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网讯】在河口镇中天村39组有个加工点,专门针对中天光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废料进行分类和初级加工,每年能为中天光缆消化掉800多吨废品,初级加工200吨产品,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还为周边农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机会。
采访当天早上9点,72岁的村民杨十林已经在家附近的光缆分类加工小作坊做工。除了杨大爷以外,还有三四十个村民也在这里忙碌着。“按照我们方言说的就是剥皮,把线分开后剥出来,工资多劳多得,剥得多拿得多。”杨大爷告诉记者,像他这样既种田又打工的老人在附近越来越多,他们农忙时在田间劳作,农闲时在小作坊打工,不仅生活充实了,还能增加收入。
据了解,这家小作坊的负责人赵书权从事光缆分类加工已有20多年的时间。以前,这些光缆加工下来的边角料都由废品收购站论斤买回去后焚烧,赵书权认为这样的做法既破坏环境,又浪费资源。“原来这些废品都是有人拉回去焚烧,对环境污染很大,后来中天集团让我们进行加工分类,加工以后还可以再加工再利用。”他说,分类、剥皮、拆线、外衣粉碎,整个加工过程并不复杂,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村民们一天就可以上手操作。
随着近几年来光缆分类加工需求的增加,赵书权陆续投资了10多万元购置机器,作坊里工人最多的时候能达到100多人。“一个机器大概需要40多个人工,每天都会去中天那里整理,整理好了拉回来进行处理加工。”目前,赵书权的小作坊每年能为中天光缆消化掉800多吨废品,初级加工近200吨可利用产品,而且实行农时弹性工作制,让周边剩余劳动力拓宽了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