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北京切诺基油耗)切诺基2500油耗

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各行各业都赢来了飞速的发展,当然汽车行业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推进,诸多海外汽车品牌蜂拥而至,而这些品牌的如约而至也为我们记忆中的80年代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珠海做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那个年代被做为全国汽车市场的“排头兵”,各式各样的进口车大部分都会在最早在珠海地区出现,然后才向内地扩展,以下介绍的多款你见或没见过的车型,均在珠海出现过。

● 波罗乃兹(Polonez)(1978-2002年)

印象指数:★★★★

记忆中的它:当时国内鲜有的两厢掀背轿车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有这么一款轿车曾遍布我国北方的大多数城市,这款车叫做波罗乃兹。在那个时代的车,基本都是方正的大公交、军绿色的212越野车、有头有尾的三厢轿车,而一款没有屁股的两厢掀背轿车令人过目难忘。

波罗乃兹是波兰FSO生产的。FSO波兰语为Fabryka Samochodow Osobowych意思是“乘用车工厂”。这是波兰在二战后所建汽车制造厂的统称。该公司于1951年在波兰首都华沙成立,它的第一个产品是采用苏联嘎斯M20技术研发的华沙牌小汽车,后来,该公司与菲亚特汽车公司合作,并在菲亚特125P的基础上打造出了波罗乃兹。

在当时,波罗乃兹的主要用户是个体出租车用户,其在空间、动力与油耗、机械可靠性、车辆价格上都基本符合了用户要求。然而由于它是从菲亚特125P车型上改进而来,所以发动机、底盘和一些主要机械部件都来自菲亚特125P,整个车系还衍生出了三厢轿车、皮卡等多种车型。波罗乃兹在国内一直进口到了90年代末。

『波罗乃兹车身尺寸单位(mm)』

波罗乃兹对于国人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它有多先进,舒适性有多高,而是它让普通大众感觉轿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同时在中国的汽车史上,波罗乃兹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前人们印象中的汽车只有老上海、红旗、伏尔加等,而波罗乃兹引进以后,慢慢的越来越多的车进口到了国内,越来越多的国人知道了“丰田皇冠”、“本田雅阁”、“尼桑蓝鸟”等等现代化的轿车。富康、夏利等与时代同步的轿车也逐步在国内量产,而波罗乃兹则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 拉达2105(LADA 2105)(1981-2010年)

印象指数:★★★★

记忆中的它:在北方较为多见/是首批私车用户们的第一选择

上世纪80年代,拉达汽车不仅曾是北方 城市的出租车,而且还曾是那个年代首批私车用户们的第一选择,而在我们珠海街头经常看到的这款拉达正式名称叫“LADA RIVA VAZ-2105”,在1981年推出,其源自70年代的VAZ-2101,而2101的出身又可追溯到菲亚特124。

1966年前苏联引进菲亚特124生产许可证在VAZ工厂生产了拉达2101家庭轿车,它继承了菲亚特124漂亮的外形。1981年,VAZ工厂推出了由2101改进的2104旅行轿车和2105轿车,2105的外观和2101大致相同,重新设计了车头车尾和内饰(大灯由圆灯改成了方灯),动力配备1.3升四缸发动机,变速箱仍为4速手动。而中国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进口了不少拉达2105。

拉达2105长4140mm、宽1630mm、高1450mm、轴距2430mm。采用前置后驱的驱动方式。这种驱动方式现在在拉达这么小的车型上已经非常少有了,因此当时还有些玩家会购入一些低价的旧拉达改装成漂移赛车。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拉达曾经多次参加拉力赛事和场地赛事,运动底子还是很不错的。

拉达2105进口中国后,加装了空调和音响系统,不过由于和原车电路系统匹配性不好,故障非常多,而且2105当时前面没有装音响喇叭的空间(60年代设计的轿车前门内衬很薄),绝大部分加装的喇叭只能安装在后座位头枕两侧的位置,所以音响效果只能说将就。到了90年代后,随着中国合资轿车的迅速发展,拉达2105被品质更好、技术更先进的国产合资轿车迅速取代,21世纪初期在路上就难觅踪影了。

