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姜胜贵通讯员:张帝军
资源枯竭,经济下行,鲁迪用什么支撑着工业发展的中枢?
项目,涌动的项目建设热潮,2012年夏天打开闸门,横扫中楼地板。
在“新建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的思路指引下,娄底先后有三一中源新材、国产实业、华新水泥、冷耐扩能改造、双峰青蒿素、文昌科技、方瑞钢管、三泰新材、汽车板、天宏不锈钢、光华机械、泰和不锈钢、雪花啤酒、大丰和电动汽车、健缘医疗等700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设的号角响彻资水、涟水和孙水河畔。资料显示,2015年,全市746户规模工业预计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15亿元,同比增长5.4%;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投资420亿元,同比增长3.7%;预计完成工业税金25.2亿元,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达5%。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户数达93户,实现增加值70亿元,同比增长13%。这其中,项目建设功不可没。
齐心协力抓项目
娄底是湖南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拥有千万吨钢、千万水泥、千万吨煤、百亿千瓦时电、十万吨有色金属的综合生产能力。长期以来,娄底的传统重化工业比重过大,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煤炭、火电、化工等行业占据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丰富的资源曾为娄底赢得了“湘中明珠”的称号,也为我市过度倚重传统重化工业的经济结构带来了制约,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变得十分迫切。
从去年开始,在民间融资风波、国内经济形势三期叠加的综合影响下,消费、出口这两驾马车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拉动区域发展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项目建设上。
化解经济下行压力,走出发展低迷,要靠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来带动;增加就业、财税收入、居民收入和民生投入等等,也要靠项目作支撑。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当前稳增长的首选,全力以赴抓紧抓实。自从市委、市政府领导形成共识后,娄底的项目建设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在湘中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迅猛刮起。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万宝新区、娄星区、冷水江、新化县、双峰县等县市区调研指导项目建设工作。
2014年9月30日,市委书记龚武生到天宏不锈钢产业园、标准厂房、双峰县教育体育中心、正佳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等多个项目建设点实地参观项目建设进展后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定完成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的决心和信心,要营造服务项目、大干项目的浓厚氛围,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一要突出抓好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三个重点,对已经竣工投产的项目,要在达产达效上下功夫;对计划竣工的项目,要在确保质量和安全基础上,倒排工期,加快进度;对计划开工的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破解要素瓶颈;对开发储备项目,要主动对接,立足当前,着眼“十三五”,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要通过破解瓶颈加快进度,善于用开放思维、改革办法、打破常规举措来破解难题,积极向上争取,招商引资,加强政银企合作。三要大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必须毫不留情地打击“三强”行为,坚持打击与教育相结合,做到“打击一个,警示一片”。 四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督查和考核,紧扣全年目标任务,加强跟踪督查,严格实行奖惩制度,该奖的一定兑现,该罚的、该追责的,毫不含糊。
2015年7月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荐国到华润电力(涟源)有限公司、三一中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产品功能后强调,涟源市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城乡面貌大改观;要抓实、抓好项目,围绕县城的做美、做旺,科学谋划项目布局,通过项目来支撑财政税收,把涟源短板补齐,取得更好发展。
项目建设不是一句空话,娄底在如何抓好项目建设方面动了不少脑筋,“六个四年行动计划”中首推“工业项目建设四年帮扶行动”,挂点市级领导积极主动深入工地和企业生产一线“面对面”、“一对一”地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每一个项目、每一家企业的具体问题,切实解决实际困难。相关职能部门努力克服部门本位主义和与己无关的想法,以项目建设为己任,一切为项目建设服务,一切为项目建设开路。
项目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有力的推动措施,科学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是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法宝。从2013年开始,娄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项目建设的督查和考核制度,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 “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下转第三版)将审批项目、审批权力、审批人员集中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权力授权首席代表,实行“一窗口进出、内部流转、充分授权、限时办结”的工作模式,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确保了“事进、人进、权进”,严禁多头办理、多头管理,深受项目投资方和企业家欢迎。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三个重点,对已经竣工投产的项目,在达产、达效上下功夫;对计划竣工的项目,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倒排工期,加快进度;对计划开工的项目,积极创造条件、破解要素瓶颈;对开发储备项目,主动对接,立足当前、着眼“十三五”,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同时,毫不留情地打击“三强”、“三抢”行为,为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群花争艳香满园
