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常鑫
卡车内胎、废弃轴承、黄桃核……
那些本该拿去分类的垃圾
在吴阳德的手里有了新生
到底是怎样的魔力
让明星都认购他的公益作品?
十几年前,二十出头的吴阳德就被称为老吴,年少坎坷,捡过垃圾、当过电动车厂工人,直到凭着修车手艺开了修车行,自力更生。
他是修车行老板,又有让废弃材料变废为宝的“绝活”,卡车内胎、废弃轴承、黄桃核,经他巧手有了新生。最近开幕的《造影——青年艺术家装置影像展》,他带来了《飞》等五件作品,参展艺术家中,列着“吴阳德”的名字。
艺术家,他还不习惯,他享受当一名废弃物品手作人。
他有修车行,也有工作室
奉贤区西渡街道鸿宝路上,有两家相邻店铺,一家是修车行,另一家标着“阳德工作室”,从门口张望,铁架子上都放满了各种修车工具。
走进才能发现,工作室内的柜子里、架子顶上堆满了上万件零部件,还陈列了20余件艺术作品,手机里伸出的机械手、守护者台灯,就连墙上悬挂绿植的吊饰都是一只卡车内胎。
满脸胡茬、戴着棒球帽的吴阳德走了出来,“你好,我是老吴”。
老吴今年不过三十有三,却被叫了十多年老吴,倒是柜子上放着一只用螺丝等做成的海绵宝宝出卖了他的少年气,他喜欢海绵宝宝。
从2009年起,老吴的主业就是经营修车行,铺子两间房大概近90平方米。
但现在他更多待在工作室里,用回收的废品制作各种作品,他觉得自己是修车行老板,也是一名废弃物品手作人。
他捡过垃圾,也当过工人
在自己开修车行前
老吴的经历让很多同龄人难以想象
少年时代坎坷,突然而至的家庭变故,让13岁的他被迫辍学,只身来到上海“讨生活”。每天他只思考一件事:如何填饱肚子。那时候他靠捡垃圾生活。
几年后进了江桥的电动车厂,在流水线上装电动车的中轴,每三分钟出一辆车,第一天教了怎么做,第二天就直接上工。组装电动车有20多道工序,老吴用了一年多都做过了,让他多了门手艺的同时,为开修车行打下了基础。
正式做第一件作品也是在工厂里,同事要过生日,大家跑去礼品店挑礼物,发现一个简单的相框镶嵌个螺丝做的小人售价35元。囊中羞涩的老吴回到厂里后,用午休时间在车间找了废旧螺丝做了个会弹吉他的小人,吉他用电动车的外壳裁剪而出。“当时也没觉得这是手作,就是省了点钱。”没想到收获了好评。
这一偶然尝试
让从小喜欢画画、喜欢制作的老吴
开始在新领域“突飞猛进”
他有了自我实现感
也乐于将自己早年经历
和日常生活所思所想付诸于作品中
他的“守护者”系列,为公益拍卖而做
最近,吴阳德又完成了一件作品——“守护者”台灯,将会用于西渡街道近期举行的义卖活动。这是一个卡通形象的骑士造型,灯罩为头盔样式,主要用了摩托车的废旧离合器等材料。老吴做一件“守护者”大概要花3天,因为他会在灯身上刻些独一无二的纹路。
这台已经是“守护者”6号
专门用于公益义卖
背后有一段故事
2015年,吴阳德得知上海车友群一名很有名的车友因为车祸走了,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家纷纷捐款相助。他想到是否能制作作品义卖,带动更多人一起做公益,于是“守护者”1号诞生了。
在一次综艺录制现场
老吴讲述了“守护者”背后的故事
歌手王一博在后台买下了“守护者”
老吴目前带了一名有智力障碍的学徒,因为每每看到捡垃圾的他,老吴就会想到当年的自己。老吴带过100多个徒弟,快的几个月就能出师,这名徒弟已经学了2年,肯学,性格好,但一个简单的撕胶布动作,都要抱着他手把手教,老吴预计可能还要5年才能出师,但他很乐意看到徒弟有了自食其力的技能,将来可以生活。
老吴还有哪些有趣的手作呢?
一起来看看这些
作品之“最”吧!
最有意义——赑屃
长74厘米,宽35厘米,高41厘米,这只沉重的赑屃放在工作室柜子的底层。背壳和身体用摩托车废旧的轴承和齿轮焊接,牙齿和胡须用了废旧钢筋,触角用电动车脚踏的曲柄,持续做了一个多月。
去年吴阳德看到斑鳖濒临灭绝的新闻,震撼了他,原来物种灭绝离我们那么近。查询资料发现,古人将斑鳖视为赑屃原型,他才创作了这只赑屃,用这个作品警醒大家关注物种延续。
背壳每片鳞片焊接很有难度,前后调整过三次,精巧的是背壳可以掀开,若进行公共展示,可以在“身体”里放上一次性塑料等物品,呼吁更多人关注环保。
最幸福——“幸福250”
“幸福125”是摩托车型号,当两辆车龄加起来超过60年的废旧“幸福125”组装在一起,成为了“幸福250”百年老爷车。
这辆“幸福250”的轮子、发动机、油箱、车身都由摩托车改造而成,另外用废弃钢管做了底盘,他特意没重新刷漆,让人能看出原有的样子。
因为赶着参展造物节,从7月开始陆续做了一个多月,平均每天花十五六个小时赶工。既是以旧做旧,致敬手工艺人,也是对未来的敬畏。
最接地气——桃核直升机
一颗小小的黄桃核,加上两根雪糕棒,配三根牙签,一张砂纸,就能制作一架小巧的桃核直升机。
吴阳德为小朋友动手制作备下了这套“装备”。一次吃完黄桃,他看着桃核很像直升机机身,只需用小电动工具在桃核上打6个孔,弄两根雪糕棒打磨成螺旋桨,配上连接的牙签就能制作完成。
所有的道具已经经过他两次打磨,但他还是配了一张砂纸,让小朋友做最后一次打磨,自己制作感受动手的乐趣,普及废旧利用的理念。
轮胎钥匙包、核桃直升机、红牛罐水壶……他还在开发更多易上手的线下体验课程。
期待老吴的巧手和匠心
创造出更多有心意有意思的作品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