● 拉达尼瓦(LADA NIVA)(1977年-至今)

印象指数:★★★★

记忆中的它:一款极富越野性的经典小车

在那些步入而立之年的车友们记忆中,在那个中国人看惯了北京212、上海的1980年代,有一部分前苏联汽车进入到大家的视线,这其中就有一款身形小巧、外观方正的越野车型,它说不上精致,但却有着强悍的越野能力和独到的俄式设计,这就是拉达·尼瓦(LADA NIVA),一款诞生于1970年代,至今依然不失风采的传奇越野小车。

拉达尼瓦诞生于1977年,它是拉达第一款并非基于菲亚特车型研发的新车,并一直投产到今天,虽然经过了多次的改款,但是它那极富越野性的底盘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如此的经历也能说明在拉达尼瓦的原始设计中,悬挂和车架的设计是相当出色的。

最初的尼瓦装备了一台1.6L的4缸汽油机,最大功率54千瓦,最大扭矩126牛米,这在1980年前后是个相当不错的参数,搭配4速或者5速手动变速器,它能达到130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这对于同期的北京212是不可以想象的),而且以90公里的时速巡航时,它的百公里油耗为8.25升,这在当时也是很经济的。

在1.6升化油器发动机使用了很长时间之后,拉达尼瓦才换装了全新通用的1.7升发动机,而这台1.7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仅为60千瓦。或许在1977年,这样的数字还能够让尼瓦在同级车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过在汽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它让尼瓦显得单薄了不少。

说到拉达·尼瓦,就不能不说它的越野底子,尽管尼瓦采用了承载式车身设计,但是它的前悬却采用了当时小车上不多见的前独立悬挂,而且还是双叉臂结构,辅以带螺旋弹簧的整体桥后悬,对于尼瓦这样的小车来说,它的下盘可以说非常扎实。

此外,大胆的苏联工程师在尼瓦那小小的车身下面还安装了一套纯机械结构的全时四驱系统,前、中、后三个差速器让尼瓦的驱动能力在各种路况下都能得以发挥。同时,尼瓦的高、低速切换和中央差速器锁定也都由机械手柄操控(无论中央差速器是否锁定,低速挡都可以使用),这赋予了它完善的越野性能和极高的可靠性。

在80年代,除了前苏联/俄罗斯之外,尼瓦由于其出色的越野性能和灵活的车身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军用、警用和很多特种行业,都选用了这款小而强悍的越野车。即便是有着不错汽车工业基础的德国、捷克等欧洲国家,尼瓦也获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用于特种用车,更成为越野迷的座驾。

在中国,到了90年代末期,尼瓦已经完全被中国汽车市场扔进了报废解体厂。除了个别对于前苏联工业品有特殊情节的汽车爱好者之外,几乎没有人愿意花10万人民币去买一台来自俄罗斯生产的拉达尼瓦。因为它的牌子不够响亮、外形已经完全过时、发动机动力不够强劲等等的原因,让尼瓦在中国失去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 雪铁龙CX20(1974-1991年)

印象指数:★★★☆

记忆中的它:一款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豪华轿车

在1983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这样一道风景,100辆法国雪铁龙CX20做为出租车奔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在当时满大街还都是老上海、伏尔加、老皇冠、吉普212的时候,100辆雪铁龙CX20的出现,为北京大街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它在当时太标新立异了,打破了人们对车概念,走到哪都会招来好多人的围观。

雪铁龙CX20是1974年诞生的DS的后继车型,它的车身长度为4666毫米,而车身高度只有1360毫米,低矮的流线型车身使它和同时代的其它轿车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它不仅继承了前辈浪漫与优雅的设计精华,更是清出于蓝。动力方面,CX20搭载了一台2.0L 4缸发动机,最大功率78千瓦,与其匹配的是4速自动和5速手动变速箱。

当时进口到中国的雪铁龙CX20车有两款:5门掀背版和旅行版。低矮的流线型车身和同时期进口的1983款丰田皇冠及日产公爵棱角分明风格上的大相径庭,显得更时尚和前卫。虽然那时候的中国人对法国时尚不太了解,但是这不妨碍人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款外形漂亮的法国车,它立刻就成为了法国时尚的象征。