2015年6月5日,湖南立源集团吉星金融广场全面竣工。吉星金融广场由金融大厦、金融一条街、金融住宅组成,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1亿元。该项目2012年4月破土动工,2013年底全线封顶,2014年完善配套设施,今年5月全面竣工验收。举行竣工仪式这天,市委书记龚武生对湖南立源集团董事长梁立群说:“这个项目做得不错,招商工作做得很好,希望你们后期更要为这些商家做好服务,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2015年6月8日,对于娄底经开区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当天,其辖区内的4家企业相继举行竣工投产仪式。在不久的将来,这4家高新技术企业将为打造千亿园区添上靓丽的一笔,也将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娄底市开展项目建设“集中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活动的缩影。
2015年5月28日,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VAMA)在生产基地举行客户日活动,开启与各大知名汽车厂商的合作之旅,共吸引200余名来自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的客户代表参加。
VAMA是安赛乐米塔尔和华菱钢铁强强联合的结晶,自2012年6月落户娄底以来,以其先进的理念、优质的管理、精湛的技术,为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VAMA投产以来,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已从设备、产品、服务和人员等方面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市委、市政府全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优化工作,为企业发展管理营造良好氛围,确保VAMA和往来企业享受更加周到的服务。
2013年12月27日下午3点,湖南天宏第一卷重约19吨的不锈钢钢卷正从生产线尾端的卷取机里运载出来,标志着天宏一期不锈钢热轧退火酸洗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
湖南天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国内不锈钢生产行业引军企业宏旺集团、广东美凌投资集团出资兴建的股份公司。湖南天宏位于双峰经济开发区内,占地320亩,总投资4.8亿元,投产后形成年产热轧酸洗成品卷30万吨、冷轧带钢6万吨、不锈钢装饰板120万张的产能,产品辐射中南六省。湖南天宏此次投入运营的退火酸洗生产线,主要完成对钢热轧卷的退火和酸洗两个工艺流程,相比国内不少民营企业还在使用的普通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为连续退火酸洗线,能更多的减少人力,节约能源和物料,实现了低成本、高品质,为目前国内先进的不锈钢连续退火酸洗生产线之一。至2015年,双峰不锈钢产业实现年总产值100亿元以上,不锈钢精密板产能达15万吨,不锈钢制品产能达50万吨,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不锈钢加工设备生产为基础、精密不锈钢板为主、彩色不锈钢高端表面处理为辅、不锈钢制品门类更加丰富的不锈钢产业链。
娄底安地亚斯电子陶瓷公司于2012年进驻娄底经开区太和工业园,主要生产陶瓷电热膜、厚膜电路陶瓷基板、陶瓷与金属焊接插件、臭氧负离子陶瓷片等新型电子陶瓷产品。2014年,公司抢抓电动汽车发展机遇,在原有生产线基础上,增加投资7500万元,征地25亩,分两期建设标准厂房,其中一期工程建设多层车间5000平方米、单层车间2000平方米,二期工程将建设集研发、办公等为一体的多层综合楼10000平方米。公司是比亚迪电池及比亚迪汽车的供应商,并与中国南车、北汽、中国航天、中国电子集团、苏泊尔、美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5年6月10日,安地亚斯电子陶瓷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投产后,将实现销售额6000万元,创造税收500万元。
湘中国际物流园项目自2012年5月18日签约以来,已经基本完成了项目的前期论证、园区发展规划、立项、环评、规划设计,以及项目一期约1100亩土地征拆、挂牌出让、建筑方案、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其中,一期A区信息大楼主体已于今年1月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工作,裙楼已完成装修投入使用;B区大宗陶瓷展示交易中心、C区多式联运中心、D区工业原材料及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分别于2014年年底和2015年上半年相继开工,全面铺开建设;园区一期道路秋蒲街、尤莉路、马龙路部分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即将铺油硬化。项目招商成果喜人,已成功引进红星美凯龙集团、广铁集团及中农、中棉等品牌企业入驻园区,并与世界500强麦德龙、亚洲最大的物流设施供应商普洛斯集团以及阿里巴巴、香港奥特莱斯、义乌购等国内国际知名商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意向经营面积累计超过100万平方米。
改造提升拓新路
湖南省至科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门从事精密铸造件生产、铸造工艺研究和工艺技术推广,在生产中坚持技术创新。2014年,公司在研发精密加工的高品质球墨铸铁研磨盘系列产品时,针对德日生产的苹果手机蓝宝石盘进行改造,对原产品进行减薄、抛光处理,成功研发出一块蓝宝石研磨盘,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价格便宜,在蓝思科技等蓝宝石加工厂取代了德日产品。蓝宝石研磨盘于2015年正式投产,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娄底高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娄底市委、市政府为落实循环经济与华菱集团涟钢股份有限公司对接的重点工程项目,主要是对涟钢的废渣、矿渣进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第一期投资1.5亿元,可堆放水渣15万吨,储存高细矿渣微粉4万吨。公司生产工艺装备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立式辊磨粉磨工艺,集烘干、粉磨、选粉于一体,工程完工后可消耗涟钢炼钢水渣100多万吨,可生产S105、S95级高细矿渣微粉百万吨。
