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杨成派记者到南沙踩点,在二手店遇到了很多独特的房源。
说是二手房源,其实是全新一手楼。
只是其交易方式有些奇怪,这些房源和二手楼不同,需要按照一手楼交易程序进行,也可以照常申请按揭。
不过,还需要支付一笔额外的转名费和中介费。这就是被称为“内部转名”的一手房源。
一间地铺有十来套“内部转名”房源
看见记者对该类型“内部转名”房源有兴趣,地产经纪就把地铺里“存档”的“内部转名”房源全翻出来给记者看,大约有十来套类似盘源。包括金茂湾、心意华庭、星河山海湾、时代长岛等楼盘的物业,另外还有车位、商铺等,总之应有尽有。
关于这些房源的来路,该地产经纪语焉不详,只说是开发商老板自己留下来的尾货,“手快有手慢无”。
事后,羊城派记者调查了市场关于这类“内部转名”房源的分布,发现几乎每个区都有该类型房源,产品多样化,从豪宅到公寓、商铺皆有。比如越秀区的东风广场、海珠区的保利天悦、白云区的时代花生等。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以南沙、花都、增城这些近郊区域居多,这些房源多放在中介地铺放售,当二手房源进行兜售,但性质却是一手房源。
近期“内部转名”房源增多
“内部转名”房源在广州楼市其实一直都有。
最兴旺是在十几年前,那时候广州楼市刚刚兴起,许多“有路数”的小投资客都以“刀仔锯大树”的方式炒筹赚快钱,一般是未开盘前开发商就在内部先进行一轮炒筹,再击鼓传花卖给真正购房者,中间赚上一笔差价,中介代理商把这个差价称为“茶水费”,不过,后来被政府叫停。
这些年来,随着政府监管执行力度的加强,炒筹现象越来越少,“内部转名”也不多见了。不过,并不意味着“内部转名”被完全杜绝。
尤其在限购政策执行以来,“内部转名”行情又有死灰复燃之势。
近期广州市场“内部转名”盘源增多 图/陈春鸣
不少有资金的购房者由于没有购房名额,而开发商又急着回款,于是土豪们会全款给开发商购下房子却不网签,只与开发商签订内部协议,而后等下一家真正买家接手,再通过“内部转名”真正卖出去。
目前市场上的“内部转名”房源主要有三个来源:
抵扣工程款单位,由工程老板放出;
炒家签了不备案合同,转手赚差价;
部分付了首付的买家购房资格出现问题,将原先定下的房子转让。
在限购政策升级后,后两种“内部转名”房源明显增多。
有业内人士告诉羊城派记者,在花都区某热门大盘,目前市场上至少流转着数百套此类房源。
“据我所知,当时买这个楼盘的不少是外地买家,后来社保从三年变成五年,很多人就没资格买了,不过,购房者都不愿意退房,和开发商协商后,分期付完房款后,开发商会协助其进行‘内部转名’交易。”
“内部转名盘”要交“内部转名费”
一般来说,“内部转名”房源是按一手楼的交易程序操作,不过需要额外支付“内部转名费”与中介费。“内部转名费”一般在5万元左右,中介费一般是总房价的2%-3%。
“内部转名”单位之所以吸引市场关注的原因是:
其一,它是未居住过的一手房源;
其二,它有有价格优势,比市场上放售的一手楼便宜一些。
比如,羊城派记者看到的一套南沙“内部转名”房源,是80平方米的两房单位,单价约1.7万元/平方米,而市场上该类房源大约是2.1万元/平方米。也就是说,比市场价便宜30万元就能购下。
那么,问题来了,“内部转名”单位是否可以买?风险大吗?
有业内人士告诉羊城派记者,购买这类房源,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确认房源的真实性,警惕虚假房源。
而“内部转名”房源无论如何操作,一定需要发展商配合,所以,所有操作一定要在售楼部进行,并确认开发商是同意这种操作。
“内部转名”房源一般分为两种:
1.没有网签与备案的。
这种转名方式最方便,其实就是办理购房合同的更名手续。操作较简单,开发商重新与你签订购房合同并进行正常网签备案即可;
2.已网签与备案的。
这种比较麻烦,需要撤销现有的购房合同,要由开发商与买家共同申请办理,商品房买卖合同变更与重新备案。
无论是哪种情况, 如何更名要十分注意,网签与备案一定是用自己的名义。
在此之前,不能缴付房款给任何个人,最多只能给定金或转让费用,最好是请教律师协助,在操作环节上把风险控制到最小。
来源|羊城派
责编|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