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财经《经济半小时》)蝗虫被称为蝗虫、蝗虫,是农业生产的害虫。
但是,在安徽,有人看上了它,把这个害虫当个生意来做,专门进行养殖。这么个害虫,究竟有什么可以赚钱的门道呢?创业创新 蚂蚱也能挣大钱
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秀芹养殖专业合作社,《经济半小时》记者见到理事长尹秀芹的时候,她正在忙着接待一批从邻近的城市阜阳专程赶过来的客户,这批客户听说尹秀芹养殖蚂蚱很有成效,一早就打电话联系尹秀芹。
△尹秀芹正在向大家讲述养殖蚂蚱的经验。
尹秀芹向大家介绍说,蚂蚱的大棚只有一分多地,每个棚每年可产400斤蚂蚱,按照收购价格每斤20元计算,每个棚产值达到了8000块钱。
在农贸市场,尹秀芹的丈夫宋洪彪和经销商把一袋袋半成品蚂蚱搬进店里。
刚送了几家,尹秀芹就接到电话,两家饭店因为办酒席需要他们立刻把罐装的成品蚂蚱送过去。
尹秀芹丈夫宋洪彪:他这个一盘(蚂蚱)大概是58,他这个定价位。
另一家饭店的老板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的饭店销售蚂蚱也有两三年时间了,客人举办酒席一般都要点这道菜。
店老板说,现在他这里蚂蚱每天能够卖出一二十斤,除了酒席之外,几个朋友之间的聚会,小酌几口时也往往会点这道菜。
△当地饭桌必点的蚂蚱。
尹秀芹夫妻回到家,一家线上代理她的产品的电子商务公司赶到了这里,要对最新蚂蚱产品拍摄照片以便对网上的资料及时更新。总经理张锋介绍说,他们和尹秀芹合作有两年多时间了,目前,通过网络销售每年大约100万元左右,对于销售蚂蚱产品的前景,他十分看好。
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锋:当时看中她的产品,也就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竞争,资源的优势所以她的思维创新,包括她的专利创新这一块,都有很大的优势。
三起三落终有回报
能有今天这样的市场回报,尹秀芹也是走了不少弯路。
尹秀芹和丈夫宋洪彪年轻时在外打工,坚持了十多年,每年省吃俭用除去开销仅能攒下不到1万块钱,夫妻俩渐渐觉得,仅仅靠打工很难实现致富的梦想。
一次,宋洪彪和老板在广东出差的时候,见到了当地的一道特色菜——蚂蚱,一盘能卖到200元钱。
2008年,夫妻俩返回家乡,考察蚂蚱的养殖条件和技术。正当夫妻俩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他们的做法遭到了家里人和家乡父老的强烈反对。
蚂蚱学名是蝗虫,是乡亲们眼中最凶狠的害虫。如今,居然有人要饲养害虫-蚂蚱,一旦成灾,后果不堪设想。不过,尹秀芹有自己的想法。
根据查找的资料掌握的情况,尹秀芹说,近几十年来,蝗灾很少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田里基本上都有化肥农药。夫妻俩确信自己能够变害为宝。
宋洪彪:我对他们有承诺,我说我养殖的蚂蚱,如果跑出去了,要吃坏了你们的庄稼,我可以赔偿你们。
于是,在众人的反对声中,尹秀芹和宋洪彪开始了创业之路。
此时,在尹秀芹的家乡安徽省亳州市已经有个别农户在养殖蚂蚱了,听说对方包教包会, 他们花了就1万块钱买来了3斤蚂蚱苗,然而这3斤蚂蚱还没有回到家就死了将近一半。
△尹秀芹在家里盖起了一个大棚开始养殖。
但是尹秀芹准备草料并不充足,他向养殖户请教后得知可以从田边割野草喂养。按照指点,他们四处寻找野草来喂养蚂蚱。却给蚂蚱带来了灭顶之灾。
蚂蚱大量死亡给准备大干一场的尹秀芹当头一棒。不过,他们并没有放弃,夫妻俩仔细研究了蚂蚱的死亡原因后认为,是田间的草可能被农药污染了,蚂蚱吃后才会大量死亡。面对现实,他们只能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夫妻俩再次筹措了资金,从山东购买了蚂蚱苗,又一次开始养殖。
蚂蚱生长的速度很快,但食量也是惊人。不久之后,他们再次面临同样的问题,蚂蚱还是没有充足的食物。想来想去,尹秀芹只好又请教山东的养殖户。
尹秀芹:后来他就叫我们喂甜蜜素,结果12个棚的蚂蚱全军覆没一点都没了。
这次损失让尹秀芹遭到了沉重打击, 这让本来就顶着巨大压力的夫妻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但这却激发了尹秀芹不服输的脾气,她觉得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她坚信总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要想成规模的养殖蚂蚱,饲料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于是,从2010年开始,尹秀芹开始租下土地种植各种作物对蚂蚱进行实验。
尹秀芹:试验了有十几种,然后最终实验了墨西哥玉米草,还有黑麦草,这是我们田高粱这三种是我们常选的。
经过不懈努力,尹秀芹养殖蚂蚱终于获得成功。
△尹秀芹在给蚂蚱喂饲料。
但是,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把它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
