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雕塑资料】安徽合肥:寻找身边的艺术,合肥城市雕塑知多少?

作者:快文杰

说到合肥的文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以长江180、合彩1972等产业遗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文艺街区,或者是各种“网红”美术馆、书店、图书馆、传统老牌、红星路的各种涂鸦、金彩路的巨大壁画、赤兰桥的浪漫诗等。

似乎,还少些什么?——城市雕塑。

合柴1972(摄影 | 王牌)

城市雕塑,是立于城市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常常设在较空旷处,增加城市景观,装饰和美化城市,丰富市民的精神享受。它既可以独立个体出现,也可以是浮雕、纪念碑、方尖碑,等等。中国古代社会似乎更喜欢将雕塑用于陵墓、宫殿、庙宇等建筑之中,而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并没有它们的身影。直至20世纪上半叶,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中国一些大城市开始布局城市雕塑。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雕塑更是全面兴起、遍地开花。

城市雕塑(摄影 | 王牌)

合肥城市雕塑简史

新中国成立以前,合肥城里几乎没有城市雕塑。如上文所言,城内大小庙宇中供奉着各种宗教神像,抑或是名将、名臣、乡贤等,有些组合群雕讲故事,展现人神形象,敬虔崇拜信仰。它们或铁制(如明教寺古称“铁佛寺”),或铜制,又或是石制、木制、泥制等。它们又与建筑之中的壁画、神龛、陈设等,共同构建丰富的宗教艺术。

1940年 明教寺内景(来源 | 资料图片)

新中国成立以后,合肥在旧时的私家花园、城壕的基础上,兴建起了一批城市公园。比如大家熟悉的逍遥津公园、包河公园、西山公园,以及一些街头游园,等等。人们在建设过程中,开始注意雕塑作品的布局,增加艺术元素,丰富公园内容。笔者翻阅了1959年出版的《合肥 1949—1959》画册,其刊载有早期雕塑作品的图片。

公园一角(来源 | 资料图片)

林荫漫步(来源 | 资料图片)

今天,当我们走进位于梅山路上的安徽医科大学,远远便可望见矗立于校园广场上的毛主席塑像,这是安徽省第一尊、亦是目前唯一保留下来的毛主席室外塑像。1967年5月,时称安徽医学院的师生获知,远在九百公里外的清华园内竖起了一座毛主席塑像,“群情激奋,纷纷要求效仿”。当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纪念日,这座高12.26米,重达45吨的塑像正式落成。

安徽医科大学毛主席塑像(来源 | 资料图片)

安徽医科大学毛主席塑像(摄影 | 束文杰)

十年“文革”期间,合肥市区部分宗教建筑遭到了破坏。狂热的人们,或冲进庙宇捣毁神像,或收集起来街头焚烧,佛像、字画、典籍等文物彻底消失,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来源 | 资料图片)

(摄影 | 马昭运)

1974年,逍遥津公园内,“草原英雄小姐妹”、“鸡毛信”等雕塑建成。

草原英雄小姐妹(摄影 | 王牌)

上世纪八十年代,雕塑作品开始从公园走上街头,一般认为合肥城市雕塑起步于1980年。1982年,合肥市成立“雕塑办公室”,开始有规划、集中性建成一批城市雕塑,作品从形式、题材以及材质上不断丰富,根据其目的性分为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和建筑装饰雕塑等。数据显示,1985年全市已有雕塑20组74件,而到了九年后的1994年增加至63组100多件。

“思”(摄影 | 束文杰)

相关资料记载,合肥最早立于街头的城市雕塑作品是“淮河路园林路西端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读书女孩”。还有一处是芜湖路电信大楼前花坛里的雕塑小品,说起电信大楼可能还要想一会儿,它的另一名称“大钟楼”大家不会陌生。

1981年 大钟楼(来源 | 资料图片)

城市雕塑知多少

从1980年至今,合肥城市雕塑相继诞生了诸多优秀作品,在这里有必要对它们做一些介绍。

“九狮”雕塑(摄影 | 王牌)

