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BJ-130的出现,那还要回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时候,那时北京市副市长万里,提出改善北京市容的几点要求,提出:一是马车不进城;二是黄土不露天;三是路桥要立交。在当时即便是祖国的首都,很多运输工作也是要靠牛马这样的畜力车完成的,为了缓解这种运输压力,责成“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研发生产一款适用于城市短途运输的轻型卡车。
到了1966年4月20日,两辆BJ-130卡车正式出厂,而这两台车则是在当时非常简陋的条件下,由师傅带着徒弟用一锤子一锤子全手工打造出来的。
或许当时的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把生产这款卡车当做了政治任务,却没能想到,他们打造出来的这款轻型卡车,从1970年开始正式量产,一直到1996年的26年时间中,包括全国各地生产的130,总产量超过了50万量。您别觉得这个数量不起眼,好好想想那个年代一共才有多少车呀。
BJ-130轻卡从底盘到发动机,全部都是出自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之手,可以说这是一台纯粹的国产车。不过这车的外观设计上,还是借鉴了第二代的丰田Dyna。
BJ-130的车身尺寸为4710x1850x2100mm,轴距为2800mm。满载后总重量达到了4.075吨。采用平头设计,前排可以乘坐三个人。
配置什么的就别想了,那个年代讲究的是实用性,所以根本没有空调。如果到了冬天,甚至还要在车头披上一件“外衣”,这样才能给发动机和驾驶室内防风保暖,这种简陋的汽车,是现在的司机想象不到的吧?
该车的后桥采用了整体冲压焊接,并使用了一台2.4L排量的水冷直列4缸汽油发动机,型号为492Q(212、121都曾经使用过这款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77马力,最大扭矩为17.5公斤·米。传动部分为4挡手动变速箱。
而之后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还在2吨载重的BJ-130的基础上开发出了,3吨载重的BJ-131,BJ-130A、BJ-131A长轴距卡车和BJ-132三桥4吨卡车。同时还将该系列大量的改装成工程车、洒水车、消防车等特种用途的车辆。
而这款车一经问世就深手全国喜爱,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买车可不如今天这样方便。当时全国上下几乎所有部门都为这款轻卡而疯狂,到处都有人找关系“批条子”,可是那有限的产能根本就供应不过来。
看到这款车的潜力之后,为了提升产能,国家决定将图纸交付给有能力的城市,在各地开始仿制。该车凭借着设计上及工艺上的特点,非常容易量产,所以很多地区在拿到了图纸之后很快开始了130轻卡的仿制,几乎是同一时期,天津,长春,遵义都出现了130,可以说130来自祖国各地,也跑遍了祖国各地。
命名为TS130的唐山130
这是在山西绛县生产的华丰130
宁波生产的奔野130,图片中是后期衍生的330系列自卸卡车
长春生产的132
天津生产的雁牌130
如今这台车已经成为大家泛黄的回忆,或许从产品质量和品质来看,130轻卡与今天的汽车完全不能相比,可是它也见证了我们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有的人说,“开过这车的人都老了,不过开过这车的老司机都发财了!”不知道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