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小伙子贾龙在抵达浙江省金华市的第5天,就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锂电车间一道工序的技能。 “按照这样的进度,我这个月至少可以拿到5000元的工资。”贾龙脸上绽放着笑容。
这是金华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的一个缩影。春节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金华市人社部门抢抓求职“黄金期”, 先后赴四川、贵州、云南多地开展招聘活动13场, 提供岗位19099个,其中“爱心岗位”1170个,达成就业意向近千人,为今年的新一轮劳务协作工作赢得“开门红”。
用真情———
为务工人员打造“第二家乡”
家住贵州省贞丰县的老王听到有金华东阳的企业前来招聘,一大早就赶到了招聘会现场。经过洽谈协商,他与野风药业公司达成就业意向。 “我有两个小孩, 一个3岁,一个5岁。等孩子该上学了,这家公司还能帮助我们找学校就近入学。这样的企业很人性化,工资待遇也不错!”老王说。
有赖于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和日趋完备的“亲情招工”体系,在东阳市的贞丰籍务工人员已经超过了两万人。去年8月,东阳市还为贞丰籍农民工开办职业技能示范培训班,加强法律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培训,吸引79名贞丰籍农民工参加。
“去年,我们在黔西南州贞丰、兴仁两地招了6名员工。今年我们希望在黔西南州招到更多普工、仓管等人才。”东阳市福雕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副总肖敏说。
3月3日,金华市武义县为新一批来自嘉陵区的务工人员举办了欢迎仪式和座谈会,向他们介绍了该县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免费技能提升培训等福利政策,鼓励他们树立积极心态,通过稳定就业实现脱贫增收。
动真心———
就业岗位“量身定制”
3月7日,四川省理县古尔沟镇小沟村村委会为金华市永康县人社部门送上一面锦旗。自去年永康县和理县建立对口劳务协作关系后,两地人社部门还共同与小沟村结对,促进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到永康五金企业转移就业。永康县人社局为该村捐助扶贫款5万元,帮助小沟村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今年永康赴理县的招聘会上,虽然天空飘着细雨,但前来咨询的求职者却络绎不绝。在企业提供的管理、普工、业务员等994个岗位中,还有不少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量身打造”的“爱心岗位”。永康县招工企业还为理县劳动力提供免费食宿,解除了他们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
“听说义乌的企业待遇好,工作环境挺不错,所以我也来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想出去闯一闯。”近日,在金华义乌和兰溪两地人社部门赴汶川开展的招聘会上,求职者丁海表示。此次招聘会上,两地共带来岗位2700余个,共吸引上千名当地群众前来求职。“外出就业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增长见识,政府组织的招聘会让人放心!”丁海说。
下真功———
提升技能搭建“追梦桥梁”
“我是去年11月过来的,目前在这边干得挺适应,一起过来的六七个姐妹都打算长期留下来了。”在东阳妇保院从事月嫂工作的四川省仪陇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龙春梅说。去年,金华市磐安县组织妇幼保健、母婴护理、药膳制作等方面专家远赴对口帮扶县仪陇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月嫂培训,吸引当地42名妇女参加,其中多数培训合格人员选择在东阳市妇保院的月子服务中心工作。
3月4日,金华市浦江县与乐山市金口河区两地人社部门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金口河籍中职学生及未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2+1”的校企合作探讨,并在现场就多项内容达成合作意向。
2019年,金华市将全面实施“百个对口扶贫劳务基地”建设工程,力争年底前在四川等对口帮扶省份建立100个以上扶贫劳务基地,通过定期举办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组织特色培训等形式,吸纳中西部省份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转移就业、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