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出行迎来了 5 款微型主流纯电动车横评的大项目,详细可阅读《5 款热门纯电动微型车横评 11 项测试数据出炉》一文,由于当时的精力都花在了拍照和测试数据,以及后期文章撰写方面,同时行文风格也都以对比为主,因此很多网友和准车主在看完后,纷纷对单车的表现提出了很多疑问,其中最近销量猛增的长安奔奔 EV 成为了重点车型,因此新出行便专门对奔奔EV又进行了体验,不过在分享感受之前,还是先来回答几个网友最关注的问题吧。
一、奔奔EV到底分哪几种版本?2017年补贴后的价格与2016年相同吗?
长安奔奔EV其实早在 2016 年广州车展(11 月 18 日)中就正式上市了,并推出了 6 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在 15.48-17.18 万元,在享受 2016 年的总补贴后,实际的市场价格为 6.48-8.18 万元。而网友最关注的便是,随着 2017 年“补贴退坡”后,奔奔 EV 在 2017 年里补贴后的价格是不是也少了?
毕竟 2017 年的总补贴相比 2016 年时减少了 3.6 万元补贴,而进入 2017 年后长安便以厂补的形式进行了“弥补”,因此奔奔 EV 在 2017 年的补贴后价格与 2016 年保持一致。目前市场上还有订车就送 3000-5000 元大礼包的优惠活动。
至于这 6 款车型仅从配置上来看,应该只有 3 款,分别是标准型、时尚型和豪华型,因为无论是续航 180km 的,还是续航 210km 的车型,只要型号相同,整车的配置是完全一样的,相对比来说不同就是续航里程而已。
二、如果已看准了奔奔EV,到底哪款车型最推荐购买呢?
首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看,如果你在限购城市中只是为了“占号”,其实我们并不建议购买奔奔 EV,整体性价比一般;但如果是非常注重安全和行驶品质的消费者,同时预算又比较有限,那么续航 180km 的标准型值得考虑。
如果是购买作为家庭日常用车,且使用频率还很高的家庭用户,我们更推荐购买补贴后售价为 7.08 万元的时尚型(续航 180km)。因此中配版车型在科技感、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均有很大的升级,更像是一款“标准”的家用车,而多花 6000 元去买同型号的 210km 车型,感觉真没有必要,因为 180km 的续航满足城市内的日常使用完全足够了。
不过对续航里程有轻微焦虑症,同时预算又相对充裕的消费者来说,续航为 210km 时尚型也值得考虑。而顶配版的豪华型,其实是卖给偏爱天窗的消费者。而值得注意的是,续航 180km 车型中配与顶配的差价为 6000 元,但续航 210km 这两款车型的差价则为 5000 元。
三、新出行认为长安奔奔EV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其实在 5 万元左右的纯电动代步车中,奔奔 EV 的市场价格相比竞品来说是高出了不少,但整车的均衡且突出的综合优势很明显。第一,该车是基于燃油车所升级打造,这点让整车无论是外观设计、材质和工艺,还是整车调校等方面都延续了燃油车的特点;第二,奔奔在续航达到该价位标准里程的同时,整车的安全性明显要高于其他竞品。
全方位最均衡的表现就是长安奔奔EV最大的优势所在
第三,整车开起来的行驶品质在同级别中也最好,无论是动力的表现,动能回收的力度,刹车的线性,还是对颠簸路面的过滤等方面。另外,奔奔 EV 还是为数不多支持快充的纯电动车,对于该预算内的刚需用户来说,奔奔 EV 非常值得推荐。
四、奔奔EV都支持哪些充电模式,具体的时间和价格又分别是多少?
