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 2 横空出世,并以意料之外的低价 48,500 元(起)造成不小的轰动。不过 Gogoro 2 一般版与 Plus 版有什麽差别呢?与第一代的 Gogoro 相较起来又有什麽差异?相信这会是很多人的疑问,这篇文章就可以帮助你釐清车款的各种细节与规格数据。
相信价格还是许多人购车的第一考量,Gogoro 从初代推出就以高达十万的售价引起不少争议,不过上市两年后,在今(5/25)推出的新车款「Gogoro 2」就将入手门槛大幅降低,扣除补助额最低只需要 44,800 元起(依各地补助额而异),相较于 125 c.c. 传统汽油车动辄七万的售价,这样的价格其实已经相当有竞争力。
Gogoro 2 并不是下一代车款,而是全新的系列
需要釐清的一点是,Gogoro 2 并非是 Gogoro 的「第二代」产品,而是属于另外一个「2 系列」,原本的一代产品(Gogoro、Gogoro Plus)则归类为「1 系列」,著重性能的 Gogoro S 则为「S 系列」,并且第一代产品中的入门款「Gogoro Lite」也将停止销售,其入门定位将由 Gogoro 2 取代。
是说这样的命名方式其实有点取巧,因为 Gogoro 2 在定位与规格都较初代 Gogoro 来得低阶,如果要举车厂类似的例子,笔者倒是认为这比较像是 TESLA Model S 与 Model 3 的差异,数字大小并不意味著高低阶,而已经购买初代 Gogoro 的骑士倒也不用嫌说买贵了,因为 Gogoro 与 Gogoro 2 在许多方面都是完全不同的车款,以下的文章也会进一步告诉大家新旧款的差异在哪。
Gogoro 初代下车壳完全是铝合金一体成型製造,Gogoro 2 则改成了塑胶製品
虽然在外观可以看到些许的 Gogoro 影子,不过车壳与车体设计可说完全不同,初代 Gogoro 採用的是全铝合金冲压与航太级黏著剂接合的轻量化车身,Gogoro 2 则改成钢管骨架与塑胶车壳,这点与一般市售速克达类似。此外 Gogoro 2 在漆面的质感处理上採用了双漆面处理,在车身上半(灯缘线以上)是亮光漆面,下半则为消光雾面处理。
在车色的选择方面,Gogoro 2 一般版(较便宜的版本)仅有白色与灰色(其实比较接近黑色)两种选择,若是 Plus 版本则有蓝、绿、黄、红、白、灰六色款式可选。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车身的细部吧!
车身细节
与初代 Gogoro 採用碳纤维皮带不同,Gogoro 2 在动力方面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链条传动了,链条有较耐用、动力传达较直接的优点,预计也可延长保养的里程数。
虽说链条裸露在外看起来满像是档车的,但实际上出厂都会加上链条护盖,就像下图这样:
后轮也採用近乎全包覆的雨水挡板,并在挡板内侧设计倒水槽,这是吸收初代 Gogoro 骑士容易被喷湿背部的经验所设计的。
轮圈明显大了一圈,造型也有所改变,採用前 14 吋、后 13 吋的配置,但材质依旧是採用铝合金。
Gogoro 2 Plus 仪表设计变得完全不同了,仅有外圈的灯色有 256 万色,并且会随著时速快慢改变迴转速度,如果是一般版本则仪表字体与外圈全部都是白色设计。仪表下方的「GO」键同样是启动钮(发动车子)的功能,差别在于 Plus 版本是电容按钮,一般版本则是机械式按钮。
侧身曲线改变不少,座椅变得更长更适合双载了。
侧脚架以及中柱皆改採一般速克达的钢管材质(初代 Gogoro 侧脚架为铝合金),侧脚架踢出一样会断油(断电),这款极类似一般油车的中柱也不再会有回弹的状况发生。
飞旋踏板感觉似乎变小了,同样收纳在车身侧面。
踢出时的模样,踏面变小但增加了止滑颗粒,材质一样是铝合金,按照初代 Gogoro 例子来看,飞旋踏板应该也是可以改装颜色的范畴。
车手龙头总成,这边外观看起来已经很像是一般油车了。
全橡胶握把,握把长度比初代 Gogoro 要长,按钮配置也几乎全部洗牌了。
在左边握把前方有倒车钮的配置(照片没拍到),按下后即可以时速 5km/h 的动力往后滑行,若是倒车钮和油门(电门)一起催的话则会基于安全考量断电处理。
与初代 Gogoro 的隐藏式设计不同,Gogoro 2 油壶採外露设计,且不论一般版或 Plus 版皆採用金属油管。油壶后方的小椭圆则是煞车油量视窗。下面这张图会比较清楚:
油壶侧面有个透明小视窗可以检视。
如果把壳给拆了只剩下仪表就会变成另一种风格,此外还在前方加上了圆形风镜。
Gogoro Plus 这块 iQ Cloud SYNC 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同样是 Keyless 无线遥控解锁,相反的 Gogoro 2 一般版则需要使用实体钥匙,且与传统机车一样具备磁石中控锁。
