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的SUV市场来说,2009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的广州车展上,大众终于推出了它旗下的第一款国产SUV,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大众途观,途观的到来打破了大众汽车在国内没有国产SUV可卖的尴尬局面。而途观在上市之后, 也确实不负众望,展现出热销的潜力,从第一台途观售出、再到途观总销量破百万,其中所经历的时间仅仅只有6年。
在途观大火、紧凑级SUV市场竞争白热化、国人的消费水平开始升级之后,途观又加了个“L”,摇身一变成为中型SUV,并且迄今为止仍然在中型SUV乃至整个SUV市场中叱咤风云,延续着途观车系的生机与影响力,拥有不错的销量。但是,如果你细心观察过途观和途观L这两款车型,就能发现,途观在刚刚上市时,一度需要加价好几万才能提车,但是时至今日,途观L在终端的优惠力度有好几万,可是销量还不如本田的CR-V。
其实在途观L到来、与途观同堂销售之前,途观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中唯一的德系国产SUV,这自然也成为途观的一个销售“噱头”。再加上途观在当时的产品力表现确实很不错,无论是配置、空间抑或是动力,都能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一流水准,因此才能和雷克萨斯一样,做到加价才能提车。并且在加价的同时,保证每个月万台甚至更高的单月销量。
而途观L不同,在途观L上市之后,国内的SUV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了,不仅自主品牌所推出的SUV车型将“高性价比”当成标签,就连很多合资SUV也开始在终端给出较大的优惠力度。并且途观L处的中型SUV类别中,还有如同丰田汉兰达这样的霸主级车型,所以途观L想要站稳脚跟,光靠大众品牌显然是不够的,还得给出一定的优惠力度,才能吸引人。
同时,让途观L能给出优惠的原因还不止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大这一点,毕竟车企需要利润来维持,途观L能降价,也是因为大众在这几年,进一步优化生产线,降低造车成本。出现这一情况的关键,在于大众独特的MQB模块化平台。因为模块化生产的特性,使得途观L在生产过程中能使用不好其他车型的零配件,所以途观L的造车成本变得更低,并且用户在后续维修保养时所需要的花费也变得更低。
只可惜,在2020年12月,本田CR-V凭借37579辆的单月销量跃居SUV榜单第二名,而途观L在12月仅卖出27316辆,名列第四名。那么,很多人就感到好奇了,为什么在降价之后途观L还卖得不如本田CR-V?
其实,途观L本身的定位和本田CR-V就有所差别,途观L是中型SUV,而本田CR-V是紧凑型SUV,它们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价格差距,CR-V的准入门槛也更低。同时,本田CR-V是一款车市中的老牌车型,在国内销售的时间比老途观还要长,这也意味着本田CR-V拥有更好的口碑。事实上,本田CR-V的保值率也能达到紧凑型SUV里的一流水准,三年保值率超过70%,而途观L仅为57.36%。
总之,虽然说从单纯的销量表现来看,途观L并没有本田CR-V的表现好,但其实途观L在中型SUV市场中,却仍然是难以被忽略的一款车型,像是在12月,它就是中型SUV里的销量冠军。因此,我们没必要因为途观L的销量不如本田CR-V就去否定这款车型,它仍然是一款值得选择的车型,只是因为定位、定价、保值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卖不过本田CR-V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