首先要知道长安奔奔 EV 是支持慢充和快充这两种模式的,其中慢充接口隐藏在了车头品牌 LOGO 的背部,快充接口则位于车身右侧的后翼子板处,同时在掀起行李厢地板时,还能看到配赠的一根 16A 的随车充插头,这主要是用于家庭 220V 充电时所使用。
根据我们所测试的结果来看,奔奔 EV 在南方电网的快充(电压约 330V)充电桩下,仅需 50 分钟便可将电量充满,而根据平均 1.5 元/度(电费 + 服务费)来看,充满一次则需要大约 44 元;而使用随车身在家用 220V 接口上进行慢充时,大约需要 9 小时才可完全充满电量,具体的费用则仅约为 13.75 元(家用电 0.5 元/度,没有服务费)。
PS:在日常使用纯电动车时,新出行还是推荐使用慢充电流来进行充电,这样有利于电池更长久的使用,而在紧急或遇到突发外出(续航不足以应对)时,再使用快速充电桩进行补电。
外观:依旧走的是呆萌与可爱路线 细节处蓝色饰条增添科技感
还记得在进行横评时,无论是新出行编辑部的同学,还是前来参与共同评测的网友,大部分都认为长安奔奔 EV 的颜值最高。这一方面是大家受到“传统汽车”固有思维的影响,毕竟奔奔 EV 是基于奔奔燃油版升级而来的,因此在这 5 款里看上去更像是一款标准的“车”;另一方面,其实新奔奔燃油版在推出时,外观设计就得到了众多好评,可以说长安汽车从逸动开始,旗下产品的颜值都不低。
但同时这也存在一个缺点,就是没有什么创新可言了,熟悉长安奔奔燃油版的人,相信看到奔奔 EV 时也并不会陌生,充其量会觉得细节上所新增的蓝色饰条还挺好看的,作为一种拉花算是很不错的装饰。由于奔奔 EV 目前只有一种车身配色,相比五彩缤纷的燃油版的确显得是单调了些,但是这种“蓝天白云”的配色很有亲和力,同时也彰显出了一定的科技美感。
奔奔 EV 为了彰显出自己新能源车的特殊身份,前脸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中间的饰板变成了纯蓝色,其中品牌 LOGO 的底色也变为了蓝色,不过底部的镀铬条还是保持着原样,但右下方所新增的“EV”标识则很好地突出了该车的属性。
前大灯组的造型与燃油车完全相同,饱满的造型还突出了一些可爱的特点,尽管全系车型都标配的是传统卤素大灯,但内部灯具之间的金属装饰件非常抢眼,同时还营造出了“灯眉”的视觉效果,以及使得前大灯显得更加精神了些。
前脸底部黑色的大尺寸“U形”进气格栅依旧得到了保存,同时顶部两端还向外延伸,并与两侧水滴状的雾灯区域相连,整体的造型颇具个性化,不过低配的标准版并未配备雾灯,而中高配车型此处安装的也是 LED 日间行车灯。另外,整个下部分的设计层次感明显,这也营造出了动感的前唇。
奔奔 EV 的慢充接口设计在了前脸品牌 LOGO 的背部,这与大多数纯电动车一样采用了隐藏式的设计,一般使用专用的充电桩进行充电时,需要 6-8 小时;而使用随车充 16A 的接口插在家用 220V 电源上充电时,大约需要 9 小时才可完全充满电量,大概的电费约为 13.75 元(家用电平均 0.5 元/度)。
值得一提的是,奔奔 EV 是为数不多支持快充的微型纯电动车,快充接口位于车身右侧的后翼子板处。在我们进行横评时,使用的是南方电网的快速充电桩(充电电压约 330V),再结合奔奔 EV 所支持的 100A 充电电流,充满一次电仅需 50 分钟,同时整体的费用约为 44 元(充电费 + 服务费约为 1.6 元/度)。
奔奔 EV 车身侧面与燃油版完全一致,同样采用了双腰线的设计,同时整体的车身尺寸也相比主要竞争对手大一圈,尤其是轴距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而外观设计上与燃油车不同的就只是全新配色的轮毂了,这种蓝与银的混搭更好地营造出了时刻保持动态的视觉效果。其中轮毂为五辐的镂空样式,并配备了玛吉斯品牌的轮胎,具体规格为 175/60 R15,市场售价约为 350 元/条。
奔奔 EV 车尾的造型同样立体层次感明显,整体与前脸相呼应,其中蓝色的品牌 LOGO 和右下角处张贴的电动汽车专属的“EV”标识,让其与燃油版进行了明显的区分,不过这里必须要说的是,由于体验车型为最低配的基础型,因此并没有配备后雨刷。
尾灯组的造型为了与前大灯组相呼应,同样采用了扁圆型的设计,其中内部的结构也很有层次感,尤其是中间类似光带的设计,在点亮后视觉效果还不错,同时也提升了整车的辨识度。
后保险杠的造型很个性化,同时也富有层次感,只是由于低配车型的缘故,这里并不提供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所需的摄像头,这对于新手来说安全性要略差一些。而底部也运用了黑色的包围,两边的顶部均集成了反光板,这种设计完全是为了与前脸相呼应。另外,由于是纯电动车,因此奔奔 EV 并没有排气筒这个部件。
