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变色龙的资料】“变色龙”裴矩:帮隋炀帝作恶的佞臣,助唐太宗除恶的忠臣

在儒家思想的背景下,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经常成为各种标签的仆人。明军“汉文帝”、韩经济、唐太宗等、“昏君”周幽王、韩英帝、隋炀帝等、“奸臣”赵拉面。

然而,一个在前朝做“奸臣”,在后朝改做“忠臣”的人,又该怎样评价他呢?

今天要讲一位奇人的故事,他姓裴名矩,是文武全才,历经北齐、北周、隋、唐四朝,前半生碌碌无为,后半生大放异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裴矩的经历完美阐释了什么叫“奸臣”,什么叫“忠臣”,“奸臣”和“忠臣”又是如何转变的。裴矩的奇特经历引发了很多人的争论,编修《隋书》的魏征一边赞扬他“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诸古人,殆未之有”,又一边批评他“承望风旨”,造成了“关右骚然”这种危及隋朝统治的局面。编修《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说他“佞于隋而诤于唐”,是一个忠奸难辨的人物。那么,裴矩是何许人呢?

文武双全

裴矩出生在548年左右,那时,中国历史正处于南北朝时代,北魏已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他的家乡河东闻喜归东魏统治。裴矩的家族不仅在东魏知名,也在南北知名,自东汉以来,裴氏子弟世代为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皆有所建树。魏晋之际的裴秀所著《禹贡地域图》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并且,裴秀在书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为中国传统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裴秀被称为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西晋灭亡后,大部分裴氏子弟留在北方,效力于前凉、前秦、前燕、北魏等政权,裴氏子弟人才济济,成功保持家族的地位不变,于是,河东裴氏名闻天下。

裴矩的父亲名叫裴讷之。550年,东魏灭亡、北齐建立后,裴讷之入仕北齐,官至太子舍人,后受同僚诬陷被免官。或许是受这次事件的打击,裴讷之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于是,尚未成年的裴矩成了孤儿。裴矩被自己的叔叔抚养长大,勤奋好学,起初对文学感兴趣,后来接受叔叔裴让之的建议,开始转向实务。到了出仕的年龄后,裴矩先后担任北齐北平王和高平王的幕僚,好景不长,北齐在577年灭亡,已经三十岁的裴矩被迫中断仕途,成了北周不理不睬的平民百姓。

这时,定州总管杨坚把赋闲在家的裴矩召入幕府,使裴矩重新进入仕途。不料,又好景不长,裴矩因母亲突然去世,不得不放弃仕途,回家守丧。裴矩和杨坚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580年,杨坚成为丞相,执掌北周实权后,迅速派人召裴矩入京,裴矩正好也守丧期满,于是第三次离开家乡,来到长安,从此为杨坚效力。

杨坚的影视剧形象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后,裴矩以杨坚亲信的身份,在官场平步青云。七年后,杨坚以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大举讨伐南陈,让裴矩领元帅记室,协助杨广处理繁杂的事务。南陈灭亡后,境内爆发了大规模叛乱,裴矩自告奋勇,率领三千士兵深入敌境,勇猛作战,屡获大捷,一举平定岭南,巩固了隋朝对南方的统治。后来,裴矩担任隋朝名将史万岁的行军长史,领兵出塞,协助史万岁大破突厥。裴矩生活在平原,却能在水网密布的南方,也能在沙漠纵横的塞外,指挥军队如履平地,击破敌军,足见他年轻时从文学转向实务后,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

裴矩出将入相,不仅擅长军事,也擅长朝典礼仪。602年,独孤皇后去世后,裴矩和牛弘根据北齐的礼仪制定独孤皇后的丧礼,深得杨坚的赞许。604年,隋文帝杨坚去世后,隋炀帝杨广营建东都洛阳,让裴矩修府省,年近六十的裴矩精力不减,只用90天便完成了任务。

助君之恶

隋炀帝是一个雄心勃勃、积极进取的皇帝。裴矩老当益壮,利用职务之便搜集西域的资料,编撰《西域图记》三卷,向隋炀帝展示了西域四十四国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提出了“混一戎夏”的宏大目标,启发了隋炀帝经营西域的雄心壮志。

其后,隋炀帝效仿汉武帝,正式启动经营西域的计划,派裴矩前往张掖,联络西域诸国。裴矩不负所望,招来高昌、伊吾等众多西域国家,增强了隋炀帝的信心。609年,隋炀帝出巡河西走廊,沿途平定吐谷浑,抵达张掖,挟战胜之威,使高昌、伊吾等国家主动献地数千里。于是,隋炀帝在新开拓的土地上设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大大扩张了隋朝的疆土。

611年,裴矩为满足隋炀帝臣服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的愿望,又设计离间西突厥诸部,指使射匮可汗袭破泥撅处罗可汗,泥撅处罗可汗走投无路,只好避难高昌。而后,裴矩劝说泥撅处罗可汗朝见隋炀帝,隋炀帝大喜,为此重赏了裴矩。同年,隋炀帝启动了讨伐高句丽的计划,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被视为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件事跟裴矩也有很大的关系。

