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江淮帅铃桂林经销商 江淮帅铃经销商的电话…

改革开放春风起 商用车打下坚实技术基础

今天走出国门、冲出亚洲、迈向世界的中国汽车,追根溯源都有着同一个起点——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规模生产的国产解放CA10卡车,在新成立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这款载重4吨的卡车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中国汽车制造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卡车和客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此后,中国汽车人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1958年,南汽跃进第一辆NJ130型轻卡下线。1960年在济南汽车制造厂(中国重汽的前身)成功研发黄河JN150卡车,这款8吨载货汽车,标志着中国具备自主生产重卡的能力。

在卡车逐步发展的同时,客车生产企业也相继使用解放底盘开发了公交车、团体客车,开启了用国产载货汽车底盘改装客车之路。1957年,上海、北京两地的客车制造厂首次采用国产解放牌CA10型底盘和全部国产设备,试制出全金属整体结构车身的五七型客车,可载客90人,成为我国首款完全自主制造的国产大客车。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客车生产企业采用解放CA10载货汽车底盘和黄河牌JN651型客车底盘,大批量改装成大型单体客车和铰接式客车。另外,还有以跃进、东风等货车底盘改装而成的客车产品。

尽管有了很好的开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时中国商用车基础较差、水平较低,车辆性能与企业产能均难以满足国家与民众的需要,“缺重少轻”的局面仍在持续。因此,从建国后到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引进过很多东欧的卡车,比如罗曼、依发、却贝尔等来协助国家建设与国民生活。

当时中国商用车行业亟待提高,而真正使其发生巨变的节点正是从改革开放开始。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我国打开了国门,逐步与全球经济接轨。中国汽车业的有识之士看到了西欧国家的工业与制造基础之强,汽车产品水平之高,经过一番审慎、严谨的考察,我国商用车行业开始了技术引进之路。1984年是中国商用车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斯太尔91重型卡车引进国内。1985年第一辆斯太尔91在四川汽车制造厂下线,1989年第一辆国产斯太尔在济南汽车制造厂下线。这是当时国家为了改变我国汽车工业“缺重”的现状,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国家“八五”重点项目,这个技术引进项目改变了中国重型汽车行业格局。

今天看来,斯太尔技术引进项目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成为中国重型汽车的主要技术平台,使中国的重型商用汽车制造技术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了一大步。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汽车工业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斯太尔技术引进项目不仅包括整车技术,还包含重型商用车关键总成的引进,如发动机、车桥、变速器、车架、制动系统等。目前,在国内占据重要位置的零部件厂商,如潍柴动力、法士特、汉德车桥等都是在斯太尔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客车行业向专业化发展,逐渐摆脱卡车“附庸”的身份,在这一过程中,斯太尔技术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客车自制底盘诞生。当时,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统型设计,开发适用于公交车、公路客车专用底盘,结束了中国客车制造完全依赖货车底盘改装的历史。其中,1981年,扬州汽车修造厂用原交通部统型设计开发的JT663客车专用底盘试制的客车,投入市场后成为中国公路客运的主流车型,市场占有率超过30%。此后,在1988~1989年期间,由当时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组织,国内主要的大客车及底盘厂家在济南组成大客车联合设计组,基于斯太尔技术和主要总成开发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大客车专用底盘,为客车底盘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第一次技术引进的过程中,通过消化、吸收斯太尔技术,使我国商用车企业基本掌握了重型商用车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同时,为我国商用车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形成了自主开发能力。

这一点在客车领域有着鲜明的体现。改革开放后的 10年间,我国客车行业不仅突破了卡车底盘的限制、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还在1988年推出国内第一款卧铺客车。这种车型是西安公路学院与扬州客车厂(原扬州汽车修造厂)联合开发的,在国家铁路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利用公路卧铺客车满足人们长途出行的需求,具有经济和舒适双重特征,既缓解了铁路运力的紧张局面,又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市场发展。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车型已经退出客运市场,但它在我国客车历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改革开放40年风云激荡,从商用车起步的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风云变幻的40年。我国商用汽车在这40年间取得了长足发展,年销量从1978年的14.44万辆增长至2017年的416.06万辆。许多商用汽车企业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风采。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商用车发展历史最长、基础最好、自主品牌最多、出口创汇最高。当今国内商用车市场上,无论是卡车领域还是客车领域,国内自主品牌均占有绝对优势。如今,我们可以毫不谦虚地说,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商用车,称得上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和脊梁。