除了外观外,雪铁龙CX20最大的看点就是液压底盘升降系统。在当时这是世界上鲜有的,升降扳手有三个档,停车时底盘距地面仅10cm,高速行驶时距地面15cm,路面不好可升到20cm,最高可升到30cm,可以说应付各种路面皆可了。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可以把前轮升最高,后轮降最低,或前轮降最低后轮升最高。如遇换轮胎根本用不着千斤顶,把车升到最高轮下垫些砖块,放下升降车轮便缩回,腾空地面,即可动手换轮胎。备胎在发动机盖内,发动机横置,前轮驱动。

当时雪铁龙CX20进入中国的一批车型中,一部分进入了出租车市场,还有一部分城了政府的公务用车,而当时两款CX20出租车的标价分别为0.70元/公里和0.80元/公里。普通老百姓了解和认识雪铁龙品牌也正是从这些雪铁龙CX20出租车开始的。

虽然雪铁龙CX20进口数量比较少,但是它造成的影响却是意味深长。它不仅仅让中国人知道了法国雪铁龙汽车,而其先进和前卫的设计更是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东风汽车开始选择和国外厂商洽谈合资时,雪铁龙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并确定雪铁龙ZX车型引进到中国生产,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东风雪铁龙富康。随着时间的流逝,当街上的富康轿车越来越多时,雪铁龙CX20却由于相继老化报废,于21世纪初期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 菲亚特126p(1973-2000年)

印象指数:★★★★★

记忆中的它: 中国第一款平民化轿车

80年代有这样一款车,它被称为“小土豆”,但被众多影视明星追捧,它不仅是当时“万元户”们的首选,更受众多百姓家庭选车的青睐,这款车便是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中国社会第一款平民化轿车的菲亚特126p。

菲亚特126p,全称为Polski Fiat 126p,其与菲亚特126其实为同一部车型,均作为FIAT 500的后继车型身份诞生,只是后者出于意大利工厂,而126p则于波兰的FSM工厂生产。因此,126后面的“P”也就成了地标,标志着其“Poland”的波兰身份,并有一段出口至东方国家、匈牙利,化名为FSM Niki以后出口澳大利亚的经历。

于1973年诞生的126p,在出生之时便担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共产主义时期的波兰政府,为了将当时被视为“奢侈品”的私家车变为普通家庭能够买得起的轿车,引进了意大利菲亚特公司FIAT126的技术及生产许可证,于80年代大量生产。而凭借结构简单,重量轻,坚实耐用,价格低廉等特点,最终成为波兰最为流行和普及的家用微型轿车。而80年代初期的中国,与波兰当时的这一社会特质有着几分相似,经济型的126p同样在国内完成了“国民车”的使命。

126p近30年的生命历程中,共出现过0.594L、0.652L、0.704L三款直列2气缸引擎,而在八十年代,以易货贸易方式从波兰进口至我国的车型,则多数为大家熟知的0.6L车型,风冷设计,最大功率24马力,最大扭矩42.2牛米的动力性能,在当时已属不俗。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设计理念,给当时的国人留下了极为强烈的新鲜感,加之具有卡通感的外形设计,在那个“八十年代新一辈”涌现的时代,可谓掀起了前卫的时尚风潮。

菲亚特126p长3129mm 宽1377mm 高1335mm 的小巧车身,钢板弹簧的悬挂设计,使这款国民小车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操控稳定性,而其较为突出的承载能力和易驾控的特点,对于80年代实用至上的国人而言,可谓极对胃口。

而时尚加实用,使得126p即使有着5000元一台的不菲售价,也成为当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热点车型。在当时红极一时的朱时茂、陈佩斯、井冈山等演艺圈明星,更是对126p热力追捧,“人手一台”的场景,形成了当时“演艺圈的要是没辆126P都没脸出来见人”的有趣现象。而126p逐渐成为时尚的焦点的热潮,并逐步成为风靡整个80年代的国民车,而这种追捧的热潮至今仍在我国延续。

