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创胜集团通过聆讯,临床新药研发助力资本之路

22日,创胜集团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胜集团”)通过聆讯,高盛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早在IPO前创胜集团就已获得众多来自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青睐,投资者包括礼来亚洲基金、淡马锡、ARCH Venture Partners、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Teng Yue Partners、高瓴资本及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

全整合型国际化生物制药公司创胜集团拥有创新性且商业前景广阔的多元化抗体管线,覆盖肿瘤、骨科和肾病等多领域。那么,集生物药研发、临床和生产全流程于一体的创胜集团,究竟资质如何?在创新医药的赛道中竞争力如何?

肿瘤药市场潜力无限

纵观生物医药赛道的细分领域,面向肿瘤药市场的创新药领域或将是未来创新药领域的赢家。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加剧,加上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等,使得癌症发病率不断提高。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15至2019年,中国总癌症发病人数由390万人增加至450万人;到2030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预计达到580万人。中国十种最常见癌症类型的总发病人数占癌症总发病人数的77.7%,其中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和宫颈癌为中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

如今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增速加快,肿瘤药市场的成长空间广阔。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15年-2019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从832亿美元增长至143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4.6%;与此同时,中国肿瘤医药市场也高速发展,2015年-2019年的市场规模从156亿美元增长至259亿美元,实现15.25%复合增长率。预计到 2024 年,中国肿瘤市场规模将实现 520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21.28%。

图表一:2015-2030E全球与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十亿美元)情况

来源:灼识咨询,格隆汇整理

即便是在医药科技发达的今日,人们始终谈癌色变。值得欣慰的是,根据创胜集团招股说明书显示,自21世纪以来,分子靶向药物(包括小分子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的开发取得巨大进步,化学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单克隆抗体成为迄今为止可用的主要肿瘤治疗方法。肿瘤治疗未来的趋势倾向于不同类型的肿瘤药物的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更好,有关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也越来越受药企欢迎。

另一方面,临床审批进度加快,大大加快了新药上市速度,更好的促进国内制药企业的研发。根据西部证券报告,自 2015 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等不断出台新政策,涉及创新药研发、审评、注册、生产及上市后的支付等,开辟出新药审批绿色通道,包括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审评、优先审评审批、IND 申请默许制、有条件加快突破性治疗药物审评等政策利好国内创新药快速获批上市。

图表二:中国新药上市申请审批时间

来源:医药魔方、浦银国际,格隆汇整理

多种首创创新药在研,开辟出新的蓝海

如今生物制药企业纷纷乘载东风,接连上市,加速的资本化之路,助力自身产品创新研发。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新药临床实验产品获批上市,国内创新药赛道厚积薄发。针对肿瘤、骨科和肾病等多领域覆盖的创胜集团此番上市融资,或许是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们又一个新的希望和福音。

创胜集团是一家在生物药研发、临床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方面具有全整合能力的国际化生物制药企业,公司已开发功能独有的抗体发现平台,即免疫耐受突破(IMTB)技术平台。同时公司已自主发现及开发九种候选药物的八种,并拥有该八种候选药物的全球权利,其中有六款产品属于肿瘤领域,涵盖经验证的、部分经验证的及新型生物学通路。

生物制药是一个行业门槛极高的赛道,要想在这场难度系数大且竞争激烈的红海中开辟出新的蓝海,需要考验的是企业自身强大的独立创新研发能力。

创胜集团已建立了一个完全一体化的全球生物制药平台,将候选药物从发现阶段推进至商业阶段,涵盖发现、研究、开发、制造及业务拓展。其中 IMTB 平台能够生成针对难以在啮齿动物中生成的非保守及保守蛋白质的抗体及透过使用传统平台发现难以发现的隐藏表位。IMTB技术平台能够获得具有经扩展的表位多样性、差异化的生物学特性(特异性、亲和力及药代动力学)及强大的CMC(化学、制造及控制)特性的先导候选抗体,从而甄选具有增强的成药性及强大知识产权地位的候选分子。

图表三:公司产品情况

来源:招股说明书,格隆汇整理

从产品布局看,创胜集团具备竞争商业潜力且拥有高度协同的肿瘤药物产品组合,符合未来肿瘤药物研发趋势。另外,公司在除肿瘤以外的其他领域也组建了可平衡其他医疗需求缺口适应症的多元化产品组合。

公司核心产品MSB2311,是一款针对高肿瘤突变负荷 (TMB-H) 等多种实体瘤的人源化PD-L1单克隆抗体(单抗)候选药物。该款药物亦是借助创胜集团IMTB平台技术研发的,基于其pH依赖性 PD-L1结合特性。为首个且唯一一个可再循环的PD-L1抗体,可极大延长药物靶标在肿瘤的停留时间及提高体内肿瘤的杀伤活性。

MSB2311打出了独有的再循环抗体竞争王牌,能更好的穿透肿瘤内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也为创胜集团带来更广泛的医疗窗口突破。作为pH依赖性PD-L1抗体,MSB2311具有很强的IP地位,并已在美国和中国获得专利。其覆盖的可预先治疗的肿瘤包括宫颈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及肺癌。目前MSB2311已完成临床1期,在2021年ASCO公开的数据显示MSB2311 在已接受过多线治疗失败的有生物标志物表达的后线实体瘤病人中应答率为35%; 目前2期研究正在进一步评估MSB2311 在TMB-H病人中的疗效。

图表四:常规抗体VS循环抗体图

来源:招股说明书,格隆汇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创胜集团还有4款关键候选药物:TST001、TST005、TST002、TST004。

