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享受好吃的食物,当然要先做饭。但是做饭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中餐,非常注重火的控制。相信很多新手都炒了食材,给全家带来了烟雾弥漫的悲惨经历。这个时候用好锅帮忙,就能做更多的事。(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料理》)。
笔者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款性能不错的不粘锅,目前用了三年,虽然内侧锅底有些发黄,但不粘性依旧保持得不错,这是不粘锅刚到手时写的评测,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开箱:
产品采用了单纯的纸质包装,个头很大,硬度一般,而且并没有其他的保护措施,笔者曾一度担心锅具在运输过程中是否会受到损伤,好在开箱之后,不粘锅完整无缺。包装盒正面印有产品logo,翻译成中文名就是“钻技”。
包装盒盒的一侧印有产品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到锅具规格为30cm,重量为2.5kg。
锅具配件分开放置,每个配件都有自己独立的包装。
锅具拥有微压功能,蒸汽阀内置于把手之中,盖上锅盖的时候会有蒸汽从此排出。把手为塑料材质,尾端有产品的logo,排气口四周镶有钢圈作为点缀。
把手已经组装完毕,安装的时候需要先把下法兰拧下来才能锁住锅盖。
随锅附赠硅胶铲一把,铲子比较柔软,不会损伤涂层,尾端有钻技的logo和挂钩一枚。
赠送的三个硅胶洗碗刷还是比较讨喜的,外形可爱,触感柔软,而且不同的碗刷刷毛长短也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说明书一本,详细的介绍了产品特性以及注意事项。
外观与细节:
锅盖由5mm高强度钢化玻璃制成,边缘有不锈钢无缝包边,内侧有食品级硅胶密封圈,和蒸汽阀相配合可以实现微压烹饪功能。
把手为欧式可立把手,方便单手操作,指哪放哪,可以有效节省空间。
不粘锅在外观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设计,圆形锅身+长柄把手,普普通通。略微遗憾的是锅具另一侧没有把手,如果菜太多的话,力气小点儿的人端起锅来会有些吃力。
锅具采用了冲压技术,厚度达到3.3mm,强度增大,耐冲击。锅沿采用了直角锐边处理,可以有效隔断汤汁,更加洁净卫生。
锅具底部采用了合金导磁盘,材质为410导热钢,受热均匀,可以多炉具通用。这款不粘锅的锅底较厚,导热不是特别快,但热量存留时间较长。
把手长度21cm,塑料材质,中规中矩。外观是钻技的一贯风格,一条金线加上产品的logo。
锅具的配件比较少,能用到的只有不粘锅一口,锅盖一个,锅刷三个,锅铲一支。
不粘测试:
按说明书上所说,在正式使用不粘锅之前,需要先用水将锅具清洗干净,然后擦干。再小火预热,放入少许食用油,充分擦拭,如果觉得用洗碗布难以清洗的话,不妨和笔者一样,用生姜代替抹布。
不粘测试一:蒜蓉辣酱
先将蒜蓉辣酱放入锅中,加热一小会,等辣酱开始冒泡,水分略有蒸发后,再将辣酱倒入盘中。可以看到,在不粘锅中的辣酱,虽然已经有些粘稠,但还是可以倒入盘中的,没有粘锅的现象发生。
不沾测试二:无油煎蛋
测试很简单,一滴油都不放,在不粘锅中煎蛋。测试结果很明显,不粘锅性能出色,整个过程基本没有什么油烟,鸡蛋也没有糊,本来笔者想不翻面试一下的,但熟的比较慢,只能翻面了,不过鸡蛋还是很好吃的。
烹饪体验:
一口不粘锅是好是坏,要用过之后才能得出结论。笔者用这口不粘锅制作了多款菜肴用以测试锅具性能。
煎:
若说被不粘锅提升最多的烹饪技法,莫过于“煎”了。笔者作为一名豪放派的家庭小厨,一直用的都是一口“大黑锅”,黑铁锅最大的特点就是皮实,非常适合我这样豪放派的操作方式。然而铁锅煎鱼真的容易粘锅,油烟也多,比较麻烦。
而这款不粘锅的表现,非常令人满意,基本没有油烟,至于粘锅,糊锅这样的现象,完全没有出现过。此锅用来煎鱼,绝对是物尽其用啊。
炸与熘:
这两种烹饪方法组成的菜肴就叫做溜肉段了,一道东北名菜,咸香爽口。
做溜肉段的时候,首先要把肉段裹淀粉下锅油炸。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建议炖菜和油炸食物的时候,使用其他锅具以延长不粘锅的使用寿命。这只是单纯的为了延长锅具寿命,而并非锅具无法油炸,少炸几次完全没有问题。
略微遗憾的是,平面锅底,非常费油,要好多油才能够用。当然,笔者油还是放少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此款不粘锅并不太适合油炸。
其实油烟和粘锅、糊锅紧密相连,粘锅或是菜糊了,油烟自然就大。以前用铁锅炸东西的时候,油烟非常多,而不粘锅由于有涂层的关系,肉段不会粘到锅壁上,自然不会糊,油烟也少了很多很多。
炸过之后的油中杂质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