● 丰田第七代皇冠(1983-1986年)

印象指数:★★★★★

记忆中的它:中国第一代私家车“最高档次”代表

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走上正轨,私人购置汽车正式合法化,诸多汽车舶来品成为了那个年代炙手可热的追捧对象,而其中,1984大量进入国人视线的丰田皇冠,凭借其大尺寸车身赋予的“气派”,以及豪华配置烘托出的“高端”,造就了那个年代的“大超”形象,无论在私家车领域还是早期的出租车市场,辉煌的销量数据,不仅将皇冠缔造为我国80年代高端豪华车的“代表”,更成为国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经典车型。

第七代皇冠(S120)诞生于1983年,方正的车身造型延续了其一贯的设计风格,并且更加棱角分明,同时,新的设计元素也开始涌现,其不仅废除了六代皇冠后视镜装配于前翼子板的传统设计,用有机玻璃板装饰C柱的手法也被运用其上,更被唤以“水晶式C柱”的优雅称号。

第七代皇冠的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860*1720*1420mm,轴距2720mm,是前七代车型中最为宽大,内部空间拓展最为优秀的车型。而其在为期五年的产品寿命周期中,共搭载过2.0L、2.4L、2.8L、3.0L四款发动机,并配以5速手动及4速自动变速箱。此外,以“世界最高级的豪华沙龙”为理念开发的它,不仅使ABS成为标准配置,四轮独立悬挂的设计下,还首次将TEMS电子控制悬挂系统运用在皇冠车系中。而那个年代日本人的口头禅“什么时候能拥有CROWN皇冠?”,也从侧面体现出,皇冠作为当时高级轿车代表的地位已无可动摇。

1984年,赶着国内第一波私家车购买浪潮,第七代皇冠正式进口国内。当时引入的大部分车型是采用丰田5M 系列2.8升化油器发动机的版本,共有皇家级(Royal Saloon)、超豪华级(Super Saloon)、豪华级(Super Deluxe)和普通级四个车款,多数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同时,也有少部分4速自动变速箱版本的车型进入到国内,至今仍然能够在二手车市场找到其踪影。

而在新鲜事物开始逐步涌入的80年代,皇冠之所受到国人的追捧,除却在那个小型车盛行的年代,能够倚“大”占得鳌头外,其丰富的现代化配置带来的吸引力也功不可没。电动车窗、双温区控制、前后立体声音响和磁带播放机、车载冰箱、自动开启式头灯、前后阅读灯以及电动后视镜,将皇冠直接打造成为了“豪华轿车”的代名词,而其中的皇家级、豪华级车款也被国人亲切的称为“大超”。

80年代后半期,国内进入了“日本车的大量进口期”,单月平均从日本进口汽车5300辆,其中丰田品牌就占了34%,居各日系车厂首位,而其中皇冠占17%。1985年皇冠的进口数量更达到17250辆,不仅占领了公务车市场,连北京的出租车主力都是皇冠,那时候,很多兜里开始有钱的北京人,第一次打的经历就是从八毛钱一公里的“大超”开始的,而这时候皇冠也达到了它在中国辉煌的顶峰。

1987年,第八代皇冠(S130)诞生,国内进口的皇冠车型也同步迎来了其生命周期的更迭,在80年代末期,第七代车型被新款皇冠逐步取代,不过其带来的经典和人们的追捧仍旧得以延续,凭借打下的良好口碑基础,八代皇冠随后引入的3.0L车型,不仅成为后期神州大地能见度最高的皇冠,也同样成为人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总结:

可以说80年代是一个梦想的年代,因为改革开放不仅让国人改变了对轿车的一贯看法,而且还让许多人产生了拥有轿车的梦想,虽然在那个时代拥有轿车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不过也正是这遥不可及的梦想,才让我们的记忆更加清晰。在那个大多数人还骑着自行车,收入180元人民币算是当年高薪阶层的年代,当看着第一批有车族开着一辆价值5000元的126P招摇过市的时候,那种想强烈占有的欲望,我相信经历过的人一生都不会忘记。

