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柳州,一字之差,相隔两千公里。虽距离很远,可柳州螺蛳粉的“香味”已经刮到山东。
近日,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宇向东率队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先后赴柳州市和北海市考察螺蛳粉营销模式、虾贝育苗、水产养殖、精深加工,以及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
在柳州市,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了柳州螺蛳粉电商产业园和电商企业,鱼峰区螺蛳粉产业园和螺蛳粉企业,详细了解当地螺蛳粉产业营销模式方面的经验做法。
柳州螺蛳粉有多“香”?一组数据可以体现出来。
近年来,柳州市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和发展螺蛳粉产业,推动“小米粉”发展为地方特色经济“大产业”。预包装柳州螺蛳粉从2015年销售收入5亿元,发展到2019年的62.56亿元,约25万个就业岗位遍布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2020年,虽然有疫情影响,可柳州螺蛳粉逆势而上,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9.92亿元,其中出口额94.47万美元。
宇向东说,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特色小吃,一跃发展成为全国网红食品, 柳州螺蛳粉主动适应消费市场新变化,实现了从“消费引领”向“引领消费”、从“满足需求”向“满足时尚”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这些都值得滨州学习借鉴。
在北海市,考察团先后考察了广西海洋研究所海水养殖试验基地、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海鲜美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当地在虾贝育苗、水产养殖、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滨州北通渤海,北海南接南海。虽然都是沿海城市,但是二者在一些关键数据上还有不少差距。
2019年,北海市海洋生产总值634亿元,水产品总量113.85万吨,水产养殖面积43.38万亩,水产品总量和产值均位于广西全区前茅。2019年,滨州海洋生产总值294亿元,全市实现水产品产量48.2万吨。
有差距,不代表滨州没有基础和未来。
滨州在水产养殖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地有虾、贝、虫、藻四大优势品种,“滨州对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去年启用,博兴县、高新区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黄河鲤孝文化之乡”。
滨州计划在水产养殖上做足文章。2020年滨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做大“黄三角”和“渤海湾”区域品牌,延伸“虾贝虫藻”生态养殖和百万生猪、亿羽肉禽闭环产业链,支持沾化区、无棣县、北海经济开发区建设“海洋牧场”、“渤海贝仓”,打造全国优质畜牧水产基地。滨州2020年的“小目标”是:预期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总产出)85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增加值)320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180亿元,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4万元。
如何抓住“互联网+”机遇,推动传统特色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如何补上延伸产业链方面的短板?此次南下“取经”之旅,滨州考察团与当地经验的思想碰撞中或许就有答案。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梁开文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