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望去,广平小区南区的几台挖掘机挥舞着“长臂”,正在拆除最后几栋建筑物,一个月前,这里还是高低不平、环境脏乱的农村自建房子。
棚户区改造工程对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促进山城融合、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坪社区南区棚改区地处主干道天汉大道、汉宁路附近,但常年来群众居住环境差、生活质量堪忧。近年来,市区两级响应群众呼声,聚焦民生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棚户区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群众福祉不断增进。项目重启 打好部署安排翻身仗
据了解,该项目早于2017年5月就启动征迁工作,共需征迁163户,2017年至2018年完成征迁80户,仅完成一半的任务量,为何这个民生工程到现在才落地?
“广坪社区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于2018年底因资金等问题停滞,搁置了两年半,这两年半的时间我们一直按时兑付已签约群众的过渡费,稳定群众情绪。”汉中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振海说,“今年7月汉台区委、区政府主动接过项目建设的‘接力棒’”。
9月12日,汉台区委书记叶稳太深入项目改造一线督导,现场协调解决项目中的具体难题,要求区上相关部门和办事处全体干部解放思想,锤炼作风,埋头实干,奋勇争先,牢固树立“大汉台”理念和“一盘棋”思想,克服问题困难,坚定信心决心,扛牢责任担当,一个月内完成拆迁安置任务。
汉中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应令而动、迅速充实广坪社区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办人员,开始进行二次征迁,“一个月的时间,要让83户棚户区居民同意搬迁安置,这个工作难度是真的蛮大的。” 张振海回想起一个月前的工作状态感慨道:“群众对于这次征迁补偿期望值很高,尤其是征迁人均为失地农民,大多以房屋出租收入为生,征迁致使房屋无法正常出租,给群众带来近三年的租金损失,他们起初是不配合我们工作的。”
凌晨,汉中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杨侃的手机响个不停,打开微信,“广坪南棚项目征迁攻坚群”里“热闹非凡”,一连串的以视频、照片、文字展示出的工作动态与成果、工作部署安排、在线讨论项目推动进展情况呈现在眼前......
“自从我们办事处接到项目征迁的任务后,立即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挂帅的征迁攻坚指挥部,抽调办事处35名领导及干部,组成了项目攻坚、后勤保障、法律保障、廉政监督4个工作组,4个工作组职能分工明确,通力协作,积极配合,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杨侃说。
项目攻坚组作为本次棚户区征迁的中坚力量,选派的是办事处最精锐的人员力量组成,按照“班子成员领队、业务骨干搭配、分户到组包干、纪委派驻监督”的模式分成4个攻坚小组开展动迁工作,选人用人破冰之举陆续推出,形成人人敢担当、人人善作为的浓厚氛围。同时,为了确保征迁工作合法合规,指挥部还聘请3名专业律师驻点负责项目拆迁全程法律事务,受理群众涉法问题咨询。
埋头实干 四比四看四争聚合力
时间紧,任务重,所有人都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偏偏完成了
汉中路街道办事处接到项目征迁任务后,立即召开征迁动员大会。“嘴上谈着一户,心里想着第二户,谋划着第三户。”这是张振海在当时工作调度会上讲到的第一句话。
“广坪社区棚改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全市一、二级土地市场分离改革试点项目,街道党工委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贯穿整个项目中去,围绕‘为群众、下决心、抓落实’为主线,针对不同群众,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制度,制定‘先签多收益,分阶段奖励、整区域征迁腾房奖’的激励机制,把棚户区居民引导到征迁补偿方案的正确轨道上来。” 张振海介绍说。
征迁工作是块硬骨头,是个苦差事。看似拆的是房子、谈的是利益,实则拆的是心墙、谈的是信任、检验的是干部的作风。
“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征迁干部按照“一个引领,四比四看四争”的“1+4”模式忘我工作,即以党建为引领,一比素质,看谁更高、争当能力提升模范;二比服务,看谁更优、争当心系群众模范;三比作风,看谁更实、争当克难攻坚模范;四比业绩,看谁更佳,争当推动发展模范。营造出了“说了就算,定了就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敢干”的激情干事氛围。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征迁工程绝非易事,里里外外需要多方配合。杨侃说:“汉台区委办、政府办、城管局、司法局等部门在工作上都予以支持调度,在项目上出谋划策,和我们打好了组合拳。”
汉台区住建局局长王翰钧说:“广坪社区棚改项目作为‘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的纳入工程,意义重大,按照区域平衡原则,我们和办事处的征迁干部通力配合,对内部门之间立军令状、画作战图、现场定方案,对外协助群众算好征迁账、搬迁和安置面积账,都希望项目范围内的163户拆迁群众能早日搬进设施齐全、生活要素完备、环境优美的新居,共同为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做贡献。”
办好实事 共促干部群众鱼水情
一间不足八平米的普普通通办公室,就是汉中路街道办事处文化建设办主任肖彦军夜以继日拼搏的“主战场”。各种纸质文件堆放在一起,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墙上挂着一面写着“依法拆迁暖人心,工作扎实勤为民”的锦旗。
说起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肖彦军侃侃而谈了起来,“这个锦旗就是为了解决广坪社区一户20年的家庭矛盾,户主答谢我们送的,当时要入户宣传征迁政策,可这家家里矛盾实在太严重了,我们就花了一个星期先去调解家庭纠纷,他们很感激我们,所以很配合我们工作,第二天就同意征迁安置了。”
都说征地拆迁是“天下第一难”。半夜在棚户区居民家中进行政策宣讲,征迁动员,对于基层一线的征迁干部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还记得9月30日的凌晨4点,最后一户签约成功,可当天早上7点我们又要去建立围挡,只有两三个小时休息时间,没办法就只能在办公室窝着休息了会。” 汉中路自然资源管理站站长宁桂平笑着说道。
58岁的黄波家住在广坪社区10组,是地地道道的汉中人,从小就在广坪社区生活的他,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居住条件。这次征迁工作他从最初的十分抵触到配合,变化就在转瞬间。
“看着这些干部为了让我们住上条件好的地方,提高生活质量,嗓子都哑了还在苦口婆心的讲政策,做开导工作。有次来我家谈完心都十一点了,我想他们肯定都要回去休息,没想到又去了隔壁刘宝玲家里做工作,人心都是肉长的,工作做到这个份上真的没得说,必须要支持。”黄波谈起办事处的征迁干部,不停的竖起大拇指。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宁桂平说:“一来二去,现在我们和棚户区居民都成了朋友,有时候加班还为我们送饭,真的蛮感动的。”
(D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