● 桑塔纳(1983-至今)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经久耐用/车坛常青树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则广告语虽然现在看不到了,但是如今桑塔纳遍地开花,神州大地到处留下身影的场景总是让人想起这经典广告词。而保养便宜,维修便捷,经久耐用,适用面宽广,价格实惠等这些好处则是桑塔纳这棵常青树永葆青春的缘由。

80年代初,随着老上海车型的日渐老化、上海轿车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公务车市场需求。所以,国家决定把“引进一条轿车装配成产线”的计划放在上海,当时政府是想通过中外合资的途径来解决中国轿车业的发展瓶颈。1983年,上海汽车和德国大众合资的第一款车-桑塔纳便在上海安亭的工厂内诞生了,而真正量产在1985年。

最早国产的三厢桑塔纳长/宽/高分别为4546×1690×1427(mm),轴距为2548(mm),动力搭载1.8升发动机(直列4缸8气门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70千瓦。变速器方面采用了4速手动变速器,在悬挂方面桑塔纳一直未变,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拖曳臂半独立悬挂。

配置方面,早期桑塔纳轿车相对简单,没有真皮座椅、ABS、EBD、安全气囊、天窗、电动车窗、遥控钥匙等配置,但当时桑塔纳在国产轿车中却拥有难得一见的扎实底盘、优异的做工和用料以及宽敞的空间。

20多年来,除了大灯的位置及门拉手之外,桑塔纳外观变化很少,桑塔纳最大的外观变化只能归结于车身颜色了。珍珠灰、酷白、龙绿、海蓝,众多颜色的金属漆取代了老旧的红、蓝、白色三种单调的颜色。不过看不见的内部进化则从未间断。机械方面经历了从化油器到电喷,从四速手动变速箱改五速手动变速器;配置方面,ABS、EBD、电动车窗、遥控钥匙、单碟CD机MP3播放功能等现代化配置也有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在桑塔纳的发展过程中,还曾经诞生过像桑塔纳2000、桑塔纳3000、桑塔纳99新秀、桑塔纳志俊等一系列车型,不过如今在产的桑塔纳就只剩下2007款“普桑”和桑塔纳志俊两款。动力上,桑塔纳志俊拥有1.6L、1.8L、2.0L三款发动机,外观上相比“普桑”也要更加时尚一点。

● 夏利(1986-至今)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相当实惠的家用轿车

大家对于夏利相信一点都不陌生。它最早是在1986年9月30日以“CKD”方式引进生产的第一辆两厢轿车,比富康的两厢车足足早了6年,而随后又经过了多次的改款更名,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时至今日,夏利已经在中国生产了26年,其长寿程度足可以与上海大众的桑塔纳“媲美”。

1985年,天津汽车工业公司与日本大发签署协议,引进1983年在日本上市的第二代大发Charade。夏利是中国量产的第一辆采用四轮独立悬挂的小型轿车,前悬架为麦弗逊式,后悬架为单横臂式。

1986年夏利开始正式生产,虽然外形上可谓是相当的老土,但是在夏利车友的眼中却是最经典的,平滑简洁的引擎盖和中网都是后来被誉为最经典的部件。最初的生产的夏利采用的是376QE三缸1.0L发动机,最大功率39千瓦,最大扭矩77牛米。到了1998年夏利换上了丰田的8A系列发动机,并陆续装载在了夏利2000、威姿、夏利N3等车型上。排量1.3L,最大功率63千瓦,最大扭矩110牛米,对于夏利这样的小车来车,可谓动力充沛。

外观上,1998年夏利的造型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经典的中网变成了立体式的镀铬款式,前翼子板也有些微微外凸,看起来稍有一些肌肉感,车尾部分变化最大的则是三厢,边缘处微微上翘的后备箱盖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手动外侧调节的反光镜也被改为手动内调节,并且首次加入了合金轮毂。

在2003年的时候,夏利又一次进行了改款,共改进全车150处,这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外观了。更具时代特征的车头则是外观方面最大的改动,转向灯和大灯融为一体,中网和前杠也进行了一体化的处理,并且首次加入了雾灯。尾灯也变得更加时尚,饱满圆润的前后杠以及晶莹剔透的水晶大灯和尾灯成为了A系列最明显的特征。

