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逛完本届广州车展后,我不由得感慨,随着技术发展,如今的车展已逐渐成为电动车的舞台,在聚光灯下,每一台新车都显得格外自信。
而在这自信的背后,一方面是电池储能的瓶颈一步步被打开,而另一方面就是充电补能的解决方案越来越优化。
除了诸多新产品之外,各大厂商也开始在电动车充电的解决方案上拿出了新的成果。
例如,伴随小鹏全新中大型SUV,小鹏G9共同亮相的XPower 3.0动力系统,搭载了国内首个800V高压超充技术,未来将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200km的补能效率,以及配套的国内首批量产480kW高压超充桩。
还有同样采用了800V高压平台,超充功率达到480kW的沙龙机甲龙。据官方介绍,新车只需要充电10分钟,续航就可以增加401km,而该技术预计将会在2023年正式上市。
本届广州车展前夕,奥迪带来的grandsphere概念车上,也采用了800V的高压充电技术,直流充电功率最高可达270千瓦,仅需充电十分钟,就可以让车辆增加超过300公里的里程。
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暗示着一个现象,电动车补能效率已经迈入400kW+时代。而这项技术的背后,并非向我们看到这样如此轻松,中间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也相当多。让我们逐一来梳理一番。
充电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先要复习一个物理基础知识。如果你的中学物理课还没还给老师,那么就会知道,充电功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P=UI),所以要想提高充电功率,要么提升充电电流,要么提升充电电压。
当功率高的时候自然充电更快,而功率低的时候充电效率也就慢下来。
因此,提升充电功率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增大充电电流,二是提升充电电压。首先,如果我们选择提升电流的方案,还要涉及到另外一个物理公式:功率损耗=电阻×电流²(P=I²R)。
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越大,所产生的功率损耗也就成倍数增长。
按照能量守恒的定律来看,如果说功率有损耗的话,那么这些损耗的功率一定是“开小差”了,至于它到底干了什么,可能有些朋友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发热,表现为电线会越来越烫。
毫无疑问,提升电流会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大多数车企选择了另一种解决方案:提升电压。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特斯拉,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
现阶段,我们能够常见到的充电平台,基本上都是采用了低电流、高电压的方式,而低电流所带来的好处,除了可以有效降低发热现象,还能进一步缩减线束的横截面积,也就是电阻的横截面积,因为电流越小,线束就可以做的更细、更便捷。
不过,我们虽然解决了电流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在高电压的环境下,如何确保充电平台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耐得住高压的考验。
说到这里,我们将要进入下一个话题,高压下的解决方案。
高压充电平台的快感
有关充电平台的组成,我们暂且分为充电端与车辆端两方面讨论。
首先是充电端,也就是所谓的电枪、电线等部分,参考案例为目前技术相对成熟的特斯拉V3超充站(Tesla Supercharger V3)。
需要事先声明的是,特斯拉目前所使用的V3超充技术,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高压解决方案,因为它的峰值电压为400V,与眼下诸多厂商所追求的800V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V3超充技术更像是中高压与高电流的结合体。
而在前文我们曾提到过,高电流会导致电阻(线束)发热,从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那么有关这点特斯拉是怎么解决的呢?
