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的早晚决定个人命运,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恭喜你。
因为,如果你仍然茫然、迷茫、不必着急,那就不是为了觉悟而不得不做的事。如果我们看到认识到的人,就会发现他们的身体里有一贯的——平静、谦逊和发自内心的智慧。
这些闪光点为何会出现在他们身上呢?
平静,为何是伟人的特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罗素,在自己的著作《幸福之路》中表示,伟人的快乐不是外人眼里的那种兴奋,他们更加平静。与此同时,他们面对单调的生活时,也不会像常人一样表现出极度的无聊、烦躁与无所事事,在罗素看来,忍受多少有些单调的生活的能力,是一种在儿童时期就应该培养起来的能力,孩子应该凭借一些努力和创造力摆脱自己所处的环境。罗素也总结到,不能忍受厌烦的一代,将是渺小的一代。
对平静有自己独到看法的另一个人是苏东坡。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解释了苏东坡的高明见解,就拿人们对职位的看法举例子——对于高职显位的荣耀,只有在没有能力资格的人眼里才值得羡慕;而在人不需要一个职位时,人家才找他去担任。于是,这位能力者就表现出对荣誉的淡泊。
为什么越有能力的人越谦虚?
为什么越有能力的人越谦虚?因为他们看得见众生。这种“看见”有两种,一种是对人类本身的祝福,一种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先来看第一种:当一个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命状态、探索宇宙的伟大和人类思想的价值时,他会看到什么呢?蒋勋在自己的著作《此时众生》中表示,他会产生崇高的宗教、深沉的哲学,以及悠扬跌宕诗歌的咏唱。换句话说,他开始造福这个世界,而非只一心想要得到福报。
第二种“看见”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如果你看过《寂静的春天》一书,就会发现,这本书虽然出版于半个世纪以前,但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蕾切尔·卡森,在书中详尽列举了人类破坏自然之后又被自然严重反击的真实数据和照片,至今读来令人胆战心惊。对自然如此的敬畏,会让一个人狂妄到哪里去呢?是的,他必然是谦逊的、无私的,且独具前瞻性的。
独处,是产生智慧的地方
在达尔文看来,幸福的真谛在于宁静和大量独处的时光;奥黛丽·赫本也曾赞美过独处,她说,“如果从周六晚上到周一早上都能独自待在我的公寓里,我会非常开心,那是我给自己充电的方式”。《纽约时报》资深专栏作家斯蒂芬妮•罗森布鲁姆,在自己的书《精致的独处》中认为,孤独的感觉总是很糟,但独处的感觉往往很棒,这两者或多或少有所交叉,如何保持其间平衡才是精妙所在。但是,当你面对的不是他人时,你面对的便是整个世界。
罗森布鲁姆也解释了独处为何会产生智慧的原因,她认为,独处时,我们会进入“省电模式”,在此状态下,我们可以摘掉在公众场合戴上的面具,做回自己、自我反省、自我评估、认真考虑我们的行为,以及进行道德清查。
如果你对本文出现的好书感兴趣,请来中读APP听“开悟书单 | 那些让你醍醐灌顶的书”,书是通往智慧的捷径,如果你也想要获得智者所拥有的冷静、谦虚和发自内心的智慧,就请认真的把这些好书听一遍吧。
01《幸福之路》
“过了头的虚荣心本身就会扼杀掉各种活动带给人的乐趣,这自然会招致无聊和倦怠。”
02《苏东坡传》
“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婚姻由父母安排的长处是简单省事,容易成就,少费时间,选择自由的范围广,所有婚姻,都是缔构于天上,进行于地上,完成于离开圣坛之后。”
03《此时众生》
“白,是看不见的,只能是一种领悟。远处街角有一盏路灯,照着雪花飞扬。像舞台上特别打的灯光,雪在光里迷离纷飞,像清明时节山间祭拜亲人烧剩的纸灰,纷纷扬扬,又像千万只刚刚孵化的白蝴蝶,漫天飞舞。”
04《寂静的春天》
“这是一个专家当道的时代,这些人出于无知或偏狭,总是只盯着自己的专业领域,看不到背后反映出的整体问题。这也是一个工业化生产的时代,只要产品能赚钱,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不会有人质疑。”
05《精致的独处》
“几十年以来,学者们坚持认为独处的好处是值得深究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儿科医生、精神分析专家唐纳德·温尼科特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心理医生安东尼·斯托尔,再到如今主导众多科研项目的心理学家们。他们的研究证明,短暂的独处有益身心健康。”
06《孤独力》
“任何成长的节点,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须经历独处和内省才能到达。”
07《孔子的智慧》
“由于孔子有深厚的艺术气质,他才说人的教育应当以学诗开其端,继之以敦品例行,最后’成于乐’。”
如果你想免费收听以上听书,小编良心推荐中读VIP年卡。除听书外,购买VIP年卡,还可免费领取收听500+独家听书、精品课、小课、200+大咖说、150+听外刊、365+听周刊等精彩内容。还可享受特权福利。
中读APP主题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