像湖南省至科铸造和娄底高安环保科技一样的项目,在娄底市区和各县市区还有很多。娄底注重在传统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引导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资源型产业打造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资源深加工产业基地,提高钢铁、有色金属深加工水平,有序推进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由提供资源性产品向提供终端性产品转变。
近三年来,全市共组织实施工业窑炉、电机系统改造项目25个,争取省节能技改资金540万元,节约标准煤约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4万吨,二氧化硫2160吨,氮氧化物630吨。有15家工业企业利用工业“三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共用固体废渣408.36万吨,减少废气排放178.97万立方米。按照“抓工业、重点抓园区”的思路,大力改进园区的基础设施,据统计,全市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187平方公里,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100余万平方米,入园企业1142户,培育孵化园区12个。
优化结构辟坦途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基本上都是依托资源而衍生出来的,与资源的关联度高,而“去资源化”的产业少之又少,从而很容易陷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怪圈。一旦资源主业受损,则整个经济就会举步维艰。所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替代产业,避免“一矿独大”,减少对资源型企业的过分依赖,已成为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特色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抓好涟钢薄板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尽快完成娄底经开区薄板深加工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实质性推进长株潭先进汽车零部件制造及配套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煤机、农机、电子陶瓷等特色产业,整合煤机、农机优势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培育产业集群,向大型化、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发展纳米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储能材料、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新能源材料等。
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依托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等重大政策,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节能环保新技术,普及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按照“绿色矿山”要求,发展“绿色矿业”,充分利用好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严格实施矿产资源采选回收率准入管理,强化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和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坚持运用循环再利用等生态设计,从源头减量、生产过程优化、能量梯级利用和产业连接等方面,提升优化煤炭、有色、冶金、化工和建材等生产工艺,培育一批示范园区和龙头示范企业,推进一批示范项目,形成特色鲜明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市服务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对得当,我们将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与周边城市共同协作,互利共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反之,则有可能被逐步边缘化,丧失应有的地位。着重抓好三方面:构建区域性商贸中心。根据我市交通环境发展变化趋势,站在长株潭乃至长三角的高度,积极谋划和推进湖南中部地区商贸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商贸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城市商圈和重大商贸项目和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吸引更多的外地居民来娄消费,带动我市本地产品销售。以培育高端消费、时尚消费为中心,加快商业综合体建设,使商贸城市综合体与商务楼宇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统筹规划、联动发展,引进名品名店,丰富商业业态,增强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我市重要的城市名片,进一步增强对外来消费的吸引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营造“大区域、大旅游”的观念,实现娄底内部及与周边市在旅游资源、资金、市场、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共亨与协作。重点抓好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的开发。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引进现代物流集团,重点推进新合作湘中国际物流园区、湖南诚通现代物流园等重大园区和项目的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