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胜
喇叭有口自然就是用来鸣叫的,只是用做提醒,绝不是让你惊吓人的。
汽车有喇叭,摩托车有喇叭,电动车也有喇叭。“对不起,请让一下”人有口,所以不用安喇叭。
那天我过马路“嘟——”,猛的一声喇叭响,吓了我一跳,心里正想用一块板砖在机盖子上拍一下,可掉头一看,是匹“宝马”,一个小姑娘开的,还戴着蛤蟆镜,抹着口红,一看惹不起,赶忙倒退到路沿石上,半天才定醒过来,这车不应该走这啊,算了,还是赶忙打开宝葫芦含上几粒复方丹参滴丸。
早晨上班的车多,那天我正在上班路上坐车慢慢走,忽然一辆黑色小轿车连续鸣着喇叭从右侧飞速超过,然后左突右冲不见了踪影。可到了红绿灯不远处,见他老人家停在那不走了,我也奇怪,等绿灯亮了走近才知和一辆皮卡刮了一下,我心里说活该,可又为自己的幸灾乐祸忏悔。
一个星期天早晨,我赶去菜市场买嫩玉茭,可在红绿灯转弯处,突然看到一辆车不停地鸣着喇叭要转弯,一位行人在前边随着不让走,车边打喇叭边往左蹭,行人一步不放松紧挡在车前,车已偏离车道五六米还不停,行人干脆挡在了车前,立马围了许多人,只见行人指着车里的大骂,可车里的人死活不出来,最后还是大家把行人劝走了事。
喇叭啊,喇叭!
应该不怪喇叭,而怪摁喇叭的人。
现在马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宽,车辆也越来越多,而驾驶员更多。每天上下班,看那拥堵的车流,只使人心烦,有时还不如步行快,车啊车,许多人买车其实根本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只为攀比。我就想不通,山区的媳妇结婚前也要一辆汽车,结婚后停在院里,一开始新奇,每天擦,可介休的空气有煤焦油,一天不擦也不行。后来三天一擦,再后来干脆不擦了,崭新的汽车只好委屈地满是尘土停在院子里。几万元钱不是小数,为何不能做些发家致富的项目呢?愚昧的攀比,促进了劣质汽车的畅销。也掏空了父母的腰包,造成社会的极大浪费。
鸣喇叭是有规矩的,交通规则上写得明明白白。只有遇到紧急情况时方才使劲地“嘟——”,平时只能是提醒的“滴”!“滴”!声,遇上老人和抱小孩的妇女那是千万不可摁的,你避让一下,误不了军国大事。
那天,一位老太太推着自行车从绿化带中间刚探头,一辆快速而来的摩托车“嘟”一声把老太太吓得摔了一跤,摩托车撞到了自行车,幸好没伤到老太太。自行车前轱辘歪了,老太太硬让他赔个新车,原来这车是人家法国工作的小儿子刚给买的进口货。老人家的大儿子来了,劝说换个轱辘算了才了结。
最恶劣的是堵车时,后边的车使劲鸣喇叭,能走前边车不想早走吗?尤其在夏季,本来人们容易烦躁,再加上喇叭的噪音,常常引起纠纷。
我在城里开车从不鸣喇叭。在高速上超车时,遇到小轿车,给了超车信号,看到对方行驶轨迹有避让,一超而过便了。只有超大型车时有的司机注意力不集中,不看后视镜,这才鸣几声提醒。
最可怕的要数摩托车的喇叭,一路狂鸣,一路飞奔,惊得两边车辆行人纷纷避让,心里问这是谁家的祖宗。还专门把消声器卸掉以加大轰鸣声,以丑为美呀。怪不得初一和十五,医院急诊室常有好几拨摩托车撞在一起的伤者。哎呀!双方大人真要心疼死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介休境内只有一条三级油路,但车也少,无非是些“嘎斯”“老解放”和吉普车,后来才有了什么“东风”双排座等车型,所以汽车当时是精贵东西,司机那更是百里挑一,都是运输公司师傅带徒弟教出来的,不仅技术过硬,而且规矩礼性很重,也都义气。当时要是谁家的姑娘能找个扭方向盘的,那是极荣耀的事,会让街坊邻居羡慕好长日子。我工作的单位原来在农牧局,一位霍师,一位李师,都是老运输公司的,技术都一流,那时路上标志不全,洋灰杆子上一块铁皮,经常让风刮歪了,但他们记路是一绝,更令人尊敬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那时车况不好,每次出车前都要检查四个轮胎气压、再查机油、方向轴打上黄油,水箱里添足水,才发动机器预热听听车况,之后才出动,我要说的是,坐了多少年车,从没见他们打喇叭吓唬行人。
还有两位李师,那技术更绝,都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一位是汽车连教练,教战士开大车走钢轨,另一位在老山前线,为师长开车,空军司令王海去广西视察还坐过他的车。我也没见他们因为开着个汽车就乱摁喇叭欺负人。
所以我劝司机朋友们,少摁或不摁喇叭吧,对您的电瓶大有好处。而且如今城里的噪音够大了,就不要添一菜了,也算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了一份贡献。从此以后,您少摁一声喇叭就想到我对您说了声谢谢!
一下子不知从那冒出那么多司机,路上尽见“二把刀”,明显看出来手不成,这些人最爱摁喇叭,让别人让开他一个人走才放心,建议交警同志,问他教练是谁,罚教练的分。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摁喇叭摁好了有时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妙的音乐。
看了我文章的人,还要乱摁喇叭,那就小心碰上我喝醉拍你的板砖!