也称为填金。包金首饰通过机械力碾压或高温熔接,将较薄的金/K金金箔包在银或其他金属胎体表面的方法,金箔的厚度10—50mm之间,由于包金首饰金箔的厚度比镀金厚,外表与黄金首饰相似。这种包金首饰在美国都打有KF的印记,如果金箔是18K金,就在首饰内侧打上18KF的印记。
包金工艺是在1859年5月3日为J.Boss 的发明专利注册的。包金壳比足金壳来的普通普及,但包金首饰要求所用材料必须是高于10K的金,包金使用量要大于整体用料的1/20。倘若包金材料采用1OK以下的黄金,或者包金重量不到整个首饰重量的二十分之一是不得用“包金”这一名称的。做工过关的包金首饰的耐磨度很高,正常佩戴的话多年不会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