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份,北京现代差不多卖了1万台车,同比下滑了41.46%,如果说是因为疫情影响的话,那么今年整个1季度,它累计销量也才65709台,同比更是下滑了45.02%,似乎没有任何借口了。近几年的北京现代,已经从那个高高在上的百万俱乐部成员,彻底沦落。以目前的发展态势,让人感觉它甚至可能很快就会变成十万俱乐部玩家,那么北京现代的到底经历的是“天灾”,还是“人祸”,笔者希望从市场、产品、决策等几方面剖析背后的原因。
▋从巅峰跌落的是北京现代,还是现代汽车?
2002 年 12 月,北京现代北京第一工厂开始量产,这是韩国汽车巨头的第一个海外基地,也吹响了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到了2008年2月,短短5年就已经累计生产100万台,创造了中国汽车制造商发展最快的纪录。
到了2013年,北京现代的年销量已经破百万,荣耀加身。又过了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3.8万台。
然而也就是这一年,北京现代开始走下神坛,一落千丈。巧合的是那一年发生了韩国“萨德事件”,所以有很多业内的论调说,北京现代的衰落与此相关,国人不接受“赚我们钱,要我们命”的品牌。
也有人说,这只是一个“巧合”。真正的原因,是北京现代已经跟不上中国市场的发展,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合资品牌的全面下行,挤压了它的市场空间,它的产品技术已经没有竞争力了。但以2021年的现代集团官方披露资料来看,其全球年销量达到了666.8万台,在全球汽车集团中高居第三,仅位于丰田、大众之后,没有半点被世界淘汰的节奏。所以北京现代的问题在于北京现代自身,而不是韩国现代汽车。
▋北京现代的技术没问题,产品有问题?
现代品牌的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定位、定价基本处于大众、丰田之下,一直以来,主要是依赖性价比,来实现市场占有率。如果这么看,其在中国的定位与海外市场,并没有本质区别。
造型美观、性价比高、维护费用低、皮实耐用……这些都是现代汽车的标签,至少曾经是。而早期的北京现代产品,可以说完美的继承和发扬了这些特点,所以造就了一大批神车,包括伊兰特、索纳塔、途胜、ix35、ix25、胜达等等,在前几年的中国市场,都是响当当的车型。而在不同级别上,都有能打的车型,这在合资品牌中也不常见。
但是为什么它们好像都不“吃香”了呢?是现代汽车真的没有技术优势了吗?据资料显示,仅2021年,现代汽车便投入研发费用约250亿人民币,还收购了全球顶尖的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可见其对技术的执着,同期的吉利集团研发费用为55亿人民币,长城汽车45亿,长安汽车35亿。但是,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结果却是现代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已经完全被它们中的任何一家碾压。这背后的底层原因在于,北京现代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现代汽车的技术,导致它与现在的中国市场,像是处于错位时空。结局也只有一个,产品不行。
(没错,它们都属于韩国现代的了)
▋迷失的北京现代?
在现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上,相比于德系的操控与沉稳,日系的细腻与低耗,自主的经济与科技,韩系车有什么?
在最近5年,北京现代给人感觉一直是“迷失”的状态。坐拥现代汽车第三代i-GMP平台,以及1.6T和2.5T两款“沃德十佳发动机”,及全球顶尖的电驱系统,165万产能……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干什么,给谁干。
以ix35为例,北京现代曾经的爆款,在中国紧凑型SUV销量排名中, 3月份位列47名,卖了2000多台,而同级别的长安CS55 PLUS,则卖了 17,176台。二者之间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首先明确一点,紧凑型SUV车型,目前在我国更多的目标用户是年轻人,在这个人群中,由于更自信于民族文化,新国货已经彻底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所以至少“现代”在“长安”面前,已经毫无品牌优势,二者只能在产品本身进行比拼。
为了更直接的比较,笔者选择了北京现代的 ix35 2021款 240TGDi DCT两驱GLS领先版与长安CS55 PLUS的2022款 第二代 1.5T 自动豪华型,可以具象的看看代ix35到底“吃亏”在了哪里。
基本参数方面,二者车身尺寸与空间基本相同,油耗区别也不大。但ix35的动力性能明显不足,最大功率仅103kW,而CS55 PLUS达到了138kW,这是主要差距。
至于其他方面,区别真的不大,比如年轻人更关心的智能化的对比中,ix35也仅仅是多了个L1级别的自动驾驶和360°全景影响,根本无法弥补在动力性能上的明显差距,更何况还比长安这款车贵了1.3万元。所以这让消费者很容易就做出了决定:买更便宜的,产品力更好的。
