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拍摄过佛山重大事件场合的杨耀桐用朴素的话语总结自己的经验
“看着底片洗出来,正常成像了,我才安心地回家睡觉。”
———至今他还能清晰地记得1992年拍摄邓小平同志视察顺德时自己的心情。
74岁的老摄影师,在做着一件伟大的事情。在市档案馆的支持下,他整理自己在过往40年间航拍的照片,梳理出80组城市面貌的新旧对比图,涉及五区80个不同地点,再加上一些新近的航拍图,准备编辑出版一本名为《变迁———航拍佛山40年》的图册,通过高空视角讲述一座城市的“生长”。
1969年,极具时代意义的澜石大桥通车,他用镜头定格了人们坐在车上的笑脸;1975年,他第一次登上运输机拍下佛山难得的航拍图;1992年,邓小平南巡顺德,他足足拍了两卷胶卷留下珍贵瞬间……
在佛山摄影界,杨耀桐的名字,几乎无人不识。作为佛山第一代摄影师,现年74岁的他与相机结缘超过50年。从黑白到彩色,从胶卷到数码,从老旧的120双镜头相机到“按斤算”的专业数码相机,从站在自行车拍摄大场景到趴在颠簸农用飞机上航拍,从走在街头巷尾记录人们生产生活到跟拍到访佛山的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的“御用摄影”,他的每一次快门,都成为了见证佛山近50年城市变革的“活档案”。
“摄影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职业,也是一种兴趣,我就是想让佛山的历史能在镜头中延续下来”,杨耀桐说。已值古稀,他仍喜欢背着相机行摄佛山,一本由他拍摄的记录佛山40多年城市变迁的航拍图集也即将出版。
天赋与幸运
从少年持家的美工到摄影师
说起杨耀桐与摄影的“缘分”,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偶然,一切还要从他的少年经历开始说起。1945年,杨耀桐出生在一个佛山家庭,自小便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刚上初中,就已是擅长出黑板报的宣传大队长。然而家中沉重的经济负担,年仅13岁的他早早结束了自己的学业,选择了到佛山市东风剧场当一名绘画宣传海报美工。年少持家的杨耀桐以为自己会一直沉浸在绘画创作的灵感和快乐中,在工作了10年后,他的职业轨迹迎来了“拐点”。
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的佛山市文化馆急需摄影工作者进行日常社会活动的影像记录工作,这个机遇偶然就落到了杨耀桐手上,同时交到他手上的还有一台老旧的德国禄莱120双镜头相机,“在当时,相机是十分奢侈的东西”。过往的绘画基础,让他在摄影构图中得心应手,而对于光圈、焦距、快门的操作,暗房冲洗照片、放大照片的技术,他都需要积极通过实践去琢磨。
公正路橱窗里挂满他的作品
“当时佛山并没有什么媒体报道,人们了解佛山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一个渠道,就是去看公正路的一个大橱窗。”杨耀桐说,他所拍的照片就是要展示在这个30多米长的宣传栏里,而每逢五一、国庆、元旦、春节这些节点,橱窗里的图片都要更换。这让他感到重任在肩,之后的10年间,他开始把镜头对准了佛山的各种大小事件和生产生活。从1968年的《学习班》到1969年的《澜石大桥通车》、《庆祝国庆20周年游行》,再到1970年的《赤脚医生》、《工农兵上大学》,黑白照片里定格了一个个特殊社会时期的社会生活瞬间。
进入20世纪80年代,杨耀桐先后担任广告公司摄影部主任、佛山市图片社副社长、社长,随后又历任了市委宣传部干部,市档案馆返聘专家等职位。尽管岗位不断变化,但他手中的相机却从没缺席,他依然担任着这座城市最尽职的“记录者”角色:1982年佛山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恢复秋色、大型商厦兴华商场开业;1993年佛山首家上市公司粤照明在深交所挂牌上市;1997年金鸡百花电影奖首次在佛山举办;2005年的亚洲文化部长论坛……
有底气更大气
佛山大桥奠基全场等他“开始”
在相机还是奢侈品的年代,影像资料匮乏,摄影师自然是稀缺人才。1982年拍摄佛山大桥奠基的过程,让杨耀桐印象深刻。
1982年12月,佛山大桥的奠基仪式安排在一片旧厂区里。这座横跨于汾江河上的桥梁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全国首创“集资建桥、收费还贷”模式的公路桥,结束了交通建设完全依赖政府投资的历史。这个历史时刻的记录任务,交给了当年还是市文化馆美术摄影干部的杨耀桐。他骑着一辆破旧的单车,背着相机和胶卷赶往现场,无奈找了半天才找到奠基仪式举行的地点。几位时任市领导都已经到场了,看到杨耀桐赶到了,仪式主持人、时任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宋荣贵才说:“照相的工作人员来了,我们可以开始!”
