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空气湿度是指相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压力和饱和水蒸气压力的比率。
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通俗解释就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长期保持室内湿度恒定,对人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很多人都很重视温度的变化,而往往忽略了湿度对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湿度条件下,人体的散热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湿度对人同样重要。
夏天,室内湿度过大时,会抑制人体散热,使人感到十分闷热、烦躁。冬天,室内湿度大时,则会加速热传导,使人觉得阴冷、抑郁。室内湿度过低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人会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和鼻出血等,并易患感冒。所以,专家们研究认为,人体的舒适湿度范围应在40%-60%RH。
研究发现,低于35%的湿度会影响人的舒适度和健康。在湿度低的环境中生活除了让人感觉不舒服,还容易患病,尤其容易因为感染而诱发感冒和流感。
正常情况下,喉咙黏膜和呼吸道能将进入人体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病毒过滤掉。但在他们变得干燥,瘙痒和皴裂时,会因为通道张开而增加细菌和微生物进入并导致喉咙痛和生病的风险。
除了在低湿度环境下繁衍的细菌和微生物以外,空气中的霉菌,真菌孢子,尘螨和其它过敏原也会通过无防护黏膜吸入并诱发过敏和哮喘。
由于空气还会吸收过敏者皮肤上的水分,因此还会加重病情。此外,鼻腔和上呼吸道干燥和皴裂还会导致流鼻血,呼吸困难和打呼噜。
据测,在北方地区120个供暖日中,仅有2.5天达到健康湿度,另有研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的5-10倍,所以冬季许多人缺少湿润、洁净的空气。
因此建议大家时刻关注天气和大气湿度的变化,当室内湿度过低时及时使用加湿器,有助于控制和保持室内湿度处于适当范围,这能降低湿度对健康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