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线束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很多屏蔽单芯线、屏蔽双绞多绞电缆的屏蔽层进行引出与接地,其工艺方法不尽相同,但都需要将屏蔽电缆的外护套、屏蔽层使用各类工具剥除一段距离,然后进行屏蔽引出,芯线剥线、压接、送接触件等操作。今天只讨论这段屏蔽层剥除的距离。
上图为某型飞机屏蔽导线典型剥线与端接工艺规范,其规定的屏蔽层剥离长度约为45毫米,且使用非屏蔽尾部附件。这意味着端接到此连接器的所有单芯、多芯屏蔽导线,在距离端头约45毫米的区间内无屏蔽。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小编及同事假设此根被剥离屏蔽层的双绞线距离一根0000AWG馈电线间距为50mm,且屏蔽双端接地,对地距离为10mm。设置0000AWG电源端口为115VAC,800HZ,对双绞屏蔽线负载进行了规定,对屏蔽层剥除的长度从5mm到170mm进行扫参,仿真结果如下:
可以清楚的看出,对于单芯屏蔽线,不同的屏蔽层剥离长度对受扰对象干扰电压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屏蔽层剥离越长,干扰电压越大。在此电路配置下,最大与最小耦合电压值约相差0.15V。对于差分信号,几乎没有差别。
此部分理论分析,在之前的公众号文章中有过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小结:a、原则上屏蔽层剥除长度越小越好;b、剥除距离原则上要考虑被连接的设备的敏感度;c、为统一工艺要求,推荐屏蔽层剥除距离的统一化,但提前是已经对各种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最大干扰、最敏感设备等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