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凛冽的寒风中采样器站了3个小时。
重重团队,建详查机制
土壤详查是需要强大的团队意识和完善的机制才能完成的一个庞杂的工作。为此,成立了主管市领导为组长,各详查承担单位主管领导为组员的详查领导小组,及各单位土壤详查工作牵头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详查工作小组,并建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了详查协调机制和沟通联络机制。在市环保局系统内也是强强联合,固管中心负责详查牵总工作,监测中心承担详查质控工作,环科院负责土壤样品制备和流转工作。而这一长串的名单只是一个开始。
制定方案,服务首都功能定位
土壤详查的工作重点为“2+3”。“2”即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两项国家规定动作,“3”是工业园区、未利用地、土壤环境背景点三项本市自选动作。“2+3”方案不仅服务了首都城市功能的定位,也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实际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农用地,我们查哪里
烈日炎炎,300多人次,11个工作日,对全市14个区(除东城、西城、开发区外)的400多家企业及其周边主要耕地和林地范围内3000多个点位进行逐一踏勘,在全国率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单元和点位布设工作。而这些,都源于市、区、乡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我们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建立了一套包括信息核查、污染范围确定、详查单元划定、详查点位布设、现场点位确认与再调整等工作步骤在内的农用地点位核实布设标准化工作流程,确保高质高效,精益求精。
企业用地,又依何而查
结合我市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经验,制定北京重点行业企业补充、筛选原则,以环保部下发的重点行业企业名单为待核查对象,通过乡镇—区级—市级的三级补充、核实、筛选,形成我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疑似污染地块初步名单。
同时,创新性地在农用地详查点位布设、核实阶段,再次启动企业信息补充、核实工作,通过三级筛查二次核实,最终形成我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名单。
公开招标,质量保障
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了承担农用地详查的2家样品采集单位和2家检测实验室,以及承担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5家调查采样单位和2家检测实验室。所有参与详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采用闭卷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的方式确保了工作质量,累计培训相关技术人员432人次。印发《北京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方案》,建立了北京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控专家库和质量监督检查专家库,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
详查全面启动,再揭木铲秘密
农用地方面,首批完成了第一批117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采集、流转、制备、保存、检测工作,质控实验室对全过程进行了监督检查。
企业用地方面,调查单位已开始了资料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填报、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等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标志着我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全面启动。正是通过各环节的努力,木铲下的那份土才能成为一切的开始。
当你耐心看完,回首咱们的2017——
上一年的土壤详查工作就这样在清单中完美落幕了。这份工作单的完成,我们可以看到还有很多人的身影,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园林绿化局、市规划国土委、区环保局、乡镇政府这些大家平时或熟悉或模糊的名称。
2017年,北京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国家规定动作已全面启动,下一步,我们会奔向2018的工作计划,打好新一年这一场土壤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芝麻科学汇”,一揽子告诉您:霾可恨但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