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旭辉地产口碑怎么样】旭辉“虚胖”:疯狂拿地,销售注水,遗患无穷

在所有规模的数千亿住宅企业中,旭辉可以说是比较特殊的存在。

作为闽系代表房企,“激进”是它身上经久不散的烙印。

从500亿到1000亿,再到2000亿,旭辉只用了三年。

但,与千亿房企一同降临的,还有媒体圈给旭辉的一些新外号:

“合作王”、“注水哥”、“虚胖仔”……

原因何在?

当你看完今天的文章,答案也就自然在你的脑海里了。

1

疯狂拿地

5月9日,江苏无锡。

一场激烈的“抢地大战”正在这里上演。

这天无锡一共有5宗地块出让,最终的成交金额达到82.79亿元。

这其中,编号为XDG-2020-10号地块的争夺最为焦灼,总共竞拍了170轮才最终落锤,溢价达到35.23%。

赢家是旭辉。同一天,还是无锡,旭辉拿下了另一宗地,25.98亿元,溢价率22.66%。

截至目前,旭辉已经在无锡拿了45.44亿元的地皮进行补仓。

无锡之外,旭辉在其他地区也启动了拿地加速度。

5月15日,北京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披露,旭辉+金地+首开联合体竞得北京朝阳东坝一宗限竞房地块,成交金额20.55亿元。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不完全统计,自3月以来,旭辉还分别在南宁、杭州、青岛等地落子,拿地总金额超过110亿元。

以4月为例,旭辉新增了6个项目,新增计容面积117万平米,环比增长611.0%,拿地金额71亿元,环比增长156.3%,平均溢价率约10%。

一连串的拿地操作之下,那个狂奔的旭辉回来了!

不过,旭辉的疯狂拿地也算是按计划行事。在今年3月的业绩会上,旭辉掌门人林中曾表示,今年旭辉计划进一步提升权益占比。

“今后的买地权益都会放在68%-70%。这样未来三年销售权益也将逐步提高,今年55%,明年60%,后年65%。”

极速跑步进入千亿阵营后,旭辉在2019年6月被传“暂停拿地”,短暂收敛之后,如今卷土重来。

此番操作之后,旭辉的闽系“激进”标签,恐怕是再也撕不下来了。

2

旭辉的土储隐忧

时间回到2016年8月的年中业绩会上,在各大房企卯足了劲冲数千亿的时代,旭辉董事长林中却提出:不参与规模和土储竞赛。

彼时,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一线城市和热门二线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地王潮,其中不乏高杠杆操纵。

“旭辉将以利润优先,不会去加杠杆买地,也不会参与规模和土储的竞赛。”

但事实上,林中“不争规模和土储”的话音刚落,旭辉就开启了大举拿地的激进模式。

那时候,各大房企已经有过一轮狂飙猛进,地产调控已经逐渐收紧。

尽管如此,旭辉还是选择了逆潮流而上。据杠杆地产,当年的旭辉在土地一级市场拿地36宗,同比增长近2倍;拿地总金额和总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57.5亿元和537.73万平方米,三项数据均位列闽系房企之首。

拉长时间来看,旭辉的土储更是突飞猛进。

据杠杆地产资料,2013-2015年,旭辉总土地储备分别为920万平米、960万平米、1250万平米。

2016-2019年,旭辉的土地储备分别为1750万平米、3100万平米、4120万平米、5070万平米。

涨势之猛,令人咋舌。

评级机构惠誉数据显示,2019年,旭辉花费在购置土地上的费用占企业总现金收入的57%,达到570亿。2018年,这一占比更高,为68%。

疯狂拿地的同时,据惠誉估计,到2019年底,旭辉的可售部分土储约为2050万平方米,相当于不到三年的销售额。

这个数据,在前二十房企中确实不够看的。

如此看来,旭辉的加速拿地动作也就可以理解了。说白了,旭辉急了。

3

虚胖的“贪吃蛇”

旭辉不得不为土储担忧。

从旭辉2019年的年报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旭辉的仓皇。

看过旭辉控股(0884.HK)2019年的财报之后,我的感觉是——像网红的脸:

乍一看挺好看,但禁不住细看。

年报显示,旭辉在2019年的合同销售额、营收、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2%、29%、27%,销售额更是一举跨过2000亿元的关口,达到2006亿元。

但给这张网红脸卸完妆之后,旭辉的真面目就显现出来了。

克尔瑞数据显示,旭辉2006亿元的销售额事实上只是全口径数据,如果按照权益占比来看只有千亿左右。旭辉在年报中也承认,2019年的权益销售额占比仅有55%。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对比同时期的TOP100房企,2019年权益销售额比例为75%。换句话说,旭辉的权益销售额占比远远低于行业队列平均数。

近一半注水的销售额之外,年报数据还显示,旭辉的规模、营收、核心净利润三项指标增速连续三年下滑,净资产收益率从2017年同比增33.26%到2018年同比减少13.56%,再到2019年同比减少0.76%。

节节败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回看旭辉的成长史,“黑马”气息十足。

2016年,旭辉的销售额还只有530亿元。一年之后的2017年,旭辉就已经突破了千亿关口,达到1040亿元。2019年,更是一举冲破了2000亿元的大关。

但令人奇怪的是,2016年—2019年,旭辉的净利润分别为28.08亿元、48.28亿、54.09亿、64.37亿元。

销售额增长了近4倍,同期净利润增长却只有2.29倍!

