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家住崇州的宁大姐来到了位于崇州市福恩农场,腿脚不便的她通过崇州市残联了解到,这里有个残疾人木雕工坊要办残疾人技术培训班,她想来看看自己能不能学门手艺。
残疾人木雕工坊的负责人吴少刚,是个3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对于木工活来说,灵活的双手尤为重要,但吴少刚,偏偏就少了右手手掌。2007年,这个河北小伙偶然在四川接触到木工雕刻,凭着一腔热爱和执著,吴少刚硬是用单手,雕刻出了花花世界。
吴少刚(右一)向宁大姐介绍培训内容
失去了右掌 他偏偏爱上了木雕
吴少刚是河北邯郸人,大约6岁时,他不慎被家里做面食的机器“咬住”了右手,五根手指被绞断。那时候,吴少刚还没有意识到,少了一只手的手掌意味着什么。“我10多岁之前,穿衣服、系扣子,都是家里人照顾,后来才慢慢学会生活自理。”吴少刚说,上学后,同学们都是用右手、从左到右地写字,自己却是左手,常常写一行字手上全是墨水。
2004年,正在读初二的吴少刚因为身体素质好,被选入河北省残疾人游泳队,备选2008年残奥会,但是在2007年,他遗憾落选。“那时候很迷茫啊,不知道要干什么。”吴少刚说,从省队回到家里,已经过了回学校上课的年龄,接下来该如何谋生?偶然,吴少刚在电视上看到,央视的《致富经》栏目在播出四川崇州市残疾人贾渔开办养鸡场的故事,吴少刚觉得,自己的残疾程度不算严重,也许能够试试,学学养鸡技术。
于是,只在家待了两三个月的吴少刚远赴四川,找到贾渔的养鸡场“求学”。只是,养鸡技术还没好好学,吴少刚意外地看到了工厂招聘木雕工的传单,顿时有了兴趣。“我以前在河北从来没接触过木雕啊!”吴少刚说,他找到了招工的家具厂,想问问招不招学徒,但是一看到吴少刚的右手,对方都摇头。
是啊,木雕需要两手协作,一只拿锤,一手拿刀,少了一只手掌的吴少刚拿了铁锤,就用不了刀,拿了刀,没有铁锤使力。
吴少刚为客户设计制作的作品
远赴浙江学艺10年 受伤是常有的事
吴少刚没有放弃。他想到,把铁锤绑在自己的右手手腕上,“别人都是右手拿刀,左手拿锤,我就反过来,用右手上的铁锤,左手拿刀。”为此,吴少刚还特意去“定制”了既能固定在右手手腕上又适合敲打的“腕式铁锤”。吴少刚说,也许是看到了他的决心,家具厂的师傅将他“收入门下”,吴少刚开始了3年的学徒生涯,慢慢地,家具厂的平面雕花技巧,被他一一掌握。只是,少年并不满足止步于此。
“家具的雕花相对还是比较简单。”吴少刚说,家具厂的木雕,与他心目中的“工艺品”还有很远的距离。吴少刚打听到,浙江东阳的木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技艺深厚。于是,2011年春天,21岁的吴少刚再次远行,前往浙江东阳市拜师学艺。
只是,“独掌”的吴少刚仍然因为残疾四处碰壁,“固执”的他不听任何劝说的话,在楼金群师傅的工作室,整整“试用”了三个月,才让师傅点头同意,正式收他为徒。“师傅说,他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少了一只手还要学木雕的。”吴少刚说。
当学徒,意味着从头开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头”从磨刀学起。雕工的刀有很多中,尖的扁的,粗的细的,刀不好,活就不好。“磨这边的刀口,可以平着来,但翻面磨,就要有一定的倾斜度,而且磨的时候不能晃,不然刃口磨不快。”吴少刚说。
学会了磨刀,再从打磨开始,用不同目数的砂纸,从粗到细,一点点把雕刻好的胚子打磨得精细、光滑。“实际上是让你对雕刻的胚子有初步的概念,在什么位置,是什么层次。”吴少刚说,基本功练好了,正式开始学雕工,吴少刚没有右手掌,尽管有了3年家具厂的经验,但速度上始终要慢一些。“可能别人一天能干完的活,我要一天半。”吴少刚说。
受伤也是在所难免的,吴少刚因为没有手掌,握不住刀具,雕刻时,右手手腕只能辅助固定,尖锐的刀常常划到手上。
当学徒,最开始是没有工资的,只有零花钱,等到慢慢地学了技术、效率提高了,师傅也就慢慢地把零花钱从500元,涨到2000元、4000元、7000元。3年学成,吴少刚没有离开,依然在师傅的工作室帮工。即使2017年,和崇州姑娘结婚后,也在浙江再待了两年多。
吴少刚指导学员小罗
开办残疾人技能培训班 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
2019年,吴少刚回到了妻子的老家四川。在回川前,吴少刚有了新的打算。“我想回来办一个残疾人技能培训班。”吴少刚说,因为自己靠着双手学木雕,找到了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他更希望,有更多的残疾人也能够通过木雕实现就业。
于是,吴少刚回到了最初的地方——贾渔开办的农场,为全国各地的残疾人提供创业就业平台,崇州市福恩公益发展中心也是专业的助残社会组织。吴少刚负责的“福恩残疾人木雕工坊”就成立在这里。“第一期招了4个学员。”
回到崇州后,一边吴少刚凭着自己的手艺,能接一些工艺品的订单;同时,在旅游景区卖工艺品的老板聘请他到店里上班。自己有稳定收入,吴少刚也能腾出时间来培训其他的学员。
但纯手工的木雕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现在有了电动的工具,可以代替纯手工的操作,但“学成”仍需要时间和耐心。“我就怕他们看不到成效,失去了信心,坚持不下去。”吴少刚说,所以从2019年,他就自费去学习了3D建模和雕刻机的课程,还买回了机器,“(机器)能代替一部分工作,手工完成一部分,我们就能实现量产。”吴少刚说,目前,残疾人技能培训班还完全没有收入,更不要说盈利,吴少刚希望通过实现盈利,鼓励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坚持下去。今年6月,新的培训班开办在即,吴少刚显得有些紧张和期待。
最近,吴少刚的雕刻作品,都送到崇州市残联准备参展。工坊里只有少量作品和未完工的半成品,一幅《森林晨曲》:大象、小鹿,在茂盛森林的清晨中醒来。
吴少刚正在创作的《森林晨曲》
吴少刚的作品 受访者供图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摄影报道
编辑 郭庄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