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亲爱的朋友们,美丽的春光是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80年代的新一代。”20世纪80年代,《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首歌席卷了江南北。
朝气蓬勃的歌词和明快活泼的旋律,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风貌。10月27日,“学党史 创未来”活动第六讲举办,观众们线上、线下倾听资深电视媒体人、上海史研究者于其多讲述“八十年代新一辈”的时代记忆。与前几讲不同,身为“60后”的于其多对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印象深刻,演讲中穿插不少个人经历,使得这段历史鲜活起来。
百万知青返乡后……
随着新时代到来,近100万“上山下乡”青年返回上海。少女于其多随知青母亲返回上海家乡后,落脚于徐汇区天平街道宛平居委。她回忆,当时宛平居委会主任赵老伯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是邮局高级职员,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看到新时代青年的婚恋需求,筹办了一家婚姻介绍所。
1982年2月2日,宛平居委婚姻介绍所正式开张,开张第一天就有14个人前来登记,以后来客更是络绎不绝。为什么选择2月2日开张?于其多记得,赵老伯伯特意找了这个日子,寓意成双成对,吉利。这很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正式的婚姻介绍所,是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中的一个代表。
百废待兴之际,百万青年返乡,使得上海市民住房困难特别突出。80年代初,上海市政府将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以下的家庭定义为“困难户”,开始兴建106万平方米的住宅解困。2.5平方米,这是一个当代年轻人很难想象的空间概念,几乎就是一张1.2米宽、2米长的单人床大小。
于其多本人也经历了返乡后的住房困境:“房管所说有户口才能分房,派出所说有房子才能落户。”于是16岁的于其多鼓起勇气写信给市领导,反映这一问题。随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回函,表示已转交徐汇区人民政府处理,后来于其多母女分到了房子。于其多一直保存着这张小小的纸片:“上海太大了,是享誉国际的大都市;但是我拿着这张公函,就会感觉上海好小哦,小到市长会看到一个少女的诉求。这是我对这个城市最温暖的记忆。”
狭小空间有温情
返乡知青中,有11万对夫妻或准夫妻无房可住。为帮助他们安居乐业,1981至1984年,上海共建鸳鸯楼17幢,主要供应无房夫妻。上海首幢“鸳鸯楼”——志丹路新俪公寓,每套房仅有11平方米,其中卫生间1平方米,配备抽水马桶;厨房2平方米,只有单眼煤气灶,是典型的“螺蛳壳里做道场”。新俪公寓共有132套房子,却吸引了一万多人报名,最终入住的夫妻年龄最大的已有四五十岁了。
志丹路新俪公寓
尽管80年代初,上海市民居住房面积普遍很小,但狭小的生活空间里有时也充满温情。那时,“文明示范楼”久兴里八号蜗居着16户人家、57人,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空间逼仄,但邻里关系特别和美,令人艳羡。大家尽量遵守规则来协调邻里关系,比如使用公用厨房时“三楼让二楼,大人让孩子,双职工优先。”
16户人家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互帮互助紧密团结起来。一位巧手女工,免费给全楼老少做衣裳,还会给老人家剪头发;一位退休教师,带着楼里的孩子做功课;一位老妈妈,主动打扫全楼公共区域;全楼水电共用“大火表”“大水表”,一位退休会计老伯,负责计算每家该交多少水电费;有一对夫妻没有专业技能,也不好意思不出力,丈夫就为大家通下水道,妻子专为大家跑腿办事。
面积相对最大的一户人家,从来不关门,任由邻居往来,无论谁家请客,都去借用他们家。住宅面积最小的张家兄弟,实在没有条件在家里学习,每天一放学,见哪家门开着就去哪家写作业。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最终哥哥前往欧洲读博士,弟弟考上了复旦大学。大家“攒在一起”,形成了和睦的“大家庭”。
张家兄弟
本次讲座为“学党史 创未来”系列讲座之六,由解放日报社指导,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党委主办。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侍佳妮 题图来源:1982年的宛平居委会 受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侍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