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绝大多数老人带病生存。医疗分离已成为制约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
今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辽7条”和“新15条”,明确提出调整和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在原有住宅、商业地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老、教育、旅游等多元化地产。
既能养老也能治病,“医养结合”将成养老主流。
词条
医养结合
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医”包括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养老社区里要建个一万平方米的医疗中心
位于锦州市滨海新区的锦绣蓝湾售楼处,这几天格外热闹,除了正常来看房购房的,更多的是来咨询“百岁霖养老中心”的。
“我们还是从今年省两会的报道中看到这个信息的,说这里要建一座医养结合的养老中心,我们就来看看。”来自沈阳市的李老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老李在园区转了好几圈,他的兴趣不在园区的绿化和房间里的海景。园区旁的一个大生鲜超市,他要进去转一转。门口商业一条街,老李也仔细端详了,饭店、超市有20多家。“这里的交通也很便利,锦州南站和锦州站都有公交车到这里。生活出行都方便,很适合养老。”老李说。
“其实,我们去年就看好这里的一套海景房,但是人老了,毛病就多了,身边没有医院,心里就不踏实。听说这里要建个一万平方米的医疗中心,建设养老社区,我们就开始动心研究在这里养老。”来自锦州的胡老太太说。
据“百岁霖养老中心”项目负责人邹吉震介绍,3月份以来,来园区咨询养老中心的人非常多,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京、天津的都有,省内的更多一些。
省房地产协会会长胡刚认为,在房地产去库存的形势下,这是一个值得全省房地产业关注和借鉴的典型。
胡刚说,近年来全省各地建了很多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的住宅小区,各地政府可选择一些有养老条件的地产项目,建立“居家养老与医疗养护养老”试点,用低息贷款或省市级政府补贴等形式,设立社区医院(具体投入医疗设备、健康设施、文化设施等)、农贸市场、公共交通等相关配套,并进行社区适老化改造,为实现“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养老”创造机会,为开发商们转型、消化库存创造机会。
房间里铺防滑地板 床头有呼叫器 墙边安扶手
“把原先规划的商品房方案改成现在的养老房,我们也是一边请教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一边摸索着进行改造。”刘继宽所说的专业人士中,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心内科主任陶贵周就是他的高参。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这些都是未来养老社区应该具备的功能。
记者在园区的 E14B 和 B19两栋楼看见,工人们正在对房间进行适老化改造,在楼道的走廊墙上全部装上了木扶手,房间里都是防滑地板和地毯,墙角墙边也安上了扶手,床头安有呼叫系统,卫生间的坐便器边不仅有扶手,还有呼叫器。
两栋楼的2层至3层都建有老年活动中心,包括图书馆、阅览室、老干部大学、医务室和健身、康复中心,以及活动娱乐厅和餐厅。同时,每栋楼的进门台阶都建有无障碍通道,而占地500平方米的户外健身中心也正在建设中。
“百岁霖养老中心”项目负责人邹吉震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和锦州市中心医院达成意向,在园区建立分院,为2甲医院,将以中西医结合特色技术,为慢性病、易复发病、残障以及晚期绝症等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患者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和医养保健。
记者了解到,他们的服务内容包括帮助洗澡、用药、就餐、穿衣等。
庞大的养老需求
成地产转型新渠道
近年来,我省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据省老龄办的统计数据,沈阳、大连等5个城市老年人口占比已超过20%。以锦州为例,总人口309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502665人,有相当一部分老人的家庭只有独生子女,他们对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养老有着很大的需求。
今年的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进行讨论时,一份“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开辟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养老渠道的建议”的提案,受到与会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份提案出自省政协委员、辽宁东一投资集团董事长刘继宽。
“如果库存房增加养老用途,既可以满足基本居住,又可以医养结合养老,前景会非常好。如此庞大的养老需求,必将成为地产项目新的转型渠道。”刘继宽说,目前大部分库存为住宅产品,要去这些库存,重要的一点是要积极引导库存企业转型,在不改变现有产品形式的情况下,增加库存产品使用用途,最大程度地盘活存量,比如养老用途,建设养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