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入海的水道离家只有10公里,昨天我骑自行车去淮河入海口的海岸枢纽,想看淮河洪水入海的宏伟场面。
半个小时就到淮河入海水道大桥,桥下750米宽的河道水位明显高于平时,但主河道旁的河滩上没有上水,河滩上绿草如茵,河道里没有水流,闸塘内水平如镜,看来淮河入海水道入海口枢纽闸没有开闸泄洪。
淮河入海水道南就是苏北灌溉总渠,苏北灌溉总渠水位很高,已经漫过河滩,河滩上成片的芦苇,只剩下芦苇头在随风摆动,河中白浪滚滚,滔滔河水,汹涌向东直奔大海,这样的流量,在黄海低潮时,苏北灌溉总渠入海口的六垛闸,排水流量可达每秒700多立方米,小编在六垛闸工作了近10年,看看河里的水位和流速,就能估算入海水流量,出入不会大。
刚刚建国就建成的苏北灌溉总渠,近70年了,还能按当年最大设计流量排洪,真是个奇迹。
说起苏北灌溉总渠,在总渠水利管理部门工作过的小编知道的还真多:
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是黄河和长江中间的主河道,淮河的干流起源河南省桐柏山太白山顶,流经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40多个地市,最终在江苏省苏北入海.入江,全长1000多公里,河南与安徽两省交界处的洪河口为上游,长360公里,流域面积只有3万平方公里,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处,490公里,流域面积高达16万平方公里,洪泽湖是淮河的最大的蓄洪区域,洪泽湖向东的出海口在江苏省响水县的古云梯关,1194年“黄河夺淮”,淮河失去了原先的直接向东的入海通道,转而向南到扬州入长江,淮河的原有水系被破坏,每年汛期,淮河流域发洪水需要把洪水排泄出去,只能绕道向南排往长江,而汛期又是长江下游排洪高峰,长江水位顶托,洪泽湖排泄不畅,造成淮河洪水年年泛滥,并影响长江流域排洪,这一状况延续了几个朝代,800多年,淮河沿线流域人民受尽了磨难。谁想到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中国共产党决策,一举解决了800多年历朝历代解决不了的8个世纪难题:
1950年淮河又发生严重水灾,新中国刚成立几个月百废待兴,开国领袖们,作出治理淮河的决策:
建国第11个月,50年9月份,国家组织了入海水道查勘团到江苏省,一个多月紧张的实地查勘和征求地方意见,编写了《淮河入海水道查勘报告》提出了修建苏北灌溉总渠。
建国一年后的第14天,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作出了《治理淮河的决定》。
建国后的第19个月,1951年5月3日,毛泽东主席为治淮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建国后的第25个月,1951年11月2日,从洪泽湖高良涧开始,笔直向东贯穿苏北淮阴,盐城两地区,到盐城扁担港入海口的苏北灌溉总渠正式开工,来自淮阴,盐城,南通,扬州4个地区的118万民工,一年半的时间,肩挑车推,人工开挖出了一条168公里长的苏北灌溉总渠。
洪泽县高良涧泄洪闸,淮安运东闸,阜宁腰闸,六垛南闸同期完工,当时中国国产钢铁极少,这些水闸的闸门钢材都是从苏联进口的,小编70年代在六垛闸管理所工作,在闸门钢板上可以看到很多俄文。
一年半时间还同时在苏北灌溉总渠沿线堆堤上修建了几十座引水涵洞和灌溉支渠,不用机打泵抽,利用水位差将洪泽湖水自流到两岸农田,让两岸旱地变水田,种上了水稻,农民吃上了大米。
苏北灌溉总渠的建成解决了正常年景的淮河洪水排泄问题,同时又为沿线农田供应了自流水源,一举两得。
苏北灌溉总渠建造质量堪称一流,从河道中挖出的泥土运到总渠堤坝上,每铺上10公分,人工夯实,验收合格后再铺下一层,层层压实,迎水面没有块石护坡,大堤近70年的过境洪水冲刷,没有出现过一次险情。
新中国刚刚建立,在一穷二白,建筑材料奇缺,百废待兴的严峻形势下,开国领袖们创造了一个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一年多时间解决了800多年历史的淮河水患难题。
苏北灌溉总渠经过多年排涝、行洪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为淮河上中游地区排洪和苏北灌溉总渠沿线农田的灌溉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苏北灌溉总渠可以与成都的都江堰相媲美。