此时,在当地乃至整个安徽省,蚂蚱的养殖户屈指可数,而蚂蚱作为食物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于是,学过厨艺宋洪彪每天都要骑上车到当地的大排档挨家挨户推销自己的产品。一开始,店老板们觉得蚂蚱没有什么好吃的,宋洪彪就让他们免费吃,结果一吃,发现味道很不错。
△油炸蚂蚱开始在大小排档的菜谱上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出现了。有顾客发现,经过冷冻储藏一段时间的蚂蚱油炸后的味道大不如前。
一时间,市场上只要生鲜的蚂蚱,而对冷藏的无人问津,尹秀芹库存的压力骤增。
尹秀芹:就开始就得找原因是吧,找原因蚂蚱它为什么会苦,就是觉得是不是里面的粪便没排出,它在里面发酵,就是这样想的。
最终,他们通过自己反复试验琢磨出来一套独特的工艺能够彻底清除蚂蚱的体内的粪便。
△他们进一步把蚂蚱油炸进行初步加工制作成半成品。
这样即使经过长达半年的储藏也不会变质。于是尹秀芹的半成品蚂蚱重新赢得了食客们的青睐。
政府支持 共同致富
在前进的路上,即使走弯路也是一笔财富。
由于尹秀芹的蚂蚱供不应求,她流转了200亩土地,专门种植牧草、玉米等作物,养殖的蚂蚱由10多个棚扩大到了100多个棚。
△尹秀芹的蚂蚱声名远扬。
2011年8月份,秀芹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当地连尹秀芹在内一共有7个农户加入,罗亨武就是其中一位。今年65岁的罗亨武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他有15、6亩土地,此前,他一直种植的是小麦和黄豆,一年利润也就一万块钱,和养殖蚂蚱相比,收益并不高。
老罗开始养殖了1个棚的蚂蚱,当年就扩展到了7个棚,第二年就迅速增加到了32个棚,正当老罗盘算着更好收益的时候,2013年,一场蚂蚱中毒的变故让老罗损失惨重。
祸不单行,当年冬天,老罗因为麻痹大意,没有按照规范拆掉大棚的网。一夜之间,老罗的大棚全部都大雪压塌。
老罗重新搭建大棚加上人工费用,总共耗费了十多万元。这次教训让老罗从此以认真仔细的态度面对蚂蚱养殖。
△现在,老罗这30多个大棚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
家里也盖起了小楼,还买了几辆车,专门用来运送蚂蚱。
此外,龙山镇张年村的蚂蚱养殖户杨利和青町镇高寨村的高振奎也因为给蚂蚱喂了沾了农药的草而蒙受损失。
但是,蚂蚱的脆弱并没有打消这些养殖户的信心,还让他们赢得了市场的信赖,坏事变成了好事儿,大家都对蚂蚱食品的前景十分看好。
尹秀芹的合作社从最初的7户发展到了目前的200多户,从周边的乡镇一直到全国各地都有养殖户,听说尹秀芹带领农民开创了致富之路,县妇联对她进行了大力支持。
涡阳县妇联副主席江影:首先推荐到市亳州市妇女创业就业基地,后来有这块资金,首先考虑给她一个项目资金,虽然钱不多,但是精神鼓励是很大的。
涡阳县妇联主席袁红侠:养殖这个带动整个县,就是留守妇女,一月也能挣到三千多块钱,这样既解决了外出打工难的问题,又解决既照顾家庭又照顾孩子。
目前,亳州市正在开展号召老乡回乡创业的活动,尹秀芹作为打工者回到家乡创造一番事业成为当地的榜样。亳州市创业办主任刘春笋介绍说,亳州市政府为了鼓励返乡创业,设立了1500万元的创业专项扶持资金,鼓励有资金、有技术、有想法的亳州老乡建设家乡。
△致亳州老乡的一封家书。
亳州市创业办主任刘春笋:如果是你没有资金,或者是只有技术,或者是没有技术,你只要你有思路,有好的办法,你是青年学子也可以创业,在这一块我们市里面青年创业空间,和综合社区这两个,就是专门为青年人创业的,还有网上创业的,走“互联网+”这一块服务的,为他们提供设备、技术,还有厂房。
在亳州市各方的支持和鼓励下,尹秀芹投资了77万元建设了自己的加工厂和冷库,她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目前,她正在申请蚂蚱这种昆虫食品的认证,如果获得批准,蚂蚱食品产业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涡阳县副县长黄恺:我们现在县里面也重点发展专业合作社,使我们这些新型的农民职业人能够站起来,能够带领群众可以致富,然后能进入我们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帮助,精准施策。
半小时观察:走好特色养殖的致富路
尹秀芹夫妇多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令人自豪的成果。在乡亲们眼中,他们是真正的专家和知心人。因为所有的经验,都是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在一个又一个惨痛的教训中,一点一点学来的。这样的经验,实用,好用,这样的经验,受人尊重。
眼下,全国各地通过特色养殖进行扶贫攻坚,更多的项目,正在不断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但无论哪个项目,都不可能没有困难,不会没有技术门槛。能否组织好技术服务、资金服务、营销服务这些关键环节,让这些通过特色养殖脱贫致富的群众,不再走尹秀芹走过的那么多的弯路,是人们对地方的职能部门的期待,更是个考验。
(本文编辑:李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