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12尺是多少米】传奇中的传奇,神秘又真实的老学校bug——威尔特-张伯伦

传说中的传说,神秘真实的古老的学校虫子,

——威尔特张伯伦。

2W,100,在数据爆炸的年份依旧难以置信的单赛季场均50分25个篮板,

关键词:妖怪体格?罚球扣篮?数据刷子?

五十年前,我爹刚出生的时候,张伯伦正在联盟大杀特杀,

说起来,伯伦跟咱们这一代的球迷,是实打实的差着两代人,

论年龄,那真是“叫爷爷”的辈分。

跨着50年的光阴,

甚至跨着录像技术的发展,

跨着篮球从野蛮生长到街头巷尾的历史,

张伯伦的身影被围绕在100分、2W斩的数字里,

不明晰的背后,有人歌颂,有人怀疑。

先看看张伯伦的静态数据:

身高2米16。

臂展2米33(1967年3月11日和拳王阿里一起录节目的时候现场实测的)。

新秀时期体重226斤(近似四大中锋中三位的体重),湖人时期体重272斤(重型C,但比奥尼尔的294斤还是轻)。

“静下来”看,高、长、壮,就是放在明年选秀上也是惊人的硬件。

但这样的硬件只能说是少见,不是没有。近几年的戈伯特就相当不错。

那就再看动态数据——弹跳。

60年代,可没有现在这么高精尖的摸高测量设备。

当时人们也没现在这么在乎体测,厉害不厉害,球场上见。

多壮?多快?跳得多高?

长着眼呢,比赛里看。

关于张伯伦的弹跳,倒是有很详细的侧面数据:

大学时期张伯伦爱玩田径,田径赛场上测出来的,都是实打实的成绩。

他在BigEightConference的跳高比赛里,用腹滚式跳出过国际田联认证的1米98(田联网站是1米99),拿到过两次赛会冠军。

据说技巧一般,但这个身高这样跳很浮夸。

网络上能找到的张伯伦视频,90%都是1968年以后的“彩色张”。

那都是他32岁以后的事儿了。

湖人时期的张伯伦也一样有一些很科幻的镜头。

“没法盖”的天勾只被四个人帽过(有录像记录的),分别是:

2米24的神塔拉尔夫-桑普森、2米18被吹干扰球的阿蒂斯-吉尔莫尔、趁天勾还没出手直接按下来的比尔-威洛比,

唯一一个生帽天勾好多年、能一连帽俩的,就是张伯伦。

湖人时期,270斤了。

张伯伦是怎么欺负那个年代的对手的?

其实到73-74赛季,NBA才开始统计“盖帽”这个数据。

当时老张早退役了。

2015年的时候,NBA官方挺有心,找到了一些残存的比赛录像,统计了一波张伯伦生涯当中112场比赛的数据。

在这112场比赛里,张伯伦场均扇出8.8个帽。

这比“神盾”拉塞尔在135场球里统计出的场均8.1个竟然还多…

如果NBA早点开始统计盖帽,张伯伦的帽可能会更多

——原因后面说。

弹跳说完,再来看看张伯伦的力量。

张伯伦是全国大学生铅球冠军,成绩是17米,同样是堪萨斯校史纪录,堪萨斯大学官网认证。

经常打球的哥们应该知道,力量这玩意放在球场上只能靠“感觉”,视觉上没弹跳那么显。

“张伯伦劲儿大(念起来有点奇怪)。”

这是张伯伦的熟人/对手/队友对张伯伦最津津乐道的部分。

记得2008年那会儿QQ上挺流行互相留“印象”的,

看了一大堆采访,这帮人如果也上QQ,张伯伦的“印象”那儿应该全是:

“张大力”。

亲口承认曾经被张伯伦轻松“提起来”的人物有:

“终结者”阿诺德-施瓦辛格(感谢JRS字幕组),

宿敌凯尔特人名宿哈弗里切克、KC琼斯(KC琼斯称在一次挡拆换防后,他被张伯伦轻轻松松“搬”到了一旁,在下个回合他罚球时,腿一直在不听使唤的发抖),

明星前锋保罗-西拉斯(被张伯伦双手“拿起”),

鲍勃-雷尼尔(2米11,240斤重的70年代全明星中锋,在填写“NBA最难忘的回忆时”写道“每次卡位,张伯伦都把我像拿咖啡杯一样放在一旁”)。

菲尔-杰克逊(在对张伯伦的投篮犯规时被张伯伦的胳膊挂起来离开地面)。

1976年,40岁的张伯伦,不屈膝,直接“拿起”喜剧演员RedButtons。

关于张伯伦的速度也有很详细的数据,

大学时期田径比赛里记录在册的速度数据是

100码(91.4米)10秒9。

440码(402.3米)49秒。

一个2米16的人,前面加速其实挺难的,比赛里看是真能跑起来啊。

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视频资料——张伯伦真正的神兽年华。

张伯伦的体力:

