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对于从事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红木匠人们是个重要的日子,历时近一年,改造升级完成的龍顺成国家级京作非遗传承基地正式落成启用。
新基地定位于传承京作非遗技艺,执着发扬京作硬木家具“一木连作、水磨烫蜡”等传统手工技法,辅以高精度自动化设备,运用现代管理手段,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家级京作非遗示范基地。
新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毗邻金隅智造工场,占地面积12000M2,传承匠师98人,管理人员15名,年可实现产能近亿元。
走进新基地,首先一座精致的中式牌楼映入眼帘,沿着中式屋檐点缀的灰白建筑,自西大门进入基地内侧。
新基地内的第一站是文化展厅,正对大门的鲁班先师塑像庄严肃穆;随路前行,一卷“圣旨”,详细记述了龍顺成的发展脉络和传奇故事;匠人传承当然必不可少,龍顺成五代传承代表人脉络清晰,陈设于后;国家级非遗传承单位、中华老字号等多项荣誉展示期间。
穿梭展厅,红木基础知识,5属八类29种材质介绍,龍顺成独特的选料标准,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72字诀,红木100多道加工制造工序……足足可以让一个初识红木的爱好者,成长为一个知识完备的内行人。
特别引人注目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展示部分,原来清宫御用的大量珍贵文物,很多是由龍顺成的能工巧匠修缮示人的,龍顺成匠师们“修旧如旧”的绝活,无愧于国家一级文物修复资质的金字招牌。
展厅不仅有软文化,还有真家伙,一面墙挂满了各种古旧家具的部件,上边或镶嵌螺钿、珐琅,或雕刻蝙蝠、牡丹、宝瓶、佛八宝等各种吉祥图案,都是龍顺成近百年来积攒的丰厚宝藏。据说库存还有几万件之多。展厅的最后,陈列有四件龍顺成藏黄花梨文物级重器,只能亲眼所见,才得其中精妙。
出了展厅,就进入到了基地的西区,这是个现代化味道十足的加工区域,清晰有序的现场管理,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管控,环保绿色的粉尘处理,充满人性关怀的职业卫生防护……现场有CNC等现代化生产设备80余台,部件大样模板600余个,经典产品图库2000余张。论综合实力,可以称得上同行业遥遥领先。
穿过一道快速升降门,步入中式连廊,就来到了基地东区,手工制作的工序都集中在这个区域。
刘更生大师工作室,是以龍顺成第五代传承代表人刘更生为带头人的技艺传承工作室,10余名身怀绝技的工匠师傅,不仅承担着龍顺成精品重器的制作任务,同时对技艺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课题,细致研究,制定基于实际的标准和解决方案。
木工、刮磨、雕刻、烫蜡等手工工序依次排开,一个个红木的原始部件,经过匠师们的妙手雕琢,或开榫或打磨,或雕刻或烫蜡,直到组装成型,最终完成一件件精美的红木家具收藏品。
新基地,还承载着京作非遗文化宣传和推广的重任。鲁班京师学堂,是龍顺成于2018年启动的红木知识技能推广项目。在新基地,红木家具的爱好者可以报名鲁班京师学堂的互动体验课程,亲自动手参与家具制作过程。
龍顺成的新基地采用了地源热泵等新技术,配备了粉尘全回收无害化系统,做到了环境友好,关注职工健康,可以称得上是红木家具的行业标杆,京作非遗的传承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