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汽车人都会关注
编 前
一汽-大众一直是汽车界关注的焦点,其对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影响了很多汽车企业,学习、效仿一汽-大众的技术、生产、质保以及管理等体系俨然成为一种风气。事实上,一辆车品质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上述因素,工人的技能,以及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同样可以看作汽车品质的重要表征。近日,记者就走进了一汽-大众生产车间,聆听了一线工人对大众品质的理解。
场景一
♪
周海明
一汽-大众轿车一厂焊接奥迪A6L车型主焊工三班组长
午休刚过,周海明便准备好了聊聊他在焊装一线的这些年。
2002年,周海明进入一汽-大众,现今他是奥迪A6L车型主焊工段主焊三班组长。在一汽-大众的工人队伍中,周海明是个小有名气的公众人物,多次获得一汽集团的“质量提升明星”奖,他提出的多项生产线改进意见均被采纳应用。采访中,周海明不仅介绍了他对“大众品质”的理解,还道出了他作为一名一汽-大众最基层员工对生活的感悟。
一线工人的学习意识
周海明刚入职时,一汽-大众的年销量在20万辆左右,那时候需要的是会干活、能干好活的工人。用周海明的话说,“只要会用焊钳,师傅怎么教,我们怎么做就行了。”今天再看,强大的工业4.0拉近了汽车生产与智能制造的距离,这也将一汽-大众推向了年产销超过180万辆的新台阶。
这十几年间,除了产量连年增长外,焊装线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之前上一代A6L车型的主焊线上,一个班组有30多人,都是用焊钳操作。新一代A6L车型投产之后,一个班组只需要十几个人。现在的自动化率接近90%,相应的产能爬坡速度也就提高了,有时候(产能)一天上一个台阶。”周海明说。
自动化率提升对于工人而言确实形成不小的压力。“以前只知道拿焊钳埋头苦干,现在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状态,才能弄明白这些不断升级的设备和技术。”周海明把自己定位为“设备看管工”,他坦言:“尤其在焊装车间,大部分的工作都由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完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这些机器去沟通、去相处。”
现代化生产不仅要求工人动手,更要动脑,加上一汽-大众完备、合理的晋升体系,一汽-大众的一线员工之间形成了浓厚的主动学习氛围,这在国内车企中似乎不多见。据悉,周海明在进入焊装车间的第四年就获得了技能比赛第一名,他说:“学习的动力不是说去超越谁,被一汽-大众这样知名的企业肯定,本身就是对我自身价值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周海明因为给生产线提出了多项改进意见,获得了“质量提升明星”的荣誉。
在体系思维中成长
在消费者眼里,一汽-大众的产品品质正进一步向上走。对于焊装线上的工人来说,最直接的体会就是质量过程的审核越来越严苛,任何行为都要遵循严格的体系标准。
一汽-大众要求整个生产过程稳定、可靠,这样才能保证批量产品都能合格。周明海介绍,焊装线上日常要遵守“变化点管理”,这是车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提出的生产质量管理概念,也是一汽-大众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变化点管理”包括四个方面——人、机、料、法。周明海告诉记者:“以其中‘人’ 的管理为例,比如某个岗位上的工人请假了,要有人能顶替他的位置,而对这个顶替人的岗位能力要求丝毫不能降低,他不仅要专业合格,而且要具备应对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再比如,‘机’主要指设备,如果更换了焊钳,那么就需要对焊点的强度和焊机的状态进行高频次检验。同样,对于机(设备)、料(零件)和法(方法)中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要进行重新检测和验证。”“在一汽-大众,什么事儿都讲体系,都有严格的流程和方法,一汽-大众的体系思维让我快速成长,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都有较大提升。”
采访中,周海明提及最多的词就是“成长”,这不仅指专业技术上的成长,还有个人思想意识的成长。他直言,“现在教育孩子都会不自觉地体系化。比如,他做错题,我会给他分析错在哪?为什么会错?怎么改?今后怎样避免……孩子能接受这种方法,也觉得这么讲有用。”
如今,周海明已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买了房,安了家。他相信,未来只要自己一直努力,一汽-大众就会给他更高的平台。他会为自己热爱的平凡岗位一直奋斗着……
场景二
♪
李馨太
一汽-大众轿车二厂总装车间总装技术组 QRK(质量控制环)乙班操控工
早上7:30,李馨太已经换好工服,QRK乙班的大部分人也都提前就位了。电子屏幕上的生产计划显示,今天有1070辆车要从他的工位经过。本以为“金九银十”的市场旺季会比平常要忙,但李馨太告诉记者,一汽-大众的生产线似乎从没有淡旺季之分。
QRK又叫质量控制环,主要职能包括检查和反馈,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检查、记录、分析、排除,以环环相扣的工作方式达到控制缺陷,消除缺陷,避免缺陷产品流入到用户手中的一种体系流程。李馨太在QRK岗位上已经工作了8年,他每天需要检查所经过的每辆车的电器功能、零件匹配、零件装配、零件功能以及零件划伤脏,然后决定是否放行。