而如果拿这北京现代这款车,再与另一款CS55 PLUS 1.5T 自动领航型对比的话,两者价格相近。产品力上除了动力性能上仍有明显差距外,在智能化和配置上,这次也有较大的差距。后者不但标配有完善的主动安全系统,还有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全景天窗、12.3寸中控大屏、支持OTA升级、语音+手势识别、座椅加热、后视镜加热、电动尾门……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啊,性能差,智能化差,配置差,消费者闭着眼睛也知道该怎么选。
“要么贵,比竞品差一些;要么同样价格,比竞品差很多”——这可能就是北京现代ix35的境况,也基本是北京现代的境况。
那么问题来了,现代拥有的那个“全球十佳发动机”1.6T的哪去了?它可是全球十佳发动机中,唯一的一款小排量发动机,最大功率能达到177kW,性能远高于长安的新一代蓝鲸1.5T发动机。
而且据某专业网站资料显示,这款发动机的净输出功率几乎没有折损(长安1.5T发动机据评测,最大净功率约为标称的93%)。那么,现代汽车的这款发动机为什么不用在ix35上呢?原因不得而知,但以笔者在地球生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品牌没优势的情况下,产品或者价格上,至少得“占一头”才能卖得好吧。
▋北京现代应该有的自我认知与定位
其实“占一头”的道理,谁都明白,但可能是北京现代的领导者,在快速的时代变化中,仍然没能反应过来。以北京现代的常务副总经理杜君保为例,已年近花甲,再加上30多年的生产管理背景,离市场较远,对于当代年轻人的思想意识,认知上肯定会有些吃力。
如果还停留在自己是国际品牌的思维惯性上,那么掌权者在产品定价时,自然认为要有溢价。但现实情况是,产品力不行,或者说产品与技术错配,又卖的比长安、长城们贵,那就犯了致命的错误。更何况现在头部自主品牌的生产工艺与质量,已经不落后于合资品牌了。
笔者发现,还有一个鲜明的细节,体现了北京现代可能还“活在过去”,北京现代对于ix35车型的定位,给人感觉仍停留在要做“大而全”的高姿态上,而实际上在这个凸显个性化的时代,传统霸主们都受到了来自不同的细分领域挑战,正如CS55 PLUS的定位一样,就是“新轻年”的定位,力求“小而专”,反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二者官网对于车型宣传来看,CS55 PLUS下面明确写着“新轻年”字样
,加上全系标配的19寸轮毂和运动座椅、动感的车身设计,在全方位的诠释这三个字。
而ix35呢?下面写的是“智勇新境”…… “什么鬼?”,到底要把这个车卖给谁……
总体而言,北京现代的产品定位上,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有些模糊,价位、性能、配置并没有针对性,也没有充分理解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没有理解年轻人到底要的是什么,是智勇双全,还是仅仅对生活单纯的热爱,和纯粹的自由自在。
▋杜君保需要一个新的“樊京涛”
最近有一位“年近4旬”的互联网创业者,跟笔者聊天表示,团队的“老人”们,已经难以理解这一代的年轻人想法了,把不好脉,他说这是中国当代市场的悲哀,当然也是中国市场的活力。
在这种活力中,北京现代如何自上而下的了解这一代“年轻人”,可能是当务之急。显然现在的掌门人杜君保,有着自己鲜明的强项与短板,必须在市场与产品方面,获得更加强力的支持,才能带领北京现代走出泥潭。之前还有近80后的樊京涛坐镇,但他走了以后,杜君保离“年轻人”似乎就更远了。
而能够补上樊京涛“缺儿”的人,在北现也并不是没有。同样出身于销售管理室的现任室长刘观桥,或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顶上去也是他的义务。笔者多年前,与其就有过接触,当初他应该还是北区事业部部长,交流中,讲起北京现代的产品,滔滔不绝又充满自信,对于产品竞争力和底层技术优势,如数家珍,对于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有着别人少有的清晰认知,所以给笔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后来再遇到时,已经是接替了樊京涛,成为了销售管理室的室长,一晃在这位置上也已经干了差不多4年,经过了足够的历练。或许有人说北现的销量持续下滑,刘观桥是有一定责任的,但客观讲,车企销量高低,根本还是产品力,掌权人如果对于市场理解有误,在产品决策上不够合理,那么靠“销售拯救世界”,太不现实。而笔者也相信,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人,最起码的格局应该是“运用”下属长处,而不是“利用”下属背锅。
作为北京现代少壮派代表的刘观桥,如果能够进一步被委以重任,在报答“知遇之恩”的人之常情下,也必然能更大可能的补齐杜君保市场感觉上的短板,进而让北现更好的利用现代技术,做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当然,北京现代的问题,并不是换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需要彻底的反思与自我变革,才能避免在中国市场最终败退的命运。
▋写在最后:
就在本文刊发前,已传出北汽集团董事长姜德义递交辞呈的消息,接下来北京现代是否也会迎来一系列新的人事调动,以应对市场的变化,我们将拭目以待,并持续跟踪报道,最后笔者也祝这个曾经杰出的企业能够尽快走出困境。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郭友力,编辑:田淼,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