深化市场经济 商用车企积极改革增强实力

在我国重型商用车基础日渐牢固的同时,轻卡领域也迎来了一次重大革新。鉴于轻卡产品种类较少,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日本整体引进五十铃N系列100P轻卡技术,这次引进的影响极为深远,奠定了我国轻卡行业从改革开放到其后30年的竞争格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国内的轻型载货车厂商推出了康铃、欧铃、奥铃、帅铃等以“铃”字命名的轻卡系列产品,并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至此,我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汽车工业的任务已从最初的打基础转变为自力更生、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在这段时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成为我国商用车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客车行业兴起了一股引进技术、合资合作生产客车的潮流。当时欧、美、日、韩等地区在国际商用车市场上具有很大优势,因此我国企业技术引进的路线也不外乎欧美和日韩两条路线,方式主要为技术合作或合资建厂。采用欧美技术路线的客车生产企业较多,当时的代表车型有北方尼奥普兰、安徽凯斯鲍尔、西沃客车、亚星奔驰、申沃客车等,采用日韩技术的典型代表为沈飞日野、桂林大宇、四川丰田柯斯达等。

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自主品牌客车开始崛起,其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出乎所有人预料。标志着自主品牌客车快速发展的,是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等企业形式的出现,当时走在前列的客车企业已经开始谋求上市,为企业发展引入新动力。例如,1988年12月,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2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3年,公司股票“厦门汽车”(后更名为“金龙汽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集团旗下拥有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等国内主流客车制造企业。另外,1993年2月,宇通客车抓住国家实行股份制改革试点的机遇,成立了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宇通客车在上交所上市。通过上市途径带来的充足资金,使宇通客车彻底摆脱了生产线陈旧、产能不足的困局,也让宇通得以在客车行业大施拳脚。

金龙汽车和宇通客车把握时代机遇,通过股票上市直接向社会募集资金,使企业规模得以迅速扩张。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拉开了此后众多客车企业上市融资的序幕。到200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客车生产大国,无论在公路、旅游客车、公交车领域,我国客车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客车生产规模化、集中化程度迅速提高,逐渐形成以“三龙一通”为代表的中国客车第一阵营。为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各客车企业开发出众多公路、旅游客车、旅游观光客车;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公交车,低地板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等,为满足机场接驳的摆渡车、机场大巴等,以及城乡客运车型,中国客车行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卡车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虽然比客车企业稍慢,但也逐渐迈开了市场化改革的步子。这其中,思路灵活、动作较快的当属福田汽车。1996年,福田汽车白手起家,以“百家法人造福田”的模式,从地方国有企业转型为股份制公司。1998年福田汽车股票上市,由生产四轮农用车的小厂发展成拥有全系列卡车和客车的国内知名商用车制造商。

接下来,历史“包袱”沉重的国营重卡企业也下决心进行市场化改革。2001年1月~2003年1月,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面临亏损倒闭,国务院决定对该公司实施改革重组,下放至山东、陕西和四川(重庆市原隶属四川)进行地方管理。2001年1月,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2年2月,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2003年1月,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原中国重汽集团下属的3家企业在重组后获得重生,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革管理体制以及坚持制度创新,使3家企业从破产边缘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卡行业的中流砥柱。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带来的管理体制上的政企分开和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给商用车生产企业增添了更多的自主权,有效调动了企业在经营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商用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

此外,在这一阶段我国商用车在海外市场有了真正的大发展。2007年,我国卡车出口24.8万辆,占我国出口汽车总量的40.3%;出口金额为23.1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汽车总金额的31.5%。海外市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出口量上,以CKD方式出口组装的重卡企业也在增多。当时,在俄罗斯、中东、马来西亚、乌克兰、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卡车的CKD工厂有的已经建成,有的正在建设中。同时,中国客车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特别是在2003~2007年期间,销量实现快速增长。据统计,2007年,我国共出口大中型客车4.25万辆,出口额达9.1亿美元。

