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文化创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由工厂渣池改造而成的地下西餐厅,由“输煤廊”摇身而变的“书媒廊”……这座造型前卫的文创中心,前身竟是一座设施陈旧、烟尘飞扬的燃煤供热厂。供热厂老员工张力伟说,“现在,咱们烧锅炉的也可以穿白衬衫了!”
调整能源结构 降幅全市第一
上世纪90年代,伴随工业发展,大兴区工业开发区聚集了大批工业企业,北京首兴永安供热有限公司(即新媒体基地供热厂)承担着工业开发区57家企业以及4000多户居民的生产供气和生活供暖工作。张力伟说,“我97年入厂工作,当时80米高的烟囱里冒着浓烟,整个厂区都飘荡着粉尘,地上也布满小黑点,我们根本不敢穿浅色衣服进入厂区。那些黑烟四散,附近居民根本不敢开窗户。” 不仅如此,多年来,供热厂靠燃煤作为主要能源,热效能极低。低端、高能耗的产业发展让供热厂入不敷出,年亏损达2000万元。
原首兴永安供热有限公司
随着北京市打响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大兴区积极开展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响应北京市节能减排的号召,基地果断决策,自2012年开始分多步骤进行改造。
第一步,利用太阳能、电、小吨位燃气锅炉对非供暖季企业用气进行改造,当年就实现减亏1000万元。第二步,实施煤改气工程,2013年,对原有6台共计130吨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占当年全市市级开发区燃煤锅炉改造计划量的26%。煤改气工程完成后,年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排放400余吨,使全区污染物排放减少10%。供热厂扭亏为盈,同时为新区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2017年,按照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39-2015)规定,自2017年4月1日起,全市新建燃气(油)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需执行3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限值。基地确定启动供热厂锅炉低氮改造工作,于2017年11月通过了市区两级环保排放验收工作并投入正式运行。
首兴永安供热有限公司现景
通过实施燃煤锅炉改造、燃气锅炉低氮改造等一系列举措,供热厂焕然一新。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由改造前的平均约100毫克/立方米,减少到30毫克/立方米以下,氮氧化物排放量较改造前降低70%,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不止是基地,通过“清煤降氮”、能源结构调整等一系列举措, 2013年以来,大兴区通过实施燃煤锅炉改造、农村地区煤改电、煤改气、燃气锅炉低氮改造等一系列举措,压减燃煤193万吨,2017年底,已全面实现“全区无煤化”。截至目前,大兴区PM2.5累计浓度40微克/立方米,降幅居全市第一!
张力伟换下了防尘面罩和深色外套,穿上了白衬衫。家住在附近的张女士也说,“现在这里环境好了,窗明几净。现在,我们打开窗户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生活一下有了幸福感。”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标杆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是北京南部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在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基地内部也进行了产业转型升级。
供热厂改造之后,节约出20余亩产业用地。为了有效盘活资产,实现产业升级,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基地开始结合产业特点,采用国际化的设计风格,对占地近7000平米的供热厂厂房进行改造。并腾退盘活低效产业,在众多搬迁腾退企业中,威克多制衣将生产基地外迁到河北衡水,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第一个由北京整体搬迁到河北的项目,利用腾退空间,打造众创空间。同时,大力运用交通和区位优势,基地地处南五环边上,公路、轨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特别是北京新机场的落户和新航城的建设,更是使基地区位价值得到巨大提升。
北京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党委副书记李华龙介绍,在新媒体基地,这种老旧厂房的改造模式一共三种,第一种是供热厂这种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出资争取市级的和区级支持来进行改造;第二种是疏解提升模式,按照北京市的疏解政策进行腾退产生出的大量空间,重点发展孵化器;第三种是专业运作模式,引进了第三方的机构,进行整体的策划和运营。
园区新貌
几年来,基地着眼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建设全面升级,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以新华网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企业发展迅速,并成功举办了“国际新媒体产业高峰论坛”,成为新区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
2018年,基地成功获得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称号。目前,新媒体基地已吸纳了超过5000家企业入驻。几年来,基地逐渐实现了产业转型,将原本的工业厂区升级为集创业、孵化、服务、展示、投融资等多位一体的综合中心,在产业格局中崭露头角,成为产业升级改造的示范和标杆!
北京蓝为小康社会提亮底色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新媒体产业基地只是实现北京蓝背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北京市组建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并组织实施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多项重点行动,将PM2.5浓度下降等纳入对各区、市有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对各区、各街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排名、约谈、问责机制,保障了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徐向超介绍,北京市依据PM2.5来源解析,聚焦燃煤、机动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领域攻坚,打好“治两散”收官战,在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燃煤总量下降到250万吨以内,基本解决了燃煤污染问题。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累计完成近1.2万家“散乱污”企业分类处置,并实施动态“清零”,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近1800家。
移动源方面,实施最严格的机动车排放和油品标准,先后出台国三车淘汰补助、国三标准柴油货车全市禁行、新能源货车优先通行等政策,调整扩大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区范围。2013年以来,累计报废转出220余万辆老旧机动车,推广新能源车30余万辆,累计20.5万辆超标车纳入黑名单数据库,实施“闭环管理”。搭建全国首个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平台,4.2万辆重型柴油车纳入在线监控系统;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管理数据库,实现环保标识数据手机端APP采集,4万余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编码登记。在全国率先开展重型柴油车氮氧化物检测,严管严查38个进京口和市内重点道路,重型柴油车超标检出率从15%下降到6%左右。
扬尘管控方面,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管平台,现场巡查与在线监管相结合;建成覆盖全市333个乡镇(街道)的细颗粒物、粗颗粒物监测网络,1800余条道路实现尘负荷走航监测,定期排名通报乡镇(街道)粗颗粒物、道路尘负荷情况和排名倒数的乡镇(街道)。2020年上半年,全市降尘量均值为6.6吨/平方公里,同比下降4.3%。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以来,北京市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明显下降,2019年全市PM2.5浓度进入“40+”,为42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53%,重污染天数从2013年的58天下降到2019年的4天。今年上半年,北京市PM2.5浓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5%;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9%以上,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市民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亮底色。
来源:京环之声 作者:张雪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