据了解,特斯拉V3超充技术配备了一套液冷的充电枪。顾名思义,液冷充电枪就是通过一个电子泵来驱动冷却液流动,从而实现在经过液冷线缆时,带走电流损耗时所产生的的热量,最终回到冷却液油箱,通过电子泵驱动散热器进行散热。
如此循环工作,可以达到小截面积线缆通载大电流、低温升的要求。
众所周知,特斯拉其实早在V2 Supercharger上就使用了液冷线缆,不过由于超充功率的提升,特斯拉对V3 Supercharger上所配备的液冷技术进行了更新,换用了重量更轻、柔性更高的全新线缆,拥有着更好的散热效果。
至于在充电插口的使用上,特斯拉V3超充站采用的是由泰科提供的HC Stak 35连接器(与位于电池组一端的连接器相同)。
其优点是,在匹配了95平方的高压屏蔽线后,载流能力达到了330A@85℃(即实现330安培的最大载荷时温度为85摄氏度),距离特斯拉所使用的电缆耐热极限180℃还有很大余量。
所以,得益于良好的散热系统,特斯拉V3超充站可以实现250kW的充电功率,相较于第二代的145kW提升了72.4%。
当然,特斯拉并不是“抗压”能力最强的一个,因为有这么一款车型,可以做到800V高压充电,并且这台车已经量产在售,它就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实现800V系统充电的保时捷Taycan。
言归正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目前Taycan所搭载的800V快充系统的峰值充电功率为350kW,按照官方的介绍,车辆的电池想要从5%充至80%,只需要22.5分钟。
不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Taycan在架构内增加了大量复杂的电压转换设备,而这些设备,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内容,即如何在车辆端,满足高压平台对于硬件上的需求。
目前比较主流的,是更换车规级的变换器核心零部件--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它的中文学名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现阶段使用最广泛的是硅基IGBT,它的耐压等级区间在600V-750V,显然和厂商们所希望的800V无法形成匹配。因此为了适应高电压平台,有些厂商便选择了耐压性跟高的SIC(碳化硅),例如我们刚刚提到的保时捷Taycan。
可问题是,原本耐压性表现一般的IGBT,就已经占据了电动车将近10%的成本,而SIC的成本,更是IGBT的10倍左右。
换句话说,但凡使用高级别的SIC,就会提升车辆的整体成本,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也正因如此,这些昂贵的原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减缓了厂商们进军高压平台的脚步。
好消息是,据业内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我国国内部分科技企业,正在和车企协作联合开发车规级的SIC,只不过具体的量产时间待还不确定(据悉,小鹏G9就使用了高压SIC平台)。
虽然听着还有些扑朔迷离,但人们不是常说,只要迈开第一步,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吗?
距离实现800V还有多远
在解答之前,我们先来看看800V高压快充都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充电速度更快,这点毋庸置疑;
可以为整车减重,以保时捷Taycan为例,更高的电压意味着通过电阻的电流更小,所以可以使用质量更轻的线缆。
据了解,保时捷Taycan在使用了800V高压平台后,车辆内部的铜线总共轻了4kg。
缺点:
高压快充对于锂电池内部的锂离子脱嵌、迁移速率要求较高,久而久之会导致内部的活性物质损失。说白了就是会加快电池寿命的衰减速度,这与手机快充是一个道理。
增加成本,在换用高压快充平台后,包括电芯的一致性、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线束等等,都会提高车辆的售价。
对基础配套设施要求高,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说的内容。
就现有数据统计来看,截止到2021年8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为210.5万台,同比增长为52.3%。
乍一看好像察觉不出什么问题,但结合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增长的趋势,不难发现以目前充电桩的储备,很难满足电动车的补能需求,毕竟不是每个车主、每个家庭都有条件安装私人充电桩。
为此行业内还衍生出一个全新概念——车桩比,即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比例。
而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份,国内的“车桩比”高达3.1:1,和国家能源局发改委所预计的2:1还有很大差距。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基础充电设施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很多不具备私人充电桩的车主,甚至是要开上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去充电。
当然,这些都还算不了什么,眼下最棘手的问题是,我们日常所能见到的充电桩,大多还是以交流(慢充)220V为主,即便是直流(快充)电桩,其适配的电压上限也不过400V,和前面咱们提到的800V快充差了整整一倍。
这意味着,如果想要真正体验800V快充所带来的“快感”,首先需要解决的对现有基础设施的升级。关于这点,国家电网在2021年5月份充电桩采集项目中明确表示,中标充电桩规格需支持最高1000V充电。
电桩规格的提升只是一方面,各地政府还需要依旧当地电动车的保有量,以及充电密度分布,对区域内的电力容量进行升级。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假设某充电站共设有10台电桩,且均为快充,此时如果使用率为10%的话,那么充电效率就能达到理想值;
可如果处在高峰期,使用率为100%,那么充电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有关这点,相信很多电动车车主感同身受。
在一些老旧小区内,物业已经开始限制居民安装私人电桩。
而据相关物业介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小区现有的充电配套容量不够,如果不加以限制,将会超出容量上限。
所以,从目前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情况来看,800V高压快充更像是一个我们看得见,但摸不着的理想产物,至少在短期内,还无法形成主流。
写在最后
值得肯定的是,800V高压快充是未来电动车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依据现阶段技术,缓解续航焦虑和补能等待最有效途径。
不过,正如文章所提到的那样,想要普及800V高压快充并不容易,除了硬件研发之外,还有基础设施的建设,安全性的验证等等,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作为支撑。
当然,其实除了高压快充之外,像特斯拉的高电流快充,以及蔚来的换电服务也都是眼下不错的解决方案,但如果您希望感受更便捷、更完善的快充体验,可能还要再等上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