中国商用车企业纷纷走向海外并在当地建厂,说明我国商用车企业的技术储备有了大幅提升,能够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调整。同时,表明我国车企在境外掌控生产的能力以及资本运作的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

同步全球科技 自主创新为客户造一流商用车

2010年,我国商用车市场收获了有史以来的最好业绩。其中,重卡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销量为102万辆;轻卡销售196万辆;客车销量为35.86万辆,同样破了历史记录。达到一个顶峰之后,商用车销量开始逐年下滑,从持续几十年的卖方市场彻底转变为买方市场。

此前,由于我国商用车企业一直“不愁销量”,提高工艺、改进产品的动力较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大,企业逐渐认识到进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性能的重要性。逐渐地,我国商用车产品与服务开始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商用车企业采取了多种方式。一方面,与国际商用车巨头合资合作。2007年,上汽依维柯红岩、广汽日野成立;2009年,中国重汽(香港)与德国曼合资,一汽与通用成立一汽通用轻型商用车;2012年,福田戴姆勒汽车正式成立。在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2017年江淮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华晨与雷诺组建合资公司,新能源商用车均在他们未来战略计划之中。

另一方面,我国商用车企业还在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从2014年至今,排放升级一直是商用车行业关注的重点,燃油经济性更好的传统能源商用车、新能源与清洁燃料商用车更受用户青睐。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7年,纯电动商用车销量19.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售1.4万辆。纯电动和氢燃料客车几乎成为国内每一家客车企业重点研发的产品。同时,卡车企业在纯电动卡车领域也动作频频。今年4月,中国重汽豪沃T5G纯电动集卡在天津港成功试运营。一汽解放在青岛港演示了港口集装箱水平运输专用智能车(ICV)和纯电动智能洗扫车。东风商用车在武汉技术研发中心展示了可量产的纯电动中型环卫车。5月初,比亚迪纯电动自卸车在深圳投入试运营。

同时,国家对人工智能也高度重视,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路测新规及路测实施细则,为商用车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添了一把火。而且,自动驾驶与纯电动常常“同框”出现。截至目前,中国重汽、一汽解放、跃进、宇通、金龙等多家商用车企业已经推出自动驾驶车辆,商用车自动化方面的技术应用正日渐成熟。

实际上,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的智能化、自动化更容易成为现实,因为商用车的运输环境相对固定,比如矿山、港口或公交专用道等环境能够为自动驾驶汽车创造一个特定场景。当前,我国商用车行业正处在以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攻坚阶段。

此外,在产品方面,无论是卡车还是客车企业,都更加细分,并且注重发展定制化生产;在服务模式上,均强调以客户为中心,要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最大价值。改革开放40年,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如今我国商用车企业充分表现出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所应该具备的特点。

随着我国商用车企业实力的增强,其产品已经远销世界各地。2017年,我国载货车(含底盘)共出口20.53万辆,同比增长10.45%;牵引车(含底盘)共出口2.20万辆,同比增长30.41%;自卸车(含底盘)出口3874辆,同比增长41.90%。其中,中国重汽在2017年实现整车出口3.3万辆,占国内重卡出口总量的50%,连续十三年稳居行业出口首位,是国内重型车出口的排头兵。同时,我国客车出口5.55万辆,并出口底盘1219辆。此时,推进海外市场本地化生产已经成为中国商用车企业提上日程之事,也就是像国内的合资车企一样采购部分当地的零部件,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未来不可限量,一切都在勾画之中。

40年栉风沐雨,40年艰苦奋斗,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代又一代的商用车有识之士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书写下中国商用车的传奇历程。展望未来,中国商用车仍将坚定不移地响应改革开放、拥抱改革开放、践行改革开放,在世界商用车史上,绘下中国商用车的不渝丹青。

文:刘晓烨 编辑:黄蓓

爆料热线:

010-56002742;qcb010@163.com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江淮帅铃桂林经销商,江淮帅铃经销商的电话,临沂江淮帅铃经销商电话”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