内饰:双色拼接风格突显年轻化 整体材质和做工都有较高水准
长安奔奔 EV 的内饰并没什么惊喜,与燃油车完全一致,同样采用了讨好年轻消费者的双色拼接风格,细节处还也使用了镀铬条的装饰。
整个中控台和门板上也均为硬塑料的材质,不过整体的做工还是很扎实的,各部位的接缝也非常的均匀,内部也没有刺鼻的气味,这在同级别车型中都是偏上等的水准。
只是由于体验车型为低配版的基础型,除了没有配备多功能方向盘外,仪表盘也是燃油版上的单速样式,中控台中央更是缺失了纯电动车“标配”的大尺寸触控屏,可以说在科技性方面,低配版的奔奔 EV 太不入流了,不过奔奔 EV 较好的性能和驾驶体验能弥补这些不足。
然而在细节设计上,奔奔 EV 还是很细心的。例如仪表盘遮光板的左上角处,将“TRIP”的调节按键设计在了此处,同时采用了醒目的银色按键,不过初次接触该车的朋友还需适应下。
中控台中间处仅配备了普通的 CD 机,左上方的小屏幕可显示电台信息和 USB 曲目等,右上方的小屏幕则主要负责时间的显示,中间所有按键的布局还算合理,使用起来的阻尼感也还不错。最得知一提的是,在下方还设计有一个储物格,存放手机和其他随身小物件非常的合适。
底部的空调操控区域也采用了传统的旋钮 + 按键布局,其实我们觉得这种经典的设计更利于在行车过程中的“盲操”,而相反全部以触控代替的新方式,除了科技感上要更强外,使用起来并不一定比经典的好,除非能将语音识别做的非常优秀。
在中控台底部处还提供了一个 12V 的电源接口和 USB 接口,最下方的储物空间放置一部 4.7 英寸的 iPhone 后还有余量。而全系标配了遮阳板,不过只有副驾驶席的才带有化妆镜,但遗憾的是并没有配备专门的照明灯,因此只能用阅读灯来补下光了。
空间:后排腿部空间在同级别中最宽敞 整车安全性能也更高
尽管长安奔奔 EV 内饰中可说的地方并不多,但整体的实用性还是很不错的。车本来就是一个代步工具,能保障最大安全性的同时提供出行方式,同时又能满足日常的装载需求,那就符合这个价位的定义了。在体验了奔奔 EV 后,我们对该车空间上的表现都给予了一致的好评。
一上车最常用的两个储物空间分别是中控台中央处储物格和前排地台前端的储物格。中控台储物格组要用来存放些票据和卡片等杂物,这是由于低配版没有中控屏幕才“获得”的额外储物空间。而最底部的储物格面积较大,放置一部 4.7 英寸 iPhone 6S 后,还有很多余量,同时底部还进行了防滑的处理,再配合上面 USB 接口进行充电,可以说这个设计非常的实用。
除此之外,在车门板内侧处,上层较大的凹槽设计不仅是内门把手,同时关上门后也能成为“储物格”,至少放置一部 iPhone 6S 是没有问题。而前方除了主驾驶席的玻璃是一键升降外,其余车窗均不支持。
前排车门内板底部的储物格设计的更修长些,同时前端带凹槽的地方还可竖着存放两个普通水瓶;尽管后排车门内板的空间偏短,但凸出的设计同样可存放两个水瓶。
由于奔奔 EV 只有顶配车型才配备了前排扶手箱,因此在位于手刹后方还设计有一个杯架。经过实际的使用,发现就算驾驶者将水瓶放置在此处也很容易拿取,同时摆放在这里对于后排乘客的使用也非常顺手。
得益于奔奔 EV 在同级别中更大的车身尺寸和 2410mm 的轴距,这使得整车的内部驾乘空间更加宽敞,同时又是一款标准的 4 门 5 座车型,因此在日常的使用方面显得更加实用。
尽管奔奔 EV 全系标配的是织物座椅(可选装皮质座椅),但坐好后的包裹性还算不错,不过由于坐垫和靠背的材质偏硬,舒适性较为一般。同时后排座椅的乘坐感受与前排相差不大,并配备了 3 条三点式安全带,如果中间座椅能配个头枕就更好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入门级的微型纯电动车中,竟然还有车型连安全气囊和 ABS 都没有配备,而反观奔奔 EV,全系除了基本的安全配置外,更是多出了刹车辅助系统,这在紧急情况下可大幅缩短刹车距离来提升安全性,因此在横评的5款车型中,奔奔 EV 的安全性也是最高的。
乘坐空间的体验方面,我们请来了身高为 168cm 的雨丝同学进行测量。当体验者进入驾驶席且调整到最佳的坐姿时,此时头部空间的余量还有两拳之多;随后再坐入后排时,头部和腿部的剩余空间分别为“一拳四指”和“一拳三指”。
另外,当新出行雨丝同学、新出行吴颖和新出行大雄 3 位成年人(各自代表不同体型的乘客)坐在奔奔 EV 后排时,整体表现还算是刚刚好。尽管坐在中间的吴颖表示平整的地板不会让自己“骑”着坐而难受,但没有头枕对安全性还是有所影响。
