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西国首都记者李晓峰何英。
最近由中华预防医学会职业病专门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第二医院职业中毒和神经内科主任宋丽牵头起草的《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查后正式公布,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
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职业性莱姆病的卫生诊断标准,填补了相应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空白。专家介绍,《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不仅适用于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及处理,非职业因素所致莱姆病的诊疗和鉴别诊断也可参照。这项职业卫生标准的发布,解决了新增职业性传染病没有对应诊断标准的问题,有助于对接触莱姆病危险因素的劳动者做出是否患有职业病的结论,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
莱姆病最早在黑龙江被发现
宋莉主任介绍说,莱姆病是一种以蜱虫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1986年我国在黑龙江省海林县首次发现莱姆病,1988 年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病原体,迄今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报道过人感染莱姆病的病例,并有19个省、市、自治区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及我国农村和林区居住人口数估算,受莱姆病威胁的国人超过千万。
蜱虫又叫草爬子、八脚毒虫、壁虱、扁虱,成虫躯体背面有层较硬的外壳,通称为硬蜱。感染莱姆病后,皮肤可呈现出游走性红斑,局部淋巴结肿大;也可引起神经系统、关节和心脏等器官多脏器损害。疾病早期患者表现为不适、倦怠、头痛,儿童则有低热或间歇热;病情进一步发展,易使神经受损,出现脑膜炎、颅神经炎、脊神经根病和脑病;晚期持续性损害迁延数月至数年,导致慢性关节炎伴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和疼痛,亚急性脑病、淋巴细胞瘤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莱姆病患者以青壮年居多
宋莉主任指出,"易于感染莱姆病的人群相当普遍,以青壮年居多,主要与被蜱叮咬的几率有关。"职业性莱姆病是指在野外和林区工作的林业、野外作业的人群,如伐木工人、森警或护林员、动物养殖场职工、动植物考察人员、地质勘探人员等,这一群体感染率比较高。近年来,随着森林游、草原游、徒步穿越、打猎、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的持续升温,城乡居民,尤其是一些驴友群体染上莱姆病有也有所增多。
野外露营和探险防护有要领
莱姆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确诊后应针对特异性病原体,依据发病的不同时期应用口服多西环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或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合并有关节、神经、皮肤等靶器官损伤的病变给予对症、支持疗法。
宋莉主任强调,目前莱姆病的免疫防御技术尚未成熟,个人有效皮肤防护可明显减低感染病原体和发病的机会。她提醒,在山野、林区、草场工作的职业暴露人群,务必要掌握自我防护要领,以规避风险;而伴随天气开始逐渐转暖、户外活动逐步增多之际,人们在参加登山、攀岩、探险、林地露营等运动项目时,一定要注意预防外伤,避免跌倒、划伤,同时还应学会自我保护,防范蚊虫、毒蛇叮咬所带来的神经、皮肤、关节或心脏等部位的病变及损害。
如何防护看这里:
在疫区野外工作或旅行人员,最好远离有蜱栖息的地区(如有蜱隐匿的灌木丛),一旦进入应穿上浅色、防护性衣物,如长裤、长袖上衣、长筒袜子等,同时要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颈部围上白毛巾,途中经常检查衣服和体表,若发现被蜱虫叮咬,立即小心拔掉,切勿强行拔出和压碎虫体,以免病原体经皮肤深入体内。回到室内须尽快脱换衣服和沐浴。
从蜱虫出没的地区返回后,要查看身体各部位有无被蜱虫定植或咬伤,特别要对儿童头发、腋窝、口周、肚脐、腹股沟区、膝盖后、腰周围的皮肤仔细观察有无蜱虫;对户外用过的衣物、包裹或设备,使用高温 1 小时烘干,可去除残留的蜱虫。如果发生被蜱叮咬或有过疫区暴露3-32 天后,皮肤显现大片红斑或丘疹,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小链接:
2013年,根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职业性莱姆病被增加到我国法定职业病目录中,但相应职业病诊断标准始终处于空白中。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下达了《职业性莱姆病的诊断》标准制定任务,由黑龙江省第二医院职业中毒科及神经内科主任宋莉牵头起草。此次国家卫健委审定发布的《职业性莱姆病》卫生诊断标准,是我国首次对职业暴露、职业性莱姆病诊断、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典型临床表现和分期等内容进行规范和界定,从而为职业人群暴露的预防、感染后的及时诊治,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致残率提供了"指南",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