他在61-62赛季的场均上场时间是48.5分钟,场场干完全场48分钟,还打了几个加时给每场匀出30秒。

威利斯-里德这样评价过张伯伦的体力:

“他的体力基本是贾巴尔的反面(贾巴尔耐久度牛逼但体力一般),

他可以打个48分钟,

喝一大桶七喜(大帅最喜欢的饮料是七喜/传说他在中场会就着七喜吃掉一只烤鸡),然后再干个48分钟,轻松加愉快。”

从96年到08年,铁人艾弗森的场均出场时间几乎全部在40分钟以上。

时代原因?

真不是,60年代球员确实有拉塞尔等个别特权球员场均上场40分钟,

但百分之九十的球员都有着和现在近似的轮换时间。

张伯伦这样曾经场场打满的,历史上就这一个。

这么一看,

张伯伦的身体条件根本不是“跨时代”的,

因为跨到哪个时代,

也找不到这样的身体。

我的NBA最强BODY名单:

飞人-漂浮时刻-乔丹

皇帝-飞行坦克-詹姆斯

鲨鱼-巨无霸-奥尼尔

歌利亚-完美长人-张伯伦

史诗中的史诗。

小挑篮和放篮,是张伯伦在三秒区边缘进攻的主要手段。

在科比前,湖人最爱翻身后仰的名宿也是伯伦。

他的篮板一传甚至是历史最强之一。

在哈林篮球队练就的一手风骚手活,让他的传球骚气十足。

有人适应规则,有人挑战规则,有的BUG却可以改变规则。

1955年,张伯伦上大学了。

按NCAA当年的规矩,大一新生不能打正式比赛。

于是张伯伦在校内训练赛里带着一群不能上场的大一新生狂虐了学长们。

他本人拿到了40+30+15。

张伯伦在校内的表现吓尿了NCAA,

因为在张伯伦之前,篮球世界还没有过这样的人,

一代目麦肯都没这么狠。

张伯伦成了不可预测的BUG——他会怎么影响大学篮球甚至职业篮球?

于是1956年,各球队和NCAA裁判协会坐在了一起:

“这个小孩太厉害了,怎么办吧。”

在张伯伦升大二前,NCAA匆忙地修改了一堆规则。大家七嘴八舌,各自根据自己看见的那些“没法防守的情况”,为张伯伦量身订制。

有些规则针对张伯伦针对到有点可笑。

比如“禁止在底线发前场球时,把球从篮板后面抛过”这样的规则,

是为了防止张伯伦会在“没人能摸到”的高度摘下篮球直接空接。

最扯的规则改变,是一条罚球规则,

NCAA规则修改协会把“罚球时,在皮球触及篮圈或者篮板之前,任何人不能将脚提前踩在罚球线内”,

改为“罚球时,在皮球触及篮圈或者篮板之前,任何人不能将脚提前伸进罚球线内”。

这有什么区别?看起来像废话一样。

可这个规则调整,却在后来跟着张伯伦一起被带进了NBA。

为什么?

这就引出了最让人难以置信的传说之一:

张伯伦能用扣篮完成罚球。

第一届扣篮大赛上,2米24的拉尔夫-桑普森用较短的助跑,脚后跟进罚球线扣篮。

关于张伯伦能否用扣篮罚球,可能很多兄弟觉得:

“这波要辟谣了。”

可这基本可以确定,是真的。

——“三角进攻”大师、名人堂教练、当时的篮球规则推荐协会主席、改变规则的参与者泰克斯-温特亲口证明了大一时的张伯伦会在弧顶外三大步(不是原地)、用较短的助跑,在罚球的时候扣篮。

由于他“出手”时脚踩在罚球圈内,

把球扣进篮筐后他的脚才踩在罚球线以内,

所以这种方式根本不违反之前的篮球规则,是规则设定里“完全想象不到”的BUG。

我很想知道,那些站在三秒区两边看着张伯伦起飞的球员是什么心情…

在无敌的扣篮罚球被依法取缔之后,罚球也成了张伯伦的硬伤。

他的生涯罚球命中率只有51.1%。

这比奥尼尔的52.7%还差。

凯尔特人名宿海恩索恩称他亲眼见过张伯伦在中圈娱乐性的罚过25个球,进了20个。这是不可考的传闻。

但湖人时期的张伯伦确实在一个随队录像里连续命中了三个现代三分线距离外的勾手。

张伯伦的翻身投篮和挑篮这么稳,怎么就罚不进球呢?