用两台相机 拍邓小平同志
有人说摄影是一门“稍纵即逝”的艺术。作为专攻政务摄影的摄影师,在过去几十年的摄影经历中,杨耀桐也颇有感触,毕竟从影像记录的角度来看,错过了一些场面,几乎没有补拍的可能。
1992年1月28日下午,杨耀桐在办公室接到了通知,让他第二天去顺德拍摄一个重要活动,但并没有透露更多的内容。29日当天,他在去往顺德的途中才知道,邓小平同志南巡来到了顺德的珠江冰箱厂视察,而他的任务就是以佛山市领导秘书的身份跟随并参与拍摄记录。“当时只有几位中央级和省级的媒体记者允许进入会议室,而且只安排了几分钟的拍摄时间,”杨耀桐回忆道,他接到任务后就背着两台相机,还在口袋里装了两卷胶卷,在短短的40多分钟会议过程中悄悄完成了拍摄,还为邓小平与时任几位佛山市领导拍下了当时唯一的集体照。
拍摄结束后,他马不停蹄地带着胶卷前去冲印,内心相当紧张。“看着底片洗出来,正常成像了,我才安心地回家睡觉。”这种重要场合,有一丝纰漏可能都会导致拍摄的失败。也是多亏杨耀桐的淡定应对,为佛山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机智抢拍三张图 完成唯一大合照
多年的拍摄经验,让杨耀桐在面对大场面的拍摄时有了更充足的准备和应变策略。在2005年佛山举办的亚洲文化部长论坛现场,他表现也相当“机智”。当时的会议中有一环节是安排中央、省市领导和24个文化部长进行合影。为了这张合照,杨耀桐提前一天到达会场,找来20多位服务员模拟大合照时的站位,他设定好脚架和机位。彩排是相当顺利的,然而在正式合影时,场面一度“失控”,各国部长的随从人员纷纷跑到了舞台前拍照,汹涌的人潮挡住了杨耀桐原本设定好的镜头。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杨耀桐当机立断,从脚架上取下相机,立马冲到舞台前,近距离连续拍摄了中、左、右三张照片,再通过后期技术进行拼接,刚好拼接出1张完整的集体照。而他,也是全场唯一完成这一任务的拍摄人员。
“越是重大场合,摄影师越要底气足,脚步稳。不要慌慌张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心里有数”。杨耀桐说道。在他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出席过众多大大小小的拍摄场合。接到任务,他都会尽力做到最好。正是靠着他的充分准备,方能留下那么多的难忘瞬间。
大城与他
44年前首次航拍机上备着呕吐桶
除了政务摄影,航拍是杨耀桐在过去50年的摄影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摄影类别。在他的印象里,他的第一张航拍照片“诞生”在1975年。
“当时航拍用的飞机,是从沙堤机场借用的农用飞机,用来给农田喷洒农药的。”杨耀桐的第一次飞行体验并不好,那时候的农用机受气流影响大,飞行途中颠簸严重,而且排气不好,机舱里充满了恶心的汽油味,飞机还不能空中悬停只能不停地飞行,这让整个航拍过程相当艰辛。“当时是好几个摄影师一起上飞机,机舱中间就放着一个桶,摄影师们拍一会,就抱着桶呕吐一会。”杨耀桐回忆道,幸好自己没有呕吐,也并不畏高,1个多小时的航拍下来尽管艰辛,也总算拍到许多难能可贵的照片。
见证佛山变迁40年航拍集结成册
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几乎每隔几年,杨耀桐就会飞上天空俯瞰一次这座城市的“成长”,看着从前的田地变成马路,马路两边建起高楼,城市形态在40多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航拍的照片最讲究线条。”杨耀桐说,回顾这些年的城市发展,绿化多了,河涌美了,住宅和城市建筑多了,“整个城市的线条相当好看”。
74岁的老摄影师,还在做着一件伟大的事情。在市档案馆的支持下,他整理自己在过往40年间航拍的照片,梳理出80组城市面貌的新旧对比图,涉及五区80个不同地点,再加上一些新近的航拍图,准备编辑出版一本名为《变迁———航拍佛山40年》的图册,通过高空视角讲述一座城市的“生长”。
74岁与“飞手”合作 继续行摄佛山
为了让图册的记录更丰富,他去年还开始用上无人机补拍更多城市新貌。年纪大了,不擅长操控无人机,他就和专业“飞手”一起合作,让他们控制无人机飞行,自己则看着屏幕寻找最好的构图,定格瞬间。
对于杨耀桐而言,摄影器材飞速迭代,城市日新月异,不变的是他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按动快门的手,以及对摄影的一片赤忱。50年的摄影生涯,杨耀桐已经数不清自己拍过多少照片,他的家中还有专门存放底片和照片的房间,这些珍贵的记录按照地域、题材分门别类,用一个个文件夹存放着,成为了记录佛山变迁的珍贵资料。如今,他还经常背起十几斤的相机和镜头,行走于城市之间,记录佛山许许多多变迁的瞬间。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实习生 范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