如今,已经走过20多年的夏利品牌,成为国产汽车中保有量最高的车型。在国内车企合资车盛行的一段时间内,天津一汽没有放弃自主品牌道路。相反,还加大了自主品牌的投资力度。很快,绅雅、骏雅、N3、N5等系列产品相继推出,使得夏利在3万~6万元的价格区间内,形成了不同排量、不同配置,共数十种车型同时热销的局面。

● 切诺基(1985-2001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越野性能强悍的硬派SUV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BJ212明显已经满足不了军方和政府的使用。所以开发新一代越野车的愿望便提上日程,而后因为改革开放的缘故,北汽决定与外方合资共同生产新一代国产越野车。1984年,美国AMC的切诺基刚刚下线,1985年时切诺基就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驰骋。

在外观设计上,切诺基与当时美国市场上所有的同类车型不同,切诺基采用80年代轿车流行的承载式车身,车厢内有轿车式的布局和舒适感,视野很好。外形轮廓分明,外倾的轮罩颇有肌肉感。它的操纵性比当时美国市场上以卡车为基础的同类产品好得多。

在四驱系统上切诺基有可以在行进中转换的Command-Trac分时四驱系统和Selec-Trac全时四驱系统两种选择,它通过四连杆螺旋弹簧与车轴相连的Quadra-Link前悬架设计在当时是先进的,并为切诺基在越野性能方面赢得了声誉。

在当时,切诺基的油耗明显低于美国市场上同类产品,在它推出的第一年,就创下78000辆(全球)的销量,这对于一款非主流的越野车是罕见的。

在配置上,切诺基提供了许多装备,包括了前座头枕、中央扶手、合金轮毂、毛绒地毯等,到了1987年,切诺基全面更新了动力系统,淘汰了2.8升V6发动机,取而代之的是吉普自己开发的强劲的4.0升直六发动机,功率提高到177马力,新的动力系统使切诺基的0-100公里加速性能达到9秒,这在SUV中是非常快的记录。同时四缸机在这一年也得到改进,功率增加到121马力。新的四速自动变速箱取代了原来的三速自动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还对切诺基做了一次换代,不过在中国生产的一直是第一代切诺基。

2001年,克莱斯勒发表了切诺基的接班人-吉普“自由人”(Jeep Liberty),而到此生产了17年的“切诺基”渐渐淡出美国市场。同时在美国切诺基停产以后,北京吉普决定引进“大切诺基”。2001年9月18日,“大切诺基”在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下线。当时,“大切诺基”在国内卖得并不好,它五十多万的售价对当时来说已经是相当高了。随后一直到了2006年国产的大切诺基停产,不过它在中国的销量依然是不温不火。

● 标致505(1986-1991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后轮驱动的豪华运动中型车

作为国内最早的合资公司,广州标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但更多的回忆还是广州标致所生产的505。当时的505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其优良的性能、豪华的装备、动感的外形,让国人第一次领略到了法国的豪华车是什么样,另外,标致505还有旅行款,在当时来说真的是走在了时尚潮流的前沿。

1985年3月15日,广州标致正式成立,它是中国汽车工业第二个合资项目,距离1984年10月10日成立的上海大众,仅仅5个月。1986年,广州标致成立之后,投产的首款车型“广州标致505SW8”旅行版正式上市,由于该车本身性能不错,当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销售了900多台,在那个什么都需要“计划”的年代,想要购买一台标致505也变得非常困难。

1989年9月,广州标致投产了505SX轿车,这款车型让广州标致真正在市场上开始火了起来,当时在海外标致505拥有10余款的发动机,但在国内标致505只有2.0L汽油发动机版本,最大功率为96马力,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当时标致505的动力相比对手桑塔纳在性能上有明显的优势。

另外,相比桑塔纳当时标致505采用的后轮驱动,非常均衡的车身比例使得它具有很好的运动气质,但凡驾驶过它的人,都会对标致505的驾驶感受赞不绝口。另外,配置方面也是标致505的优势,当时标致505配备了方向盘助力、电动车窗、中控锁等先进的配置,而这些在当时的桑塔纳身上都不见踪影。