1985年底,西山野生动物雕塑群在环城公园西山景区(原西山公园)建成。雕塑群由“醒狮”、“象的家族”、“湖边鹿的一家”、“鹤翔”、“熊猫”、“长颈鹿”等组成,分布于环城西路(大西门至金寨路)两侧,面朝雨花塘(又名鱼花塘,古称稻香楼河),背靠古城墙遗址,与景区内生态环境交融,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环城公园雕塑一览(来源 | 资料图片)

1986年,在西山雕塑群建成不久,长江路上的环城公园入口处广场上建起了一座“九狮”雕塑,由著名雕塑家、中央美院研究生导师王熙民教授设计。“九狮”高14米,3只大狮为基础,背驮6只小狮,大狮庄严稳重,小狮形态活泼,上下呼应,互为一体,状如城门,被当时市民誉为“捍卫城市的守护神”。“九狮”地处古九狮河上九狮桥东南小东门,既象征着古老的合肥城走进新时代,又象征着中华民族阔步走向伟大复兴。

“九狮”(摄影 | 王牌)

“九狮”(摄影 | 束文杰)

1988年,在“九狮”雕塑向北不足五百米处、逍遥津公园东侧,由浙江美院研究生杨奇瑞设计,合肥广大青少年、团员集资15万元,建起了“鲲鹏志”雕塑。雕塑高13米,中间站立铜人,背后两只巨型翅膀,象征青年面对时代改革大潮,锐意进取,志向苍穹,大有“扶摇直上九万里”豪迈气势。

鲲鹏志(来源 | 资料图片)

鲲鹏志(摄影 | 王牌)

八十年代,建成的城市雕塑还有:亳州路桥的“华佗”塑像(1984年),浮庄的包兆龙先生铜像(1987年)、“织女”雕塑,青年游园的罗炳辉铜像(1987年),三孝口的“建筑空间中的生命体”(1989年),等等。

罗炳辉铜像(摄影 | 王牌)

1991年,阜阳路南段(淮河路至长江路段)改建为敞开式的城市街心公园——“花园街”。第二年,由市雕塑办公室徐晓虹创作设计“花园街雕塑群”。该雕塑群由《双手世界》、《生命 运动》、《恒》、《和平之鸽》、《过去 现在 未来》、《日晷》等6组10件作品组成,主题涵盖了人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艺术等。1995年,该雕塑群同街内的喷泉群、彩灯等组成的“花园艺韵”,入选合肥十景。与上述城雕所不同的是,这一雕塑群于2007年消失。

花园街(来源 | 资料图片)

九十年代至今,城市雕塑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比如,和平广场的“天地间”(艺术环球)、“书”以及华东地区最长的铜浮雕墙,胜利广场的“胜利的凝结”和“时代之旅”浮雕墙,市府广场的“远航”、“百家姓综合体”,淮河路步行街的“吉”、“乐”、“细雨”,逍遥津公园的“威震逍遥津”,桐城路的“梦回赤阑桥”、“海阳四家”、“黄山魂”以及“桐城派历史人文之光”,天鹅湖畔的“鱼水情”,琥珀山庄的“拉着小提琴的少女”,等等。

和平广场(来源 | 图虫创意)

“吉”(摄影 | 王牌)

“鱼水情”(来源 | 王牌)

结语

2020年,合肥城市雕塑四十周年。本篇谈不上总结,主要是从城市雕塑的诞生背景、发展过程、代表作品等几个方面,查找相关资料,运用图文形式,与大家分享。对于它们,我们也许听说,也许见过,但似乎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和关注。其实,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篇幅有限,本篇仅列举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在评论区作补充!

今日话题:关于合肥城市雕塑,你了解多少?


  • 作者:束文杰
  • 参考:《写真周报》、《合肥 1949—1959》、《合肥市城市建设志》、《合肥城图志》、《合肥城市建设》、《江淮晨报》、《合肥晚报》、文明合肥、安徽老照片馆、寻觅安徽的似水流年、往期文章、网络等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出外龙舒人融媒体工作室

▼ 欢迎读者粉丝加入头条圈子「庐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话题交流和线上下活动等着你~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雕塑资料”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