除了小二十岁那几年,他一直“扣着罚”,没怎么正经练过罚球,

另一个原因大概就是他过大的力量了。

篮球对于他来说,太轻了。

在湖人的时候,张伯伦试过站在最远的位置罚球,再退都快退到罚球圈的外面了。

生涯中前期,张伯伦也尝试过用“端尿盆”的方式控制自己的罚球力度,效果也就那么回事。

张伯伦后来在访谈节目里也说了,罚球这玩意,他怎么练都没用,有个医生跟他一块练了两周,罚得比他还准。

NBA在后来也针对张伯伦调整了很多规则:

最原始的三秒区是这样的:烧瓶。

这些规则里最狠的就是再次扩大三秒区,让张伯伦尽可能远离篮筐。

NBA把三秒区的范围从麦肯时代的12英尺(3.66米)扩大到16英尺(4.88米),防止张伯伦站在篮下不出来。

另外,NBA还在张伯伦的新秀赛季细化了攻防干扰球的规则,防止张伯伦补进/盖掉所有球。

这些个规则是不是阻挡了他?

没有。这个我们都知道的。

单场100分/55篮板

单赛季场均50+25。

生涯场均30+20。

平均每天和1.4个姑娘睡觉(15到55岁每天不停的话/尽管伯伦自己承认2万他只是在书里随便写的数字)。

无所不能带队拿下1967年总冠军。

在45岁的时候还收到过骑士队的合同。

所以,一个终极疑问:

这么无敌的球员,为什么“只”得到了两座总冠军奖杯,为什么他可以碾过拉塞尔扣篮却被拉塞尔的球队打败了7次?

张伯伦的对手+好友拉塞尔在他的自传里写了这么一段话,我觉得这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完美答案:

“对我来说,威尔特似乎经常迷茫于自己希望从篮球中得到什么。

一个在生涯中多次改变打球特点和风格的人,肯定会对自己到底希望实现什么成就感到犹豫和矛盾。

一位球员的第一选择很有可能是胜利之外的东西——金钱,纪录,个人名声,一人独占成就——我经常觉得威尔特热切地,有意地做了许多选择。”

换句话说,张伯伦在有些时候,想要的根本不是“赢”。

为啥张伯伦能拿到那么夸张的数据?尽管62年NBA提速过一波,但张伯伦的数据跟同时代的巨星对比还是领先了三个档次。

看看《篮史通鉴》(作者比尔-西蒙斯是宇宙第一伯伦黑)里的两个真实例子:

脾气极好的张伯伦会因为被吹犯规暴跳如雷。

张伯伦痴迷于各种数据纪录,没错,可能比咱们玩2K正代生涯模式还迷。

举个比较偏的例子,

张伯伦有个“从来没被罚下场”的纪录,为了延续这个纪录,

他四犯、五犯的时候就故意躲身体接触,甚至想被换下去。

67年,张伯伦只手遮天,打服了凯尔特人,带76人夺了冠,

那时候起,张伯伦对“赢球”这件事已经差不多满了足了

——反正没人再敢叫他“失败者”了。

他需要找点儿其他乐子。

于是张伯伦迷上了传球,盖帽不统计,助攻可是统计的啊。

他发现了新的“数据大陆”。紧接着,在68年,他刷出了场均8.6个助攻,成为历史唯一一个中锋助攻王。

据说那个赛季是他经常往技术台跑,去看自己的助攻是不是被记下来了。

是的,他乐意,而且从来不掩饰。

那些其他人想也不敢想的数据,他轻而易举。

数据、名声、美元、美女,他想要的,一样不差,都得到了。

当拉塞尔被种族歧视困扰的时候,张伯伦满不在乎,行走在社会名流之间,自我比美国的版图还庞大。

为所欲为。

1964年全明星赛上,张伯伦穿着拉塞尔的夹克出场。

关于张伯伦的最后一点料,

虽然张伯伦场上看着凶,

但场下是个温柔细腻的人(不只是对姑娘),

“关心他人感受”“有教养”“尊重每个人的看法”,和张伯伦接触过的人给了他这样的评价,

据说张伯伦曾经因为害怕弄伤对手而故意放弃扣篮

——篮球对他来说,可能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事。

纵横江湖,举世无双,狂放豪爽,铁汉柔情。

借一句《老炮》里的台词:

碰到你之前,我以为这种人只是书里写的。

碰到你之后,我信了。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12尺是多少米”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