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食货架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可以突破这段时间基本空空的办公室消费场景,直接接触消费者10米以内的商品,VC一下子闻到了“流量入口”的味道,一个月之内就能闻到方便、果美、哈美等的味道。(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Northern Exposure)。
有别于此前的团购和充电宝大战,无人货架是一门“占山为王”的生意,一家公司基本上只会容纳一个无人货架,因此前期谁占据的“山头”越多就越有优势。一线城市显然是各家必争之地,其中北京和上海已经是一片红海,而广州和深圳相对则没有这么激烈。
从同城快送到无人货架,是物流与零售的结合
小闪是一家深圳的创业公司,创始人林孝毅是一名物流和电商领域的老兵,早年间也曾在阿里支付宝任职。他向亿欧介绍了小闪的由来:“2011年,我们做了一个同城快送平台,叫闪发车,有点类似于现在的58速运、货拉拉。但货运是低频消费,到2015年底时,很多模仿滴滴烧钱的货运公司都死掉了,行业的容量也越做越小。于是2016年初,我们决定要转型,开始思考如何在同城物流的基础上创造增量价值,物流+零售便是一种解决方案。”
2016年7月,林孝毅的新公司“小闪”成立。小闪拥有100辆自营的纯电动物流车和3个仓库,转型之后,小闪的仓库可以理解为前置仓,即将食品、快消品等供应商的货物在前置仓中暂存,当有客户下单后,小闪从就近的前置仓中发货,目前可以做到的是2个小时左右送达。
但是这项业务的进展仍是不温不火,直至林孝毅接触到了无人货架。“当看到有无人货架公司开始拿到融资后,我们也做了定点测试,证明可行,而且无人货架正好可以嫁接在我们现有的模式上,所以开始all in到这个事情上。”找到方向的林孝毅难掩兴奋。
快速扩张和精细运营,是无人货架命题成立的先决条件
林孝毅向亿欧透露,从7月18日上线至今,小闪已经布局了300多个零食货架,其中单个货架的进口食品占比约50%(未来进口食品的占比将上升到70%),客单价7元,日销售额150元,毛利率30%,复购率80%,损耗率3%。
“深圳大约有800栋写字楼,如果按每栋楼有50-100家公司计算,筛选后可以布局的点位也有小几万家。而且不同于北京、上海和杭州的竞争激烈程度,深圳的市场还没有出现大的玩家,所以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深圳抢速度,迅速扩张,进而是广州。“按照林孝毅设想的进度,到明年2月份,小闪要在深圳和广州布局3000个以上的货架,明年年底则是在全国范围内达到30000个。
但无人货架本质上还是一门建立在零售基础上的生意,一味追求货架点位的数量而不重视密度,无疑会给补货和运营带来巨大压力。“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围绕现有仓库的周边进行重点扩张来保证密度。同时在补货策略上,我们分了三个类别,日销50%以上的一天一补,20%-50%的两天一补,剩下的三天一补。另外我们计划收购一家物流公司,他们有24个配送点,加上我们现有的3个仓库,基本上可以覆盖深圳全城。现有的对外快送业务还在做,但也会慢慢转向对内使用。无人货架是一个建立在规模化基础上的生意,只是看似门槛低,要同时保证人效和服务质量,其实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数据的价值是双向的
林孝毅认为,当货架的数量达到10000个以上的时候,数据的价值会开始凸显:“无人货架前期的商业模型实际上是B2B2C,可以获取到的数据从大到小可以分三个维度:楼层消费数据、公司消费数据和个人消费数据。当有了这些数据之后,商业模型又可以反向成为C2B2B,通过分析个人的消费数据行为来反哺供应链,实现‘千架千面’。同时结合三个维度的数据,还可以给品牌做营销推广,成为一个流量的入口。”
无人货架的战局,会逐渐延伸到整个大零售。出于防御或者试探心理,饿了么、京东到家等行业小巨头也加入了战局。但现阶段的情况是,各家在地推、供应链、物流能力的优势和短板也各有不同,创业公司只有大量储备资金、快速跑马圈地才是未来形成竞争壁垒的先决条件。据亿欧了解,小闪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至于其是否能够占据华南市场,实现“弯道超车”,亿欧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