其中,TST001是一款创胜集团自主开发的针对胃癌等多种实体瘤的人源化Claudin18.2单抗候选药物。Claudin 18.2已被证明可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表达,包括胃癌、食管癌、胰腺癌及胆管癌。对于有Claudin18.2表达的肿瘤细胞,尤其是Claudin18.2低表达的肿瘤细胞,其ADCC活性相对于目前市场上处于三期临床的同类分子Zolbetuximab (IMAB362)可增强100倍以上,有望拓展更多的应用人群。

这让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关注Claudin18.2这一靶点,但由于很难获得高质量的Claudin18.2抗原,真正能够跟进该靶点的企业很少。TST001的作用机理在于,通过ADCC的机制来杀死肿瘤细胞。据悉,该在研项目具有更高亲和力,更低的唾液酸糖蛋白和与之不同的结合表位,创胜集团的TST001是全球继安斯泰来制药的Zolbetuximab (IMAB362)之后正在开发的第二款Claudin 18.2靶向单克隆抗体,目前正在美国和中国分别开展临床I期单药和联合用药实验,预计在2022年开启一线胃癌联合化疗的全球临床注册实验。

图表五:Claudin 18.2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来源:招股说明书,格隆汇整理

此外,创胜集团亦有涉足双抗领域。TST005是一种针对HPV阳性肿瘤及肺癌等实体瘤的PD-L1/TGF-β双重功能抗体候选药物;有望在PD-1无效或失效的病人(如非小细胞肺癌)人群当中有效。目前TST005已获得美国FDA开展临床研究的许可,即将进入临床。考虑到目前全球做临床开发靶向PD-L1/TGF-β双重功能抗体的项目并不多,TST005也是公司未来具有竞争潜力的产品之一。

在非肿瘤领域方面,创胜集团在肾病及骨骼疾病治疗领域的产品有TST002和TST004。TST002 (Blosozumab)是一种针对严重骨质疏松的人源化硬骨素单抗候选药物,创胜集团已获得礼来制药在大中华区开发及商业化Blosozumab(内部产品代号:TST002)的授权,该产品已在美国和日本完成2期研究并即将申报中国的临床试验申请;TST004是一种针对IgA肾病(IgAN)的人源化MASP-2单抗候选药物。

除上述候选药物外,创胜集团正在开发多种前期创新生物候选药物。如TST003是一款全球潜在首款靶向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或具有间充质表型的肿瘤细胞产生的新型免疫调节蛋白的治疗抗体候选药物;TST006是一种双特异性Claudin 18.2/PD-L1抗体,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比单独的Claudin 18.2抗体更强效阻止异种移植模型中肿瘤细胞的生长;TST008是一种三重功能抗体,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高效的产能助力商业化生产

从披露的财务报表看,创胜集团目前尚无获准用于商业销售的产品,因此并未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益。但值得一提的是,同不少在港上市或准备上市的其他生物制药公司相比,创胜集团是为数不多在暂无产品上市销售的情况下实现营收的企业,其绝大部分收益来源于CDMO服务。根据财务数据,2019年至2020年,创胜集团CDMO服务所得收益分别为4414万元人民币及809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7%;毛利分别为691万元、1820万元。

图表六:公司财务数据

来源:招股说明书,格隆汇整理

CDMO是“定制研发+定制生产”的模式,在CMO基础上,为更多研发型企业创新药生产时所需的工艺流程研发及优化、配方开发及试生产服务,属于定制服务。优势是缩短创新药企产品上市时间,促进商业化,以附加值较高的技术输出取代单纯的产能输出。随着创新医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药企需要外包生产来控制运营成本,也为创胜集团带来除自身研发产品销售外的更多盈利上升空间。

创胜集团的生产基地目前拥有多个500~2000L 原液生产线和一条全自动带隔离器的制剂灌装生产线,并预留了生产线扩增空间,预计未来年产能可超过一吨(1,000千克/年)。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该GMP生产基地已经运营3年,承接内外部项目的三十余批GMP批次生产,成功率100%。此外,创胜集团正在开发及启用一体化连续流生物工艺(ICB)开发及制造平台。凭借超高细胞密度的连续灌流工艺及专有的细胞培养基,创胜集团已实现业界领先的 >6g/L 的日容积生产率,这较传统分批补料工艺提高了10至20倍的产量。由于预期未来产品需求会增加,创胜集团亦已启动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第二个以连续灌流生产工艺为核心技术的高端生物药工厂,可调节年产能为3公吨以上。由此看来,创胜集团的产能高效,并可为其CDMO业务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和盈利空间。

另外,根据招股书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创胜集团此轮上市后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创胜集团管线候选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并为扩充管线及开发技术提供资金支持等。

与此同时,资本的助力促进创胜集团专业化的团队不断壮大。早在IPO前创胜集团就屡获国内外知名资本青睐,目前,创胜集团已获得众多来自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总计 3.42 亿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礼来亚洲基金、淡马锡、ARCH Venture Partners、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Teng Yue Partners、高瓴资本及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

结语

在创新药行业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唯有研发能力突出的企业方能脱颖而出。创胜集团立足于自主研发创新,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灵活性生产模块的制药公司,也是极少数拥有全整合能力的制药企业。同时,医保改革,临床审批进程加快,肿瘤药物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加上知名投资机构投资等,皆为创胜集团提供强大助力;结合创胜集团拥有六款肿瘤领域在研产品,其丰富的在研管线,亦为后期发展奠定基础。未来将有很大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创胜遥控开关,创胜遥控开关说明书”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