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多余的事,为什么要过有经历的生活呢?
中国式军语
一旦朝臣、园林之声、所有园林都是她自己的态度所在,万般野史、园林是最后的归宿。
提到园林,人们就会想到苏州,
艺圃、留园,网师园,拙政园、林林总总,
有的园子像大家闺秀,有的园子像小家碧玉。
内敛含蓄,共同温养着苏州的文脉。
也许是因为园林艺术的兼容性,
人们实在不好将它归到哪一类里面,
所以当戏曲、书法、在艺术门类里竞放光彩的时候,
园林便缺席了,甚至被遗忘在角落。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
园林只是旅游的景点,是观赏的花园。
却忘记了,这是一种被我们遗忘了很久的生活,
窗户惬清妍,园林媚幽独,
这种被遗忘似乎更像是一场恰逢好事,
好古的前贤,知己泉石,钟情山水,
所有才留下了这些城市山林。一拳石,一勺水,
都可以通达到传统文化的任何一个领域。
堂庑环荷,嘉树映牖,
曲房连比,明月别枝,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蕉声。
如果说天之赋予人以耳眼鼻舌,
那园林既予以上之声色香味。
这种意境便是其他艺术形态难以比拟的。
园林的和谐,在于一个整体性来包容野趣,
本就是一种美妙的意境。
明人计无否<园冶>书云:
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
寥寥数语,已染勾勒出一方天地。
所以中国的园林,首先应该是文人园。
这些文人的思想便是士大夫的思想,
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追求诗情画意,
为避尘嚣,他们需要将城市山林化。
这些士大夫所造的文人园,
实际上更基于一个“文”字。
所涉及金石、书画、文玩,戏曲,诗文……
非一生学养之功难言,
何况今日园林,已经过多少代有学养的文人修葺。
里面随便一副联对、一张匾额,都包含着意境。
文人含蓄,所以随处点检那座园林,
都不经意的透露前贤们安生立命的态度和志向。
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宋人苏舜钦便将宅园取名为“沧浪亭”
而耦园的园主为清末安徽巡抚沈秉成。
与其夫人严永华十分和好。
沈秉成因病移居苏州,购得城东废园旧地,
重新修葺了一座宅园,取名“耦园”,
意为与夫人同耦偕隐于此。
苏州网师园,取夫、渔翁之意,
又与“渔隐”同意,
“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
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
含有一网之师,隐居江湖的意思,
所以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
因此这些文人园林,
其实更像是一处真实的梦幻佳境,
一个缩小的假想世界,
然后成为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精神解脱安放之所。
未成曲调先有情,要是放在园林来说,
就是未近园林先有情了。
每一个走进园林的人,
可能或多或少都是喜欢戏曲的人。
冬天落了雪的水榭,夏日蕉影映衬的花窗,
飞挑的檐角,宛转逶迤的回廊,
似乎都是为了安排一处戏而蓄意营造。
还未靠近,便有了期许,
仿佛在找一位故人,寻一场旧梦。
多少年来,这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共同造园,
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审美意趣。
都融入这花田数亩中,
“雨惊诗梦留蕉叶”,是对园林景致的写照;
“风裁书声出藕花”,对园林生活的描摹。
得月便佳,是山都好。
只是静静的伫立在那里,
园林的神韵也能荡涤你的灵魂。
在这里总能寻前世的似曾相识。
园林,不应该只是观赏的花园,
更是被我们遗忘了很久的生活,
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最后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