而且,旭辉一直在强调“高利润”,总裁林峰就曾说:“没有利润的销售,都是耍流氓。”

旭辉难道一直在疯狂打自己的脸?

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查看了旭辉的近年财报,终于发现了旭辉的秘密所在:

合作扩张。

所谓合作扩张,简单点说就是以增加合作项目、降低权益比率的方式高速扩张。

克尔瑞百强房企销售排行榜显示,在流量金额榜上,旭辉在2017、2018、2019连续三年位列第15名,但在权益金额榜上,旭辉则分别排第25位、第26位和第19位,而且权益金额大都只有流量金额的一半。

换句话说,虽然销售额那么高,但一大半都不是自己的。

这个模式在一些想要快速扩张但拿地实力不足的房企中尤为常见。

从时间上来看,旭辉的“合作扩张模式”集中出现在2015—2016年前后。据观点地产新媒体,2015年旭辉新增25个项目里,只有5个项目是持有100%权益的,其余大多为合作开发项目,旭辉每个项目的权益占比基本在40%上下。同样的,旭辉2016年新增36个项目里,持有全部权益的项目不到三成。

正是通过这种“偷梁换柱”的方式,旭辉实现了短时间内的狂飙猛进,快速迈进了千亿阵营。

也正因此,旭辉在地产界素有“合作王”的称号。有人把旭辉比喻为一条“贪吃蛇”,凡是它看得见的销售金额都要吃进肚子里。

通过这种“合作扩张”得来的销售额,含金量可想而知。

4

狂奔后遗症

旭辉的狂飙猛进,为它带来了恶果和反噬。

2019年5月24日,一段“旭辉7号院工程质量实拍”视频揭开了旭辉的产品伤疤。

据该楼盘业主透露,旭辉7号院在2018年12月30日未达交房条件的情况下强行交房,而直至视频拍摄当天,即2019年5月19日,小区仍有大量收尾工程没有按时完工,多处堆放着建筑垃圾,完全不像是可以入住的高档别墅小区。

尽管连遭行政处罚,该楼盘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据楼市资本论消息,2018年年底7号院交房之后,质量问题集中爆发。2019年2月24日,业主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向投诉,列举7号院三宗罪:

1、项目虚假宣传,欺诈营销;

2、房屋未达交房条件、与物业未完成承接验收,即强行要求业主收房;

3、豆腐渣工程,使400多业主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这并非孤例,据楼市资本论消息,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2019年度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典型问题及处理情况》,列举了5个项目的典型质量问题。位于大兴区的天恒旭辉商业办公用房项目,赫然在列。

天眼查资料显示,旭天恒成立于2015年7月1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等。旭辉集团通过北京旭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9%。

▲资料来源天眼查

作为一家急求规模突破的房企,旭辉的产品质量问题屡见于新闻报道。

2019年10月,地处郑州市二七区的旭辉有园项目,存在建筑垃圾覆盖不严、违规作业等问题,被郑州市生态环境局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2019年12月23日,旭辉旗下济南银盛泰房地产有限公司7#楼和11#楼,人防工程未组织竣工验收便擅自交付使用,被济南市城管局处罚并罚款。

诚意金、无证预售、虚假宣传、违规作业……

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旭辉2000亿光鲜业绩的背后,房屋质量问题如影随形。

狂奔之下,旭辉的后遗症只会越来越多。

5

尾声

旭辉的规模执念,源于担忧,或者说是恐惧。

碧桂园曾经的首席财务官吴建斌,离开碧桂园后,于2017年4月加盟了阳光城。

带着前东家的经验,吴建斌帮助这家闽系房企实现了千亿销售额的野心。

“有规模才有地位。规模落伍的企业,几乎没有行业话事权,没有市场地位。融资时,银行不仅不会给更好的融资条件,政府也不会把你当一回事。”

吴建斌一语道出了房企追逐规模的关键所在。

在地产行业,规模为王的规则从未改变,但激进扩张就意味着高负债、高杠杆,企业流动性风险居高不下,以及层出不穷的质量危机。

在地产老板圈,旭辉的董事长林中是个擅长“下棋”的人,他眼中的棋盘就是土地。

在他的运作下,旭辉从昔日小小的“永升”成为了如今销售额突破两千亿的头部房企。

遗憾的是,擅长“下棋”的林中,眼里似乎也只有“规模”这盘棋了。

至于用户体验和长久发展,似乎全与他无关。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旭辉地产口碑怎么样”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