在测量奔奔 EV 行李厢标准容积时,我们采用了两个普通的双肩背包、一个 20 寸拉杆箱和一个 24 寸拉杆箱作为两人出行的装备。通过好几种存放形式,最终发现只能分别将拉杆箱平铺和侧向垂直存放,然后的剩余空间才能装入两个双肩包,整体算是比较局促了。
好在奔奔 EV 的后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相比同级别主流车型仅整体放倒的来说,奔奔EV在空间上的灵活性表现更好,不过当后排座椅放倒后,还是与行李厢地板存在一定的高度,但这依旧能托运些尺寸偏大的行李物品,这也增大了微型纯电动车在日常的实用性。
动力:动力输出强劲且平顺 悬挂偏软且对颠簸过滤的较好
奔奔 EV 无论是 180km 续航版,还是 210km 续航版的车型,全系均搭载了一款永磁同步电动机,并能提供 75Ps 的最大动力输出,以及 170Nm 的峰值扭矩。简单点来说,在同级纯电动车中,奔奔 EV 的爆发力是非常不错的,加速性能也很优异。
与电动机相匹配的是一套采用旋钮式换挡机构的单速变速器,并带有让电门更加灵敏的 S 挡模式。与此同时,奔奔 EV 全系还都采用了比较常见的前麦弗逊式和后扭力梁式的非独立悬挂系统,由于整体调校偏软,因此对路面上细碎颠簸过滤的也比较好。
动态体验:撇开价位谈驾控 它是这个级别里面的顶梁柱
足够底气去推翻“微型电动车驾驶品质低”的言论,它拉升微型电动车的档次感,无论是底盘调教、整车素质塑造微型电动车全新面貌形象。我喜欢它的调教,但我又恨它同级别最贵的价格。就是这样的相互矛盾,可以说如果手头富裕的话,奔奔 EV 是最佳之选。
每一个部件都很协调,这是油改电的最大特点。长安奔奔是一款很成熟的车型,奔奔 EV 是在汽油版的基础上改用全电动驱动总成,这与其它车型不同,它的硬件结构成熟度是其它车型无法媲美的。
正因如此,在动态感受上每一个部件都给人扎实的感受,哪怕是在非铺装路上它比江淮 iEV6E 的质感更好,车身的弹跳幅度处理得很柔和,这和奇瑞 eQ1 或者北汽 EC180 的直上直下感受截然不同。它是这个级别里面底盘质感最好的车型,细微颠簸过滤得很到位,哪怕面对大幅度的颠簸也不至于让驾驶者失去信心,下意识不会去踩一脚刹车。
不可避免的是微型电动车都会出现提速乏力的情况,一方面是电池组尺寸受限,提升电机功率直接导致严重的续航里程下降;另一方面,各个厂家对微型电动车的调教都比较保守,出厂标准以稳为主。如果是希望在微型电动车上找到驾驶乐趣的,我还是劝你死了这条心。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奔奔 EV 的动力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是相比起低价位的同类型竞品,这样的动力足够了,哪怕是四人出行爬坡问题不大,至少比北汽 EC180 要强多了。
有很多人会担心电动车瞬间的峰值扭矩输出会导致不舒服,甚至影响安全。在奔奔 EV 上,这样的问题不存在,它没有采用很灵敏的电门换取驾驶者动力澎湃的错觉,最大功率 75 马力,峰值扭矩 170 牛·米的输出非常线性。在 45 公里/小时以上通过直角弯道也是被允许的,后桥扭力梁式悬架并没有出现支撑力不足,这点能大幅度提升驾驶信心。
整体而言,奔奔 EV 的调教很“传统汽车”,它有着和汽油版本几乎一样的外观,并且有着和汽油版本相似的提速质感以及驾驶品质,比汽油版更好的是它的低速巡航 NVH 更好,大概在 52 分贝左右。然而让不足的是它的制动效果,初段制动力比较弱,跟车比较紧的时候会让驾驶者“惊”一下。指向性虽说是我们测试过的五款车之中比较好的,但是站在这个价位和更高一级别的小型电动车相比,转向质感还是虚了一些,并且方向盘经常会出现不知所措的左右摆动。
全文总结:不少网友都在感叹奔奔 EV 的价格高了一些,但如果对比着开过同级别的主流车型后,你会觉得这多出的 1 万元是值得的。一方面对于购买这个级别车型的消费者来说,更好的安全性无疑是共同追求的,而在这点上可以说奔奔 EV 做的最好,只是相对科技配置上就差了一些;另一方面,无论是整车品质,还是驾驶起来的行驶质感,奔奔也明显强于其他 5 万元左右的纯电动车。
综合来看,如果是打算购买一辆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好的家庭 5 座车,奔奔 EV 无疑是这个级别中综合实力最强的车型,而作为城市内的代步工具,续航 180km 的时尚型是新出行所推荐的重点车型,如果预算充裕,210km 的尊贵版也可以考虑,但如果在限购城市里只是为了指标而“占号”的,我们并不推荐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