到了1991年广州标致的销量达到了顶峰,单年销量达到了近2000台,市场份额达到了16%。不过后面的几年内标致505的销量就不断的下滑,主要原因首先是中法两方的文化冲击,法国人的固执加上中方缺乏制造经验,使得管理上的问题不少。另外在生产上由于国产化率的提升,国产零部件的质量问题导致标致505故障不断,这也导致了它逐步的被中国消费者所抛弃。

● 天津大发(1984-2002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北京大街上的“黄虫”

在你的记忆里是否有这样一个黄色的身影,那时的它或承载着你美好的童年记忆或记录着你年轻时奋斗打拼的点点滴滴。这就是天津大发,一个让“出门打的”走进普通家庭消费的车型。

1983年国家香山会议,确定在天津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引进日本大发汽车公司的技术。确定投产的车型是Daihatsu Hijet属于微型厢式货车,虽然设计上不是最先进最安全的,但是这种车型油耗低,经济实用,价格低。引进大发车的目的,是以民用为主,加装座位后,拉人拉货两不误,为当时的城乡老百姓出行提供了性价比超过轿车的选择。通过谈判,天津汽车厂从日本引进了大发总装生产线,准备生产“天津大发”汽车。

1984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在天津市汽车制造厂顺利开出生产线。第一批天津大发是进口日本零件在中国组装的,装焊、油漆、总装、质检,一共只有8个人参加装配。在1984年最初生产的两三个月里,总共只生产了几十辆车。由于市场反应良好,大发车的生产慢慢走上了轨道。

“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上世纪80年代末,这则广告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仅从字面上,已经显示出了大发车当年的火爆态势已经席卷全国。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加上车贩子从中炒作,天津大发的价格从定价2.8万炒到5.2万。

到了80年代末,北京的出租车还是较高档的皇冠、公爵等。它们经常出现在酒店与机场周围,价格高昂。当时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一人招手,几辆车等候”的行业发展政策,于是北京的出租车公司开始将天津大发引入出租车行业,当时的出租车大多为黄色调,是为了与美国接轨。黄色的透视性很好,在一片车辆中,很容易就能够识别,引人注目。也正是如此,“面的”一词开始逐步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当时城市的街道还很窄,大发车不仅转弯方便,停放时占地面积也相对较小,90年代初期,在当时“面的”以其空间大、载重大、承载人数多、省油、方便、快捷等诸多优势,替代了轿车,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多数人对天津大发的记忆也就是从作为出租车的“面的”这个时候开始。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津大发在出租车领域的竞争已经现出疲态。一系列舒适性较高的车型如夏利、富康、捷达等逐渐进入了这个行业。随后“夏天热、冬天冷”的大发已经不适宜市场的需求,逐渐被淘汰并远离人们的视野。北京市由于整治市容从94年开始淘汰“面的”,而到了99年“面的”全面退出出租市场,大发车完成了自己对社会发展的贡献,02年天津大发停产。

● 昌河面包车(1982-2000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国产最早的面包车

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打大仗、打世界战争、打核战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中国军工系统面临严重的吃饭问题,一是军工任务减少,企业吃不饱;二是经济效益下降,职工吃不饱。1978年8月,邓小平提出军工企业要利用富余生产能力生产民品。1979年4月,中央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

根据上述方针,航空部决定开拓支柱民品。鉴于当时汽车客运“缺重(重型车)少轻(轻型车)”的局面,航空部酝酿试制微型车,以填补国内微型车制造的空白。经过多次积极争取,有客车生产经验的昌河汽车如愿取得了试制微型车的任务。

1980年,昌河公司从日本铃木公司引进ST-90V微型车开始试制。从当年9月开始,共经历了样车分解、测绘设计、成品订货、工艺分析、制订工艺方案、设计制造工装、零件制造等阶段。最终到了1982年12月26日,首辆国产的ST-90V微型车样车总装成功,搭载1.0L排量发动机,这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辆微型车。之后即转入小批生产。对于这一国内从未有过的新车型,当时的主管部门归类时颇费脑筋,最终是将其列入轿车生产目录,产品编号为CH730,后来又先后变更为CH110X、CH1010。

