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有“鸡腿”挡把,奔驰有雨刮拨杆一样的怀挡,捷豹、路虎有旋钮换挡,林肯有按键式换挡……设计各有各精彩,因为,它们都是用了相同的技术——电子换挡。
这是个技术过剩的年代,连一辆廉价小车的配置都可以很丰富,不得不迫使豪华车使用更加高科技的配置。电子挡杆,似乎不是特别必要,但豪华车几乎把它视为标配,主机厂给赋予它充分的理由。
逼格!科技感!这就是档次
豪华车要从内到外都要显示出逼格!要让人看着不明觉厉!这就是豪华车设计的铁律。自动变速箱虽然是靠电脑控制换挡,可是换挡机构普遍保持机械式,主要是因为它简单可靠,想要提升逼格、科技感、以及档次,实际上就是在造型设计上做文章,可机械挡杆的先天机械结构限制设计的开放性。
既然如此,打破它的机构限制不就得了吗?电子化的时代,一切都可以通过电信号控制机械运作,自动变速箱完全可以这样子操作。所以,看似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实际上是为造型设计留有更多的余地,创意更天马星空。如果没有电子换挡技术的出现,我们没办法看到如此多样的换挡方式。
机械挡杆结构
电子挡杆结构
很多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的事情,但设计本来就应该花钱的,想要好看就应该付出这些代价,不然也不需要豪华车的存在了。
不费劲,省空间
开过经典GL8的老司机掰断奔驰怀挡的老梗流传了多年,其实已经在说明它们在轻便程度上的差异。机械挡杆为了营造传统换挡的手感,往往专门为它增加相对较大的阻尼,这就是所谓的质感。但设计师认为,要豪华车车主费劲,似乎又不够优雅,挡把就应该更轻便,所以年最后把这些“粗重活”都省了。
另外,机械换挡的机械结构相对比较庞大,更占空间。而电子换挡只需要靠相对简单的电子元件就可以实现,体积也更小,理论上更省空间。
然而事实上,豪华车配置比较多,功能按键占用的位置也不少,就算腾出这些空间,最后也只会被其他配置占用掉。比如奔驰的Command系统……
当然,新技术应用的代价就是昂贵,不然怎么教高级感!所以,哪怕将简单问题复杂化,都要把车做得更精,不然怎么对得起这豪华车的价格呢?
安全性更高?
电子换挡的安全性是讨论得最激烈的问题,电子化的东西,人们总会对它的可靠性产生很大的疑问,万一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毛病,很可能会失去动力,甚至产生错误的操作,导致意外发生。
不过,汽车的安全问题用于没有绝对的答案。机械换挡也并非绝对安全,错挂挡位问题,也一直在机械换挡中发生,误操一样存在。比如下车忘了挂驻车挡是最常见的,电子换挡只要在逻辑上进行设定,当误操作时给车主提醒甚至限制操作,它就可以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可以提高安全性。
所以,正确的驾驶意识,才是保证安全的前提。
噱头,应该要有
目前来说,电子换挡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它的存在意义更多是一种噱头。但如今豪华车的竞争十分激烈,想要获得更大的优势,这种噱头还是应该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