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派新闻记者杨洋
整个2021年,光伏产业链各部分供需交错,多晶硅材料价格暴涨。
受此影响,上游多晶硅企业一扫往日阴霾,集体迎来暴利时代。全球最大多晶硅及电池片企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600438)2月13日公布业绩快报,经初步核算,2021年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02亿元,同比增长50.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3亿元,同比增长127.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82亿元,同比增长248.03%。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逾82亿元的净利润不仅创下通威股份有史以来的盈利最高记录,也使之成为整个光伏产业链上最赚钱的企业之一。该公司2021年的净利润是2016年的8倍,目前高纯晶硅年产能达到18万吨,加上计划在2022年投产的包头二期5万吨和乐山10万吨,到今年底其硅料产能将到达33万吨。目前通威股份的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过40GW,预计今年底电池年产能总规模超过55GW。
有“黑金”之称的高纯多晶硅(硅料)是处于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基础原材料 ,多晶硅经过熔化铸锭或者拉晶切片后,可分别做成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进而用于制造光伏电池。硅料价格大涨对通威业绩的贡献占了大头。
通威股份在公告中解释称,2021年,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 市场价格同比大幅提升,公司高纯晶硅产能持续满负荷运行,全年实现销量10.77万吨,同比增长24%,盈利大幅提升。同时,公司太阳能电池及饲料等业务板块稳健经营,维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21年末,通威股份总资产达883.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374.70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加37.4%和22.62%。
通威股份原本的主营业务只有看似与新能源毫不相干的水产饲料,2004年登陆上交所时,已是国内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2007年,通威联合四川巨星集团在乐山共同投资设立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杀入光伏上游业务多晶硅领域。历年财报数据显示,光伏在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中占比逐年提高,已在2020年超过了饲料业务。其市值也水涨船高,2020年7月,通威股份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现超过1600亿元。
同样赚得盆满钵满的还有其他几大硅料巨头: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特能源,1799.HK)预期2021年度将录得未经审核归属于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不少于50亿元,上年净利润为6.95亿元,也即同比增幅达619.40%。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全能源,688303)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亿-58亿元,同比增长436.69%到455.86%。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保利协鑫,3800.HK)预计2021年度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约50亿元,2020年度为净亏损57亿元。
业绩大增的还有多晶硅生产商的上游、全球工业硅龙头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合盛硅业,603260),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亿-87亿元,与上年同期14.043亿元相比,同比大增505.28%-519.52%。
历史上,国际多晶硅现货价格曾从2005年的每公斤35美元一路攀升至2008年每公斤近500美元的历史最高峰,巨额利润吸引大量光伏企业和其他跨界企业斥巨资涌入多晶硅行业。但很快,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重创光伏产业,多晶硅价格从每公斤4、5百美金狂泻不止,大量企业破产。2011年,欧美双反来袭,多晶硅价格下行至低位运行。2018年,受终端需求缩减影响,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续探底,一度创下约7.6万元/吨历史新低。
2021年,多晶硅走出超全行业预期的价格曲线,从年初的8.8万元/吨飙升至年内最高点超过27万,疯狂涨势几乎贯穿全年,并传导至整个光伏产业链,形成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的轮番上涨。上下游之间的博弈、指责、驳斥声穿插在汹涌的涨价浪头间。
曾有硅料企业对澎湃新闻称,多晶硅十几年来经历过好几次起落,涨得多疯狂,跌得就有多疯狂。“2020年5-6月所有硅料企业都在亏钱,今年(指2021年)的价格波动同样是市场行为。光伏尽管经历了十几年发展,但投资经营行为仍存在不理性,这轮硅料价格的上涨推动是下游推上去的,锅不应该由硅料企业来背。”这种观点不被下游电池、组件企业所接受,““虽然2020年硅料日子不好过,但也不能逮着机会就涨个不停啊。”
谁在助推价格暴涨?这与定价机制及产业链阶段性错配有关。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下,各国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扩容,国内光伏产业链、尤其是硅片端疯狂扩产。但硅料环节的扩产周期长,大规模的硅片扩产引发企业对硅料供应的焦虑,纷纷签订长单,在余量有限的情况下,市场零星交易的硅料价格飙升,带动硅料价格逐月攀升。当硅料价格上涨时,由于存货及订单锁定,硅片环节受益。但随着时间推移硅料一路上扬,这一时间差红利逐渐消失,硅片毛利率随之走低。与上游原材料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电池、组件企业净利润的大幅下滑。
超高利润水平正在吸引一批企业加速在硅料环节布局扩张。去年下半年以来,青海丽豪、合盛硅业、江苏阳光集团、信义光能、吉利科技等多家硅料新势力宣布新项目投资。
从供需来看,属于硅料厂商的盛宴还没结束。多位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预测称,2022年上半年,考虑到硅料产能释放节奏和长单锁定情况,预计硅料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也有可能受突发事件影响出现恐慌性上涨。更大的价格下调幅度将随下半年硅料新产能的密集释放才能出现。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