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田在中国最重要的研发基地和产品制造商之一,新大洲本田首次在国内市场发布其CBF150战略动力平台,以其“劲”、“静”、“净”三大优势让国内竞争对手难望其项背。新本先后将战鹰、战神、战龙、战豹等系列家族化车型陆续推上市场,强烈的个性化性能特征深受广大摩迷好评。
随着近年来摩托车产品市场的细分化,一款游走于实用与时尚之间的通勤运动车型孕育而生,它就是摩信网试车手AK47给大家带来的测评主角:新大洲本田诚意之作——SDH150-26战彪。
初看新大洲本田“战彪”,朴实中透出惊艳,让人眼前一亮。整车外形线条连续而丰满、柔和而端庄,而内蕴的肌肉感又不负“战彪”之名。
作为一款以实用为主的150级车型,整车外形没有过多的修饰,设计师通过对外形线条的合理把控,将年轻化的运动元素巧妙融入,张扬而内敛。
并不夸张的尾部造型设计,强调“战彪”沉稳的个性。
作为新大洲本田定位明确的运动型通勤车,SDH150-26战彪从诞生之初就被研发者赋予了强烈的时代特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似乎是对战彪最完美的诠释。
车头部并未采用时下流行的导流罩设计,通过对前大灯简约而老练的线条处理,犀利锋锐的车头表露出一股妥妥的“街味”。
35W卤素大灯,具有良好的夜间穿透性与后期低廉的维护成本。时尚与实用的兼顾让AK47感受到了一缕来自本田的诚意。
在AK47看来,摩托车油箱历来担任着颜值、操控、与实用的三重使命。是妥协还是兼顾?战彪果断地选择了后者,外部轮廓极具线条感,为产品主体颜值加分不少。
油箱两侧自然左右拉伸,下部收窄,收获了更大的油箱容量与强烈的骑行夹持感。
手把操纵开关采用了更符合亚洲人手形的布局设计,刻意优化了手指与各开关的间距,较高的支撑角更有利于减轻长途骑行的疲劳感。全金属手把平衡锤在降低手把震动的同时,更能起到意外时对车身的保护作用。
经典的双桶形仪表采用对称设计,布局大气,显示清晰,时速、转速、挡位、油量、里程一目了然。
冷背光提高了让车辆在夜间行驶时的数据辨识度,大幅度提高驾乘者的行车安全。
座垫软硬适中,中部刻意收窄,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国内用户低坐姿,高手把支撑的驾乘述求。采用冷发泡工艺的“战彪”座垫兼具了舒适与实用,前部引入了包裹感极强的曲面U形造型,起伏有度,在保持舒适性的的同时,也赋予了产品更多的运动元素。
与前部设计截然相反,座垫后部显平直,与原厂分体式镀铬后货架形成完美的实用性搭配。
细节总是能体现出企业对产品的定位和态度。车架作为摩托车三大部件之一,“战彪”当然不会掉以轻心。新大洲本田引入了先进的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参与车架焊接生产的全过程。均匀、饱满、过渡平滑的焊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而“战彪”的整车工艺更是表现出了本田产品一惯的上乘品质:卓越的漆层喷涂技术为产品提供了相当不错的光固度,覆盖件拥有良好的柔韧性,精密的脱模使全车外观件在装配缝隙控制上展现出优异的品控一致性。
在前后悬挂系统的匹配上,新大洲本田战彪150更多的是选择了理性的回归,双回路减震系统行程和阻力被重新调校,特别是行程后段韧劲实足,在普通公路上路感稍显模糊,却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特殊路况。
战彪150搭载150mL排量CBF涡燃发动机,采用SOHC风冷单缸四冲程技术,最大功率8.38kW(7500r/min),最大扭矩12.37N•m(5000r/min)。
凭借本田专利的曲轴偏置技术与滚子摇臂技术的完美搭配,使得“战彪”发动机的振动及抑噪控制领跑业界,并更有利于增加发动机在恶劣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在CBF经典动力光环的照耀下,战彪150作为一款以实用为主的运动通勤产品,其动力输出性能可谓引人瞩目。在本次测试中,战彪150表现出了不凡的低扭输出特性,前三挡动力充沛,全挡位过渡平滑。
不论是陡坡起步,还是40公里左右的超越加速,强列的拉扯感都能带给驾乘者更多的信心。发动机在3500~4000转后开始爆发,特意强调的扭矩特性,并没有给人以过多的唐突感。而通过多次测到的平均值,“战彪”0~60公里的加速时间均在5秒以内。
“战彪”定义为以实用为主的150级车型,其5挡7800转105公里的实际极速性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城乡日常的使用需求。
稳妥平衡、轻松惬意一直是本田产品设计之道,相对于街车,作为运动通勤车的战彪150更加重视舒适度和操控性。
整车驾驶姿态更趋舒展,较高的手把前倾角有效减少了长时间骑行带来的疲劳感。
AK47身高1.72米,在驾驶“战彪”时两脚掌均能完全落地,较好的重心支撑可以缓解低速骑行时腰部的压力,同时也为新手的快速掌握带来了方便。
中轴距设计的新大洲本田战彪150由于采用了变形系数更小的双三角菱形车架设计,因此弯道体验表现出足以让人信服的骑乘品质。
不论是小半径切弯、逆弯,还是高速蛇行变线行驶,整车良好的刚性支撑,以及优异的回正稳定性能,让弯道驾驶游刃有余。
在绕桩测试当中,战彪150如行云流水般的穿插格外精彩。尽管这种连续绕桩测试只能很基础地评断一款运动车型的操控是否合格,但“战彪”的精彩表现显然令人难以忘怀。
制动系统作为摩托车安全性能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制动机构的匹配选择一直颇受摩迷争议。此次厂家同时发布了,前碟后鼓与前后鼓式制动两种版可供用户选择。参与本次评测的新大洲本田战彪150采用了前后机械鼓式制动系统。
鼓式制动优异的密封性能确实可以获得不错的道路适应能力。
从40公里每小时的制动力实测来看,其6.5米的制动距离或许更能证明“战彪”的安全性能。
新大洲本田战彪150体现了本田对产品性能平衡的出色把控能力,作为新大洲本田的一款高性能实用车型,丰富的配置与低探的价格,是否正预示着新大洲本田在深思熟虑后,对国内市场发起的新一轮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