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电信机顶盒密码】大连公安提醒:此类电话要警惕

记者从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了解到,近一个月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是我市高发的电信诈骗犯罪类型之一,尤其近期多发的电信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以市民涉嫌“非法出入境”、“洗钱”犯罪为由实施诈骗,市民如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很有可能是诈骗分子打来的!

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已开通“96110”反诈专线,对可能被骗的市民,启动反诈劝阻机制,成功劝阻了多个被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诈骗的当事人。

案例1

6月6日18时,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收到一条预警信息:市民苗先生正在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民警立即向其拨打预警电话,经了解,苗先生在当日接到一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的电话,声称苗先生涉嫌非法出入境,要求其配合调查,随后将电话转接给了“哈尔滨市公安局”,对方又声称苗先生涉嫌一起洗钱案,苗先生按照指引下载搜狗浏览器打开对方发来的链接果然看到了如实写着自己身份信息的“逮捕令”,随后对方通过某款视频软件给苗先生做材料,苗先生已经完全相信了视频对面身着制服的“警察”,这时96110电话打了进来,反诈中心民警表明身份告知苗先生其正在被电信诈骗,向其介绍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形式,苗先生这才幡然醒悟。

案例2

5月28日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收到一条预警信息:市民李女士正在遭受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民警立即拨打电话进行劝阻,经了解,李女士现住我市沙河口区,当日接到一个境外电话,自称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民警,在核实李女士的身份后,称其涉嫌从越南非法入境。要求同李女士进行微信视频,制作报案材料。在视频过程中,民警预警电话及时呼入,经民警向李女士讲述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后,李女士这才知道自己陷入诈骗中,随即停止与对方的联系,避免了财产损失。

我市近期多发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具体形式

诈骗分子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其实并不存在这个部门),声称市民涉嫌非法出入境,随后将电话转接至外地公安局,外地公安局又以市民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市民配合调查,添加市民的QQ等即时通讯工具,同时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及所谓的“安全防护”软件(其实为木马),而后实施诈骗。

手法剖析

1.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在电话刚接通时详细说出,以此来骗取市民的信任。

2. 诈骗分子利用被害人对于公安机关办案流程的不了解,以被害人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威胁、恐吓被害人,身着警服,同视频被害人制作笔录,逐渐对被害人进行洗脑。

3. 诈骗分子制作虚假的“逮捕令”、“通缉令”发送给被害人,或者搭建虚假网站,指引被害人通过浏览器登陆查询到自己的“逮捕令”,从而引起当事人恐慌,让被害人完全听信自己。

4.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以清算资产、转账接受审查等理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或是开启屏幕共享引诱被害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盗刷被害人账户中的资金,从而完成诈骗。

警方教您如何一看穿此类诈骗

1. 我市公安局不存在“户政科”这个部门,接到电话自称公安局“户政科”的请一律挂断,都是诈骗。

2. 我国公检法机关的座机或工作人员的手机号,均为正常座机与手机号格式,市民如接到“+”开头的境外电话,请保持警惕,很有可能是诈骗分子打来的。

3.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和网络来办理案件,“受疫情影响网络办案”是诈骗分子的说辞。

4. 不同公安机关之间不会通过电话进行转接,如遇公安内部电话转接,请提高警惕。

5. 不存在“安全账户”这个说法,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核查资金、下载APP和转账。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 防范电信诈骗要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切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2. 个人信息要保护好,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U盾等信息,一定不能透露给任何陌生人,也不要在不明网站留下个人信息。

3. “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4. 如果遭遇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5.广大市民可以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能够帮助甄别诈骗电话、非法网站,保护市民财产安全。

记者: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

来源: 大观新闻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电信机顶盒密码,电信机顶盒密码一般是多少,电信机顶盒密码是多少”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