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烟云十六州的地理范围
烟云十六州又名“流云十六州”“油田十六州”,即现在北京、天津全境和山西、河北北部地区。
“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州(即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共16个州。其中燕(幽)、蓟、瀛、莫、涿、檀、顺7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9州在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燕云十六州分布图
2
儿皇帝卖国
公元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以南,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汉族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400年。
辽太宗与石敬瑭像
3
辽国扩张
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失去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威逼下,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辽国后,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辽国也开始从单纯的游牧民族,向游牧与农耕相交杂的民族过渡。在燕云十六州,汉族和契丹族混居。
辽国的扩张
4
争夺400年,明朝不得不大移民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柴荣率军攻辽,一个多月内收复瀛、莫、宁(天津静海县南)三州。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时,因病班师,六月十九日卒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宋朝开国之后,面对辽国契丹铁骑由燕云十六州疾驰而至的威胁,不得不在东京附近广植树木。宋太祖赵匡胤不忘收复燕云,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赎回失地。宋朝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与辽展开激战,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一直未能占领此地。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在澶州(今河南濮阳西)与辽国定下了停战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把辽天祚帝赶跑后,于1123年把太行山(后明在此建内长城)以南的幽(燕)州、涿州、易州、檀州、顺州、莫州、蓟州如约归还。但阿骨打死后,金以张觉事件(张觉原为辽将,后降宋。宋金曾有约定,不可收纳降将,于是宋出于畏惧金国和履行约定的缘故杀张觉向金示好,可是金仍以宋收纳辽降将向宋发难)为由伐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又占领归还给宋的地区。第二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53年金朝皇帝完颜亮再扩建燕京为金中都,定为首都。1213年,燕云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成吉思汗大军南下,横扫河北,1215年攻克金中都,并改名为燕京,1234年蒙古灭金朝。1264年八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今北京市)为中都,定为陪都。1267年忽必烈迁都中都,1272年将中都改名为大都,将上都(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作为陪都。1276年,元朝灭南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收复燕云十六州。
围绕燕云十六州的故事很多,最为著名的是“杨家将”。
澶渊之盟
责任编辑: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