挂钩为出厂内建,使用者可选配 Y 架或是 I 架。
为了拉长置物箱空间,脚踏空间相对变小不少,不过改掉了初代脚踏的曲面设计,载物应该也会不容易倾倒了。
铝合金脚踏,与初代 Gogoro 不通用。需要注意的是脚踏为选购品,原厂是没有内建脚踏的哦。
煞车拉杆一样是铝合金材质加上阳极处理,拉杆长度也变长了。
后照镜採用关节调整而非初代的内嵌式调整,内部也不会积雨水了。
前灯,一样具备近灯、远灯、日行灯(外面一圈)的设计。
前避震则改为双枪避震,看起来应该是有副厂改装品的空间。
前后轮不再需要特规工具拆卸了。轮胎方面,前胎採用 Maxxis M6237 SPORT 性能胎,后胎则是 Maxxis M6237 双能複合胎(节能+性能)。
后轮双枪避震与碟煞设计。
煞车系统方面採用前/单向双活塞,后/单活塞的配置,且无论是一般版或是 Plus 版都是前后碟煞,并且预载「SBS 同步煞车系统」,无论是按下前后煞车都会自动分配为前 40%、后 60% 的煞车力道。
来到大家最在乎的车厢置物空间,虽然一样要容纳两颗电池,但 Gogoro 2 可以放得下两顶 3/4 安全帽或是一顶全罩式安全帽。
不过神奇的地方来了,根据官方数据,Gogoro 初代置物箱容量是 24.5 公升,Gogoro 2 则是 25 公升,虽后厢容量仅只有 0.5 公升的提升,但透过空间配置的不同就可以容纳到两顶 3/4 安全帽。
后厢内的这枚盖子原厂不给开,也卖关子表示还不能公布功能,笔者....也只能先带过萝。
不过 USB 充电埠还是有的哦(照片左下角),Plus 版本内建,一般版则需选购。
这款现场展出的倒叉是 RPM 改装品,卡钳也一样是改装品,这两样可不是选购就有的。未来官方是否会推出呢?经询问原厂目前也并未给出确切的答案。
原厂的前叉长这样,其实跟一般油车的双枪前叉已经相当类似了。
前碟尺寸为 220mm,后碟为 180mm,前后都是打孔碟。
后扶手取消了磁扣设计,但对一般骑士来说这样的扶手也比较好抓握。
周边改装品
Gogoro 2 拥有非常大的改装空间,车身周边也暗藏相当多的锁点让你扩充个人化,现场就展出了各种 Gogoro 2 的改装范例,以下也用图说的方式帮大家理解 Gogoro 2 的改装潜力。
斜板的锁点可以安装运动摄影机,不过可惜的是前斜板不再支援吸盘式快拆。
仔细一看这不是战术鱼骨吗XD?经询问原厂是说目前官方还没有这项配件,只是先让消费者知道可以这样改。不过这战术导轨一上去,就会让人联想到在车头装各种战术手电筒或是雷射瞄准器...
后货架
加上了车侧防撞条与货架的改装范例。
货架袋可以透过磁扣固定在货架上:
如果你有注意到的话,其实这是用一条「I 架」固定的:
不过,要安装侧货架的话侧壳是需要打孔的,同时车身内侧有预留改装锁点,侧货架也会锁在车架上确保稳固无虞。此外侧货架採用磁吸快拆设计,原本在前斜板的 ECU 也改到车侧壳内了。
不知道为什麽有种烤肉架的感觉.....
车首也可以加装扩充配件,并可在横杆上加上手机架、运动摄影机等配件。
其他爆改式样
加装前后翼的爆改「性能式样」:
加装巧克力胎、爆改车灯与货架的「越野式样」:
至于这个后拖车是活动用的,不是改装品XD
其他车色:
性能与规格上的差异?
看完了车身细节与周边改装部品,Gogoro 与 Gogoro 2 有什麽性能上的差异呢?首先就动力来说两者几乎相同,最大马力都是 8.58hp,同样可输出 6400W 功率,但 Gogoro 2 的功率峰值来得早一些,在 3000 转时即可到达最大功率,初代 Gogoro 功率峰值则在 3250 转时。扭力数据两者相同都是 25Nm,但 Gogoro 2 的轮上扭力高达 205Nm,比起初代 Gogoro 的 161Nm 还高上不少。
Gogoro 2 车身尺寸上明显的长了一截,轴距由 1230mm 增加至 1306mm,重心约略提高,座高由 745mm 抬升为 770mm,车重则重了 10 公斤,空车重量 104kg,加上两颗电池则为 122kg,倾角微幅调低来到 42 度(不含中柱),续航力则提升 10km 来到 110km(以时速 40km/h 定速测试)。
车身感测器同样多达 80 个,共有重力及加度感测器、环境亮度感测器、温度感测器等,值得一提的是 Gogoro 2 依旧承袭了部分防水耐候性能,车身线 30cm 以上为 IPX5 防水,30cm 以下具备 30 分钟的防水性能,应算是足敷大风大雨使用了。
以下是 Gogoro 2 与 Plus 版本的大略差异:
iQ System 4.0 更新
iQ 4.0 可让 Gogoro 使用者在手机上检视车身各种感测器所获取的数值,包含骑乘时的马力、扭力、转速、倾角等等,如果这些数据将来能够内嵌到行车记录器/运动摄影机影片内,应该会相当有趣才是?
Gogoro 2 一般版与 Plus 版出厂即预载 iQ System 4.0,而初代 Gogoro 车主们也会在不久之后享有这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