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厢车到不同尺寸的SUV再到厢式车,以ID.为子品牌的大众电动车已经进入了多个细分市场,但迟迟不见对大众这样的主流品牌至关重要的三厢轿车。别急,ID. AERO来了。
从2016年名为ID.的概念车亮相以来,大众ID.系列纯电动车家族已经有10款概念车和5款量产车(还不算同一款车在中国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两种版本)面世,量产车中包括了一款紧凑级两厢车、3款SUV和一款厢式车,再返回头看那些概念车,除了不太“常规”的赛车、全地形车和小型车,没量产的竟然还有最“常规”的三厢轿车ID. Vizzion,要知道在SUV热潮掀起之前,三厢轿车是大众的主力产品,中国消费者也是靠着捷达、宝来、桑塔纳和帕萨特这些三厢轿车一步步认识了大众品牌。不过好饭不怕晚,6月27日,大众在中国以线上发布会的形式全球首发了与ID. Vizzion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更接近量产形态的概念车ID. AERO。
和此前的几款ID.车型一样,ID. AERO也是基于大众的模块化电动平台MEB,不过因为“模块化”的特点,它作为短期内大众的全电动旗舰级车型拥有了目前ID.系列最大的尺寸:长、宽、高和轴距分别为4975、1897、1528和2966毫米,除了高度,都比SUV ID. 6还大,长度甚至超过了厢式车ID. Buzz,宽度和高度甚至超过了大众燃油轿车的旗舰途昂。但是你并不会感觉它臃肿,这主要是因为各处的线面处理非常“大众”:简洁、干练,线的曲直长短与面的弧平大小结合出了设计美学和功能性的平衡统一,优雅中不乏动感,实用与豪华感兼得,再配上名为极光蓝的特效涂装,凸显出与众不同的气场。
略有英语基础的读者能从车名看出来,这款车的重点是空气动力学设计,也就是更在意能耗、因为没了发动机噪音而使风噪等其他噪音更突出的电动车最关注的一个环节。从侧面可以看出,ID. AERO与ID. Vizzion一脉相承,是典型的轿跑型四门轿车,从前风挡根部到车尾上沿是一条格外流畅的曲线,没有丝毫的硬转角。再往下,独特的波浪式车窗下沿与两道锐利的腰线近乎平行,在富于雕刻感的同时显露出蓄势待发的运动姿态。简洁优雅的发光式触控设计取代了传统的车门把手,在高度上与前大灯、翼子板标识和尾灯水平齐平,让ID. AERO更显协调。车头则是以连通两侧大灯的LED灯带和中间的自发光VW车标保持了ID.家族的特征,但蜂窝式大灯别具一格,且与尾灯形成了呼应——据说设计师是从珠宝设计中获取了灵感。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第一眼看到ID. AERO时感觉它并不是那么“AERO”,很难相信风阻系数只有大众所说的0.23,主要原因是前舱盖又高又平,导致前脸立面很高,毕竟更追求的性能的保时捷Taycan和2021款特斯拉Model S Plaid也才分别是0.22和0.21,而它们的车头前沿都压得很低,ID. AERO的“前辈”ID. Vizzion也是如此。对此,大众品牌设计部门负责人Jozef Kabaň解释说,首先这款车相对于电动轿车来说车身就很高,但车窗下沿以下的部分在高度中占了很大比例,这是因为设计师希望突出它的存在感,希望它能够更为引人注目,但也要减少外观的侵略性,而流畅的车顶线条在空气动力学效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于车头,Kabaň说:“车头确实很高,我们是有意为之的。我们本可以将它设计得更低矮一些,但我们没有这样做,因为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利用空间创造车头和车尾的平衡。一方面我们希望打造一辆非常有代表性的车型,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车内空间不应该为此妥协。因此,我们在设计时首先决定了车辆的高度,我们不希望让它变得过于低矮。当这辆车和其他车并排比较的时候,并不是因为它不能变得更加低矮,而是我们不想这样做,我们想让它更有存在感,更加自信。另外还有保险杠下方的蜂窝状进气口和两端的包围式设计,也对改善空气动力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因为这是辆概念展车,所以我们还看不到内部的样子,不过大众保证说尽管采用了轿跑造型,但前后排乘客都会有充裕的头部空间,一方面要通过足够高的驾驶坐姿带来安全感,一方面要为对三厢车来说很重要的后排乘客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Kabaň进一步解释说:“我们认为有两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首先是不要打造一辆传统的三厢轿车,因为传统三厢轿车的车顶线条在第二排座椅头部之后会快速下降,这会让设计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围绕是否应当追求后排头部空间的争论也会变得更具挑战性。车辆侧面的线条显示出在后排头部空间的位置车顶高度仍然很充足,然后车顶线条开始下降,但到车尾的距离还很长(ID. AERO的后悬确实比较长),我们真正最大化地利用了这部分空间,但是让它看上去更加轻盈舒适,更像轿跑车。对座椅的舒适度也不必担心,我们没有试图减少座垫中缓冲材料的厚度,座椅太硬不符合大众汽车品牌对于舒适度的要求。”
关于硬件的技术规格,大众透露的并不多,只说了配77千瓦•时电池组,最大直流充电功率150千瓦,WLTP标准续航里程620公里,足以消除里程焦虑,又没有夸张到难以置信,量产车应该能达到这个水平。说到量产,ID. AERO将于2023年下半年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同时量产,车名应该是ID. 7。
在这次发布会上,大众还发布了“大众IQ.科技”标签。在“科技,为每个人”的品牌价值指引下,大众IQ.科技以增强用户体验为核心,共包括八大科技亮点,即IQ. Drive 智驾管家、IQ. 泊车管家、IQ. 360 全景、IQ. 智慧车联、IQ. 智能导视、IQ. 灯光精灵和IQ. 语音精灵以及IQ. Light 灵眸矩阵,涵盖从全方位的智能驾驶辅助、轻松安全的自动泊车、充满乐趣的互联交互体验到智能直观的人机交互等方方面面,让用户坐享更轻松、更直观、更安心、更愉悦的移动出行。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ID. AERO以高销量的中型轿车市场为目标,采用了革新而时尚的设计,专注空气动力学的同时也可以提供宽敞的车内空间,中国市场上的不同版本将为用户提供更多购车选择。而新发布的'大众IQ.科技'标签,能够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包括燃油和纯电动车型上所搭载的大众汽车最先进的科技,从而简化选购新车的过程,坐享便捷、安全的无忧之旅。”
文/尚红昕 图/李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