严格标准练就火眼金睛
以前,轿车二厂总装车间最多的时候要同时生产4款车型,这几乎是一个生产线的极限,在国内鲜有企业能做到,因为这需要QRK工人同时掌握4种质量标准。李馨太正在检查保险杠,他告诉记者,“以保险杠为例,有的装配大灯清洗,有的没有,加上雷达、颜色等各种配置,一款车可以演变出三四十种不同的保险杠,所以4个车型混线生产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很高。”
2006年,轿车二厂经改造后,由原先的A级车平台并入B级车平台。今年的产量在30万辆左右,主要生产迈腾、CC和奥迪Q3三款车型,即便如此,64秒的生产节拍对QRK工人来说仍是个巨大的挑战。
用李馨太的话说,“QRK工作虽然机械重复,但一点儿也不简单”,因为一汽-大众QRK的宗旨是“以苛刻客户的眼光来检查车辆”。“一汽-大众将缺陷问题分为A1、A、B1、B、C1和C六大类,很多缺陷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根本察觉不到的,但是一汽-大众始终坚持‘零缺陷战略’,绝不允许任何有质量缺陷的车到达消费者手中。”李馨太介绍,“一汽-大众严苛的质量标准让每个QRK工人都练就了迅速发现缺陷的‘火眼金睛’。”
现在回想起来,走上QRK岗位之前的培训经历依然令李馨太刻骨铭心。一汽-大众首先在公司内部的能力技术学院对员工进行专业的QRK课程培训,李馨太告诉记者:“这套课程沿袭了德国大众严谨、苛刻的风格,想要顺利通过一定要下一番苦功,这也是保证‘大众品质’的原因。这还没完,进入车间后,还要再接受一个系统的周期培训。”当然,李馨太现在已经是QRK岗位上的明星员工,他所要面对的将是更高层面的培训,如德国TTA 培训等。总之,即使是一汽-大众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操作工,都需要面对“轰炸式”的学习培训。
环环相扣的反馈机制
一汽-大众质量控制体系的力量在QRK岗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李馨太告诉记者,QRK操作工首先要把发现的缺陷问题记录在随车卡上,之后录入到FINS-EQS手持设备中。“在自动化程度略低于焊装车间的总装线,FINS-EQS 可能是QRK所能接触到的科技含量最高的设备了。”李馨太边说边给记者演示,“通过它能查到缺陷的检查者、返修者以及合格证打印者,最重要的是能反映出不同缺陷在每天、每周、每月出现的频次。所有的缺陷信息都可以直接发送给相关工段的班组长,这让质量控制智能、高效。”
一旦QRK工位发现问题,就要立即通知班组长到现场确认问题、分析原因、查找根源、制定措施。如果同一缺陷在同一位置连续出现在三辆车上,那么这个缺陷就算批量问题,需要装配工段长到场处理,并将问题升级到质保、研发部门。QRK控制点将继续跟踪并验证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判定标准为连续一周不出现相同问题,否则就需要重新制定措施。
此外,QRK控制点还要对整车奥迪特、DKA、功能奥迪特、一次交检、售后反馈等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为期一周的跟踪检查。同样的,如果一周内未出现该问题则闭环消项,否则要再次导入升级、反馈流程。“QRK是最先发现车辆缺陷问题的岗位,对缺陷的升级是环环相扣、‘严丝合缝’,虽然工作内容机械重复,但职责极为重大,对员工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李馨太又一次向记者强调。
由操作工变成操作技工
一汽-大众轿车二厂已经运行了11年,刚好跨越了我国汽车工业的黄金十年。近几年,轿车二厂经历了多次设备升级改造,如今正逐步向“完美工厂”靠拢。据介绍,一汽-大众新建的华南基地,以及在建的华东基地和未来的华北基地均完全按照“完美工厂”设计。“‘完美工厂’对设备数量、自动化率、工艺数量,以及工位数和工位走向等所有参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建设周期更快、也更节省成本。”李馨太说。
虽然轿车二厂的总装生产线是从德国大众引进的,但由于生产的车型较多,一汽-大众对其进行了多项自主创新和适应性改进。李馨太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在底盘结合工位,我们的自动化率要高于德国大众。再比如,我们还开发了EHB输送链,这是德国大众所没有的。”
虽然和焊装线相比,总装线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但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持续推进,中德双方在制造领域的智能化程度都将快速提升,这势必带来生产方式的转变。作为汽车生产线上的一线工人,他们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馨太认为,未来,QRK岗位的人员肯定会减少,自动化程度高会让产品质量更稳定,但一旦机器出现故障,产品就会出现批次问题。“这就要求QRK工人要有指挥机器去判定和修正缺陷的能力,要由操作工变成会编程、会维修设备的操作技工。”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欢迎读者分享,同行转载,请联系hb-423(微信号)。
对本文有何看法和建议,欢迎下拉最底部,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