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我国政府为了解决军用车辆的需求问题,决定在国内规划一个军用车辆制造工厂,在这种背景下,1964年6月,经四川省机械厅批准,宜宾高压电器厂更名为宜宾汽车制造厂,并同时决定引进法国贝利埃重汽技术来生产重型汽车。
10月24日,宜宾汽车制造厂更名为四川汽车制造厂,并于第二年7月搬迁至重庆大足县双路公社。
1966年6月15日,川汽在引进的贝利埃车辆技术的基础上,生产制造出了我国第一代高通过性军用汽车红岩CQ260,这也标志着我国重型军用越野汽车从此诞生。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组建三汽未果后,国家相关部门将川汽、济汽、陕汽进行了整合,组建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同时作为重联的主机厂部分隶属关系一同划归机械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领导。
1983年8月,川汽在引进的德国曼恩3320系列卡车技术的基础上,研发生产出了我国第一代大马力重型卡车CQ30290,同时,为了满足动力上的需求,川汽还引进了康明斯K系列和NH系列柴油发动机并在重庆本土化生产。
1983年12月17日,川汽与斯太尔公司签订了关于引进生产91 系列载重汽车、牵引车、自卸车、军用越野车等车型的协议,双方正式开展合作,两年后的4月29日,国内首台斯太尔重型载重汽车在川汽下线。
1985年10月29日,10.5吨红岩CQ19210载重汽车试制成功,该车最大时速75Km/h,耗油30L/百公里,最大功率210马力,处于国内重型汽车领先水平,并成为20世纪80年代民运市场主打车型。
随着斯太尔的加入以及军转民的转变,红岩汽车实现了质的飞跃,1989年时,CQ30、CQ25、CQ19、CQ15相继加入,红岩的年销量也突破了两千台大关。
2000年12月28日,随着重庆重型汽车集团的成立,红岩汽车正式被移交给了地方管理,并同时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经营权限,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红岩汽车在中国的重卡市场的占有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2003年,重庆重汽与多部门合资成立了重庆红岩汽车有限公司,同时红岩还推出了9米的CQ6870和11米的CQ 8110两款客车,开始进入客运领域。
不过,客车的推出非但没能提升红岩的销量,反而极大的浪费了研发能力与产能,而无度扩张最终也给红岩带来了首次业绩下滑。
2007年,销量持续下滑的红岩汽车和上汽集团、意大利依维柯商用车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新公司注册资本13亿元,其中上汽依维柯占股67%,重庆重汽占股33%。
合资公司成立后,新大康、金刚、斯太尔霸王三大经典车型继续生产,2008年又基于红岩成熟平台研发了红岩特霸系列,第二年又基于依维柯平台研发生产了首款车型杰狮。
如今红岩与上汽合资已经过去了十四年,从宜宾汽车制造厂到如今的合资车企,红岩是否算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呢?
感谢关注!我是北城观车,为您讲述汽车圈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