苏北灌溉总渠水位已经漫过河滩
苏北灌溉总渠水位已淹没河滩上的芦苇,白浪滔滔,正在行洪。
但受当时经济及技术条件限制,苏北灌溉总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洪水入海的问题,遇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难以应付。
1991年的江淮大水,苏北里下河地区损失惨重。是年11月,国务院决定“‘九五’期间在苏北灌溉总渠旁边,再建一条更宽的“淮河入海水道”,解决百年一遇的淮河洪水排泄问题,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国家投资47亿元,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从洪泽湖二河新闸开始,贴着苏北灌溉总渠,一直向东到盐城的扁担港入海,全长163公里,河道是总渠的双倍宽,约750米,深约4.5米,一期工程设计量每秒2270立方米,可以解决淮河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及时排泄。二期工程,设计流量达到每秒7000立方米,能彻底解除淮河流域洪水威胁,一劳永逸。一期工程于1998年10月开工,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通水仪式在滨海水利枢纽举行。同年6至7月间,全流域遭遇大洪水,洪泽湖水位猛涨,形势十分危急,刚刚通水7天的淮河入海水道。紧急开闸泄洪,连续行洪33天,将36亿立方米洪水排泄入海,避免了洪泽湖周边滞洪区30万人大转移。2007年7月份,淮河入海水道又泄洪22天,把相当于一个洪泽湖蓄水量的洪水直接及时排泄入黄海。
今年淮河上游洪水,造成安徽省王家坝闸开闸泄洪,将下游大面积滞洪区淹没,苏北灌溉总渠,也于7月22日开闸排洪降低洪泽湖水位,提前腾出洪泽湖库容,容纳王家坝下泄洪水,如果淮河上.中游再有强降雨,更大洪峰下行,淮河入海水道就会紧急启动排泄洪水,确保淮河流域和洪泽湖的安全。
淮河入海水道滨海枢纽
淮河入海水道滨海枢纽闸
苏北灌溉总渠和入海水道工程,使沿淮2000万多万人口,3000多万亩耕地安全得到保障,苏北灌溉总渠同时灌溉农田342万亩,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已经于2019年12月开工,将淮河入海水道内的河滩再深挖100米宽,加宽泄洪河道,不需再征用土地,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淮河全流域洪水下泄问题。
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开工到通水,全部机械化施工用了5年半时间,整个河道上的淮安,腰闸,滨海枢纽及扫尾工程又用了3年全部完工,但仍然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工程。
而苏北灌溉总渠,全部建成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河道全部是人工开挖完成,刚刚建国一年,开国领袖们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一定要把淮河治好。
一个动员,在河道规划范围内的农民主动拆迁,投亲靠友,临时搬到亲友家居住,不拖工程后腿,提前完成拆迁任务。
一声令下,苏北的农民闻声而动,用淮海战役支前的小推车,肩挑车推,将几千万立方米的泥土,从河底运上大堤,自带被窝,吃住在工棚里,没有人叫苦叫累,任劳任怨,提前完成工程任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人工开挖大河的速度记录。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做到这一切。
对刚建国就作出根治淮河重大决策的开国领袖们,为这项划时代伟大工程作出贡献的人们,淮河流域的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世界水利史也不会忘记。
作为一个在苏北灌溉总渠管理部门工作过近十年的小编多多爷爷,今天站在灌溉总渠大桥上,曾经为治理淮河作出一己之力而深感自豪,为新中国创造的世界奇迹历经近70年依然发挥重大作用而心潮澎湃,有感而作,今日头条7月5日独家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