1982年,国内可以选择的乘用车屈指可数,除了红旗、上海牌轿车和北京吉普,基本上别无选择。昌河面包车的出现,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与吉普车相比,它的造型更时髦,驾驶性能也更好,所以很快走红。那个年代还没有私人汽车的概念,汽车的主要用户还是机关单位,在上海,公安、邮政等就很喜欢用这种面包车,因为它比普通轿车能装更多的人员和货物,而且车身小巧,能灵活地穿行在密布上海的大小弄堂。

此后,昌河的后继微型汽车一度风靡全国,占据了国内三分之一以上的微型车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微车王”,为了满足汽车产品的系列化,在CH1010厢式货车的基础上,昌河又相继开发出CH1011双排座货车、CH1012单排座货车、CH1014加长型货车、CH1010F玻璃钢车、CH5010系列和CH6320系列客车及各类专用车。后来,昌河又研发出更先进的第二代微车CH1018系列,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把昌河汽车推上了微车老大地位,进入了中国汽车排名前十名,且连续六年在微型车市场销量占据头名位置。

到了90年代,昌河公司的民品所占总产值更是高达90%以上。不过,随着国家汽车产业的提速,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CH1010系列微型车逐渐显现出款式老化、质量标准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多种缺陷,于2000年5月22日宣布正式停产。从1982年作为中国第一辆微型车问世到2000年停产,CH1010系列微型车共生产了151629辆。

● 奔驰E级(W123)(1984-1990年代初期)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早期心目中“奔驰”的代名词

很多人以为最早在国内组装生产的高档车为奥迪100车型,其实早在之前奔驰就在长春一汽有过组装生产的历史,1984年1月20日,根据国家经委下达给长春一汽组装奔驰200型和230E型中高级轿车的任务,首辆我国CKD组装的奔驰轿车在一汽工厂下线,为此一汽还建成1万平方米的厂房、以及84米的装配线。这批奔驰车是W123平台技术的产品,该车型在德国于1983年停产。

一汽共组装W123系列828辆,奔驰W123系列的几款车型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中国最早组装的进口车,早在1984年就签订了组装协议,由一汽进行生产。CKD(完全拆散)组装奔驰高档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破天荒的大事,但由于当时各方面因素制约,“国产”奔驰轿车一直秘而不宣,而向中国出口这批CKD组装奔驰车的梅塞德斯奔驰汽车公司同样对此保持沉默。

尽管奔驰和一汽都对引进这款车闭口不谈。但事实上,这批最早的国产奔驰在90年代初期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当时的北京街头,几乎可以见到从40年代到90年代所有的奔驰车型,最常见的就是奔驰230E。

底盘编号为W123的第五代E级轿车最早梅赛德斯奔驰于1976年推出,由于相比上一代奔驰E级轴距加长,车身尺寸变大,因此W123具有更大的内部空间,同时风格也更加豪华。除了标准的四门轿车外,W123还推出了短轴距的双门款以及具有加长轴距的旅行款,加上发动机排气量的不同,第五代E级轿车具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线。

现在这批车已经难觅踪迹了,无论是二手车市场还是汽车交易中心。大部分的车辆已经报废,偶尔的几辆二手信息也并不是国产的那一批,很多都是后来进口的,只有一些专门收集老爷车的爱好者才可能有存货。

总结:

可以说80年代是中国汽车工业真正迅猛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不仅中国开始大量进口海外的豪华轿车,而且合资国产也在中国逐步流行起来。这就使得在80年代,汽车不再仅是官车的代名词,而是逐步开始走向国民,也正是在那个年代,第一批富起来的也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汽车。

本文来源:汽车之家

排气管,汽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不仅是资深车主了解汽车资讯的必备账号,更是准备买车朋友必须关注的首选平台。请搜索微信订阅号关注:auto-paiqiguan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北京切诺基油耗,切诺基2500油耗,北京切诺基213,切诺基油耗多少真实油耗”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