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农业信息,请关注官方头条“广西农业”!
“这些娃娃鱼大5斤左右,一个可以卖1000多人民币,是脱贫致富的好方法。
”8月5日,大浪镇桐里村下洞沟一栋漆黑楼房里,在深山里养娃娃鱼的韦明良在给娃娃鱼喂食。韦明良展示养殖的娃娃鱼,韦仕尤摄。
胆大心细勤致富
韦明良是一名喜欢爬山的退伍军人。三年前的一天,他在大山深处的下洞沟看见一眼泉水,这令他欣喜不已。他本来就有养殖娃娃鱼的打算,但苦于养殖环境要求高,一直未能如愿。他立即和家人一起除杂草、修整场地、安装引水管、建设标准池子,并向相关部门申办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许可证》。
2015年5月,娃娃鱼养殖场建成,他引进500尾娃娃鱼苗试养,从此走上了致富路。
“娃娃鱼喜黑和阴暗潮湿的环境,水质不仅要干净,还要恒温。”在黑暗阴凉的养殖场里,韦明良介绍起娃娃鱼的生长环境要求,“必须在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流动水中生长,而且水温要在16℃~22℃左右。”韦明良将山里天然泉水引到养殖池里,形成了自然的活水。独特的生态环境,让韦明良试养的娃娃鱼存活率达到100%。
网络图片。
携手村民奔小康
“最令人心动的是,养1头猪的利润,还不如养1条娃娃鱼。”韦明良满脸微笑着说道。娃娃鱼喜腥味肉食,他和家人就捉鱼虾或拿动物内脏喂养。由于采用原生态饲养,合作社不久前投放到市场的20余尾娃娃鱼备受青睐,每公斤卖到了600元。
经过3年的探索,韦明良熟悉了娃娃鱼的习性。他在养殖场旁边建了一口鱼塘,放养鲫鱼、草鱼和小虾等杂鱼,以便娃娃鱼随时能有鲜活杂鱼食用,既原生态又能减少成本。
一条娃娃鱼从小鱼长到成鱼出售,除耗点人工孵蝌蚪、挖蚯蚓及购买少量的动物内脏外,70%的饵料来自鱼苗塘和野生鱼虾。出售一条长到2公斤左右的娃娃鱼,养殖成本能节约300元。
去年,在韦明良的牵头下,村里成立了首家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娃娃鱼有了“身份证”,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的模式,吸收更多村民一起养殖娃娃鱼,共同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韦仕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