话说隋炀帝在607年出巡塞北,接见东突厥启民可汗时,见到了高句丽的使者。隋炀帝对高句丽和隋朝交往时搞小动作的行为十分不悦,裴矩趁机提出让高句丽王朝见隋炀帝的意见,如果高句丽王不同意,隋朝就联合东突厥讨伐高句丽,诛杀高句丽王。高句丽国力雄厚,高句丽王自然不会轻易向隋炀帝低头,于是,隋炀帝决定武力消灭高句丽。从612年起,隋炀帝举全国之力,三次讨伐高句丽,结果不仅未能如愿,还加速了隋朝的崩溃瓦解。

615年,隋炀帝再次北巡边塞,意外遭到了启民可汗之子始毕可汗的袭击,隋炀帝仓促之下,只好据守雁门,等待隋朝援军的到来。隋炀帝被始毕可汗袭击,表面上是意外,实际上是必然,而这件事又跟裴矩有很大的关系。在此之前,裴矩设计如法炮制,设计离间始毕可汗和他弟弟的关系,以削弱东突厥对隋朝的威胁,结果未能成功,还恶化了隋朝和东突厥关系。这年,隋朝由于连年内乱不休,导致国力大衰,早已对隋朝不满的始毕可汗得以完全脱离隋炀帝的控制,发动了对隋朝的战争。

隋炀帝在援军的帮助下,安全离开雁门后,眼见天下的局势已经混乱,自知回天无力,只好避难江都。裴矩敏锐地察觉到跟随隋炀帝来到江都的禁卫军将士多为关中人,他们思乡心切,对隋炀帝的不满一天比一天强烈。裴矩为帮助隋炀帝摆脱统治危机,也为拉拢自己和禁卫军将士的感情,向隋炀帝提出了允许禁卫军将士在江都娶妻生子,缓解思乡之情的建议,隋炀帝欣然同意,把江都的妇女和尼姑许配给禁卫军将士,禁卫军将士欢呼雀跃,在欣喜之余说道:“这都是裴公的恩惠啊!”

隋炀帝的影视剧形象

然而,禁卫军将士对隋炀帝的不满并未完全消失,眼见隋炀帝坐视李渊夺取长安,却依然无动于衷,没有返回关中的打算,他们再也不能忍了。618年,禁卫军将士推举宇文化及为主帅,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在这场兵变中,隋炀帝的宠臣虞世基、裴蕴等全部被杀,只有裴矩幸免于难。此后,裴矩依靠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先后担任许帝宇文化及和夏王窦建德的宰相,为两位乱世枭雄制定朝典礼仪,深得两位乱世枭雄的敬重。621年,秦王李世民在虎牢关大败夏军,生擒窦建德后,裴矩接受魏征等人的建议,举山东之地投降唐朝,加快了唐朝统一天下的进程。

除君之恶

纵观裴矩在隋炀帝一朝的所作所为,按照儒家思想评价他,说他是只知谄媚“昏君”的“奸臣”,完全是恰当的。然而,当裴矩成为唐朝的大臣后,却完全变成了另一种人。

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期,裴矩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和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一起编撰《吉凶书仪》,他结合前朝故事,既考虑到伦理,又考虑到人情,使礼仪更加符合人性,因此为学者所称道,以至于五代十国时期依然沿用裴矩和虞世南制定的《吉凶书仪》。

626年,玄武门之变时,秦王李世民派裴矩劝降那些顽强抗拒的李建成党羽,裴矩德高望重,顺利为秦王李世民完成了任务。秦王李世民继位后,任命裴矩为民部尚书,裴矩精神饱满,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工作,赢得了上至唐太宗、下至朝中同僚的敬重。

唐太宗禁止官吏贪污受贿,但不放心官吏对严格遵守法度,于是派人乔装打扮,主动给官吏送贿赂,以试探官吏是否清廉,结果,有个官吏经不住诱惑,接受了一匹绢。唐太宗勃然大怒,就要杀死那个官吏,这时,裴矩劝谏道:“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裴矩的话有理有据,唐太宗当即采纳裴矩的建议,赦免那个官吏,召集朝中大臣,当众夸奖裴矩说:“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唐太宗的影视剧形象

627年,裴矩去世,唐太宗赠绛州刺史,赐谥敬。《逸周书·谥法解》曰:“夙夜警戒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善合法典曰敬。”敬在谥号中是一个美谥,可见裴矩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用司马光的原话评价裴矩,就是“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司马光的话虽然充满了儒家说教的意味,但也揭示了一个古代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人性没有绝对的善和恶,君主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大臣的所做作为,大臣为自己的仕途考虑,往往会迎合君主的喜好,说出讨好君主的话,做出讨好君主的事,以博取君主的欢心,进而保障自己仕途顺利。

回到现代职场,像裴矩这种既身怀大才,又懂得权变的人到处存在着,领导如何用好这种类型的员工,像唐太宗那样正面发挥他们的才能,而不是像隋炀帝那样反面发挥他们的才能,实为对领导极大地考验。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