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料是由颗粒大小不同、密度不同的多种固体和液体组成的复合材料,在水泥(或其他胶凝材料)的凝结过程中,密度大的粒子要沉降,因而产生了固体粒子与水的分离,灌浆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泌水现象,泌水越严重,表层灌浆料的水灰比越大。影响灌浆料泌水的因素主要有灌浆料的配合比、组成材料、 施工与养护等几方面。
要避免灌浆料表面出现“起粉”现象,首先灌浆料本身要具有较好的保水性,防止严重的泌水导致灌浆料表层水灰比过大。从配合比及组成材料的选择出发,要注意控制水灰比不宜过大、外加剂不要过掺,以及凝结时间要适宜。砂、石集料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尤其要注意砂中0.315mm以下的颗粒含量。水泥的凝结时间不易过长,比表面积不宜过小,颗粒级配不宜过分集中;其次,施工过程要防止振捣,造成灌浆料严重的离析与泌水;再次,施工后要注意及时养护, 既要防止灌浆料表面硬化之前被雨水冲刷造成混凝土表面水灰比过大,又要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表层建立起强度之前散失,尤其是掺有粉煤灰或矿渣的水泥灌浆料,由于其早期强度较低,表层没有足够多的水化产物来封堵表层大的毛细孔,若不注意早期充分的湿养护,灌浆料表层水分散失较快较多,表层水泥得不到充分的水化, 亦会导致表层灌浆料强度偏低,结构松散。通常,在灌浆料接近终凝时,要对灌浆料进行二次